嗨特小说>古代言情>观情【完结】>第16章

  为首的少年言禀,他们是昭国子民,皆刚过弱冠之岁,出身戏班,被卖入雪域。南忆点了头,答允不日送他们至昭都。少年们千恩万谢地应,又齐齐要跪,南忆抬手止了。

  待人都退出账外,南忆要落座,却见有一人站在原地未动。

  “你可是还有事?”

  少年垂着眸上前几步,恭谨地将手中捧着的暗红披风递上。

  原来是他。

  南忆伸手接过,顺口问道:“身上的伤可好些了?”

  “已好多了,”少年很恭谨,“多谢将军。”

  南忆失笑,知他是客套。“你若需要,今日可请军医过去再行诊治。北方寒苦,待你南下后伤势会好得快些。”

  那少年默然少顷,道:“我不想去昭都。”

  “你大可放心,我既送你们归乡,自然会为你们打点妥当。”南忆只当他是少小离家,心存顾虑,“我知你命运苦楚,生于中原却受困北国,但你可还记得昭国的风光?自是四季分明,美景甚多。可想回去看看?”

  少年怔了怔,她说的是他一生也未曾见过的景色:“我的故土并非昭都。”

  她挑眉:“敢问故土何处?”

  他答非所问:“故土难归。”

  南忆问他想去何处,在少顷中的沉默中抬眼将他看了个仔细。那人白衣下隐着修长瘦弱的身姿,细眉下如烟的长睫掩着深邃的凤目。

  他抬起头,“我想留在将军身边。”

  南忆略惊,“为何?”

  少年答:“我的命是将军救的,自然该在将军身边侍奉。”

  她笑:“你不必如此。边关苦累,你该南下。”

  他倔强:“我不怕苦累。”

  她又劝:“你可知行军时生死不过一瞬之间。天下之大,何苦耽误于此?此事莫急,你且在我营中暂住几日,待你决意去往何处再告知于我。”说罢,拿过案上的书卷,垂下目光,不再看他。

  那人又紧盯着她站了一阵,缓步退了出去。

  转眼日头将落,有夕光从半掩的帘幕外斜映入帐,南忆走出账外,却正与那跪在几步开外的雪地上的白衣少年打了个照面。他已在天寒地冻中挨了半日,此刻面色苍白,微微发抖,可无论南忆如何劝说,就是不肯起身。

  她站在他身前,铁靴踩在雪地上,不知哪个更冷硬些。

  末了,她轻叹一声,垂眸道:“你且起身。若你执意,我便许你留下,为我身侧常随,可好?”

  少年抬头,表情惊喜,在南忆的搀扶下踉跄着起身,颤声道谢。

  “你名何?”

  “无名。”

  南忆的目光落在少年身后那一树红梅之上,“那么,我便唤你赤魂吧。”

  雪光隐约透进帐内,融化在点点摇曳的烛芒中。

  南忆闭目倚在矮案后,几根手指撑在额角,人已经入眠。

  侧座上,赤魂轻轻起身,熄了帐中的几处灯,走至南忆身侧为她披上裘衣,将一案的书卷整理收归,又在炉上温一壶新茶。

  几件事已被做成习惯,如此的光景,已两月有余。

  赤魂半跪在南忆身侧,伸出手,帮她把一缕碎发别回耳后。那张在睡着时终于放松下来的脸被拢在长烛暖光里,只可勉强说是清秀。

  可他心喜。

  世人岂能用评判寻常女子的标准看待南侯,自少时便穿戎衣束铠甲的女将,那通身的气派与姿态,怎是终日静坐闺中的小娘子可相提并论的。

  南忆披上甲,便配得上英气二字。

  赤魂低垂着一双狭长的眸,惑世的容颜掩在阴影中,不知是喜是忧。

  他早已说不清对南忆的心思。

  他被留下的那日,月华才初染大地,他进入她的寝帐。彼时她正披着宽氅倚在矮几旁看书,见他进来,抬起头,将手中书卷放于一旁,用清润的嗓音唤他的名字,问他何事。

  他不答,只是浅笑着踱来,跪到她身侧,牵过她的手,双眼充满柔情地看向她。

  这是他的主人自小教他的,他以为她会喜欢。

  她却一把将他推开,责问他要做什么。他看着她,不知如何回答。二人无言相对半晌,她终是心软,将他扶起来,告诉他,那般光景已结束了,如今他不必也不可做这样的事。

  他已想不起这是第几次南忆想从水火中救他出来。

  他多么希望她说的是真的。

  他问,若这是我自己所愿呢?

  她呆怔半刻,整颜正色道,那更是不可,我身为一国之将,岂能在行军时谈儿女情长?

  当夜,他出了南忆的寝帐,独自在雪中站至天明。

  身后帐中的烛火也燃至天明。

  隔着垂帘,里边传来的那点光芒顺着他的指和发一路燎到心尖,作势烧成一片大火,直烧得人心动情荡,眼里心里再无其他。

  后来,他日日伴她身侧,极尽体贴照顾。他自知,虽不曾逾矩,但他看向她的每一眼都是含情的。可南忆那样一个明亮通透的人,终究只待他以礼,再无任何旁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