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第287章 何泰巡狩吐谷浑

京畿之地...

何世民凝视着手中的羊皮卷,那份已经应允禄东赞联姻的决定,此刻竟被自行撤销,心中不禁泛起微妙的疑虑。当然,他关注的并非长孙娉婷的婚约,而是他的威信所在。

\"朕乃一国之主,已然允诺之事,尔等竟敢轻率废除,朕之颜面何存?\"

况且,何世民并未下令撤销婚约,此事恐怕出自何乐为的擅自做主,这让何世民感到一丝失控。尽管何乐为成功令吐蕃陷入动荡,但这同样让何世民心生不悦。

前段时间,何世民忙于抵御五行奇王的衰弱,此时若不果断推进,恐将失去良机。于是他将吐蕃事宜全权委托给何乐为,如今看到奏章,才意识到应适度掌控,何乐为的权力已有些威胁到他。

\"玄龄,高原上的局势你自是清楚,如若另择他人接手,你觉得局面能保持稳定吗?\"

长孙无忌已悄然退出三巨头之列,何世民看出,他虽忠诚于自己,却也顾及何乐为。若让他继续置身其中,未免过于为难。因此,决策核心只剩何世民与房玄龄二人。

房玄龄素来睿智,深知何世民言必有因。此刻提及此事,显然何乐为的处境已岌岌可危。然而,这也是情理之中,何乐为在高原上的作为太过显赫,让太宗皇帝感到了压力。若何乐为再成功掌控吐蕃,那时便再无奖赏可封。

若何世民年迈体衰,无力治理朝政,何乐为的表现自然无懈可击,毕竟需要有人接班。然而,正值壮年的何世民,儿孙尚未成长,不愿放手权柄,何乐为的举动便显得不合时宜。

房玄龄斟酌着回应,皇上的心思他又岂能不察。但若遵从皇上的意思,一旦高原出现变故,还得依赖何乐为收拾残局。这年轻人非寻常之辈,不可能任凭摆布,一旦生出反叛之心,对整个大唐将是巨大威胁。

按照房玄龄的本意,何乐为应继续留在吐蕃,目前仅取得初步成效。若要持续削弱吐蕃,无人能比何乐为更为得力。换做他人,若不了解何乐为的计划,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除了增添敌人,别无裨益。

\"陛下,微臣以为,除了太子殿下,无人能妥善处理吐蕃之事。\"

长久以来,何世民渴望揭示神秘的吐蕃之谜,意图削弱其力量,因为卧榻之侧不容异梦。北方的突厥已被征服,而南方的吐蕃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何世民深知此情此景。何乐为的才干日增,若放任下去,只怕会有逼宫之险,而他何世民,难道愿意退居太上皇之位?

“既然如此,便让那少年继续留在那里吧。”

何世民的话语中透出一丝无奈,房玄龄心中稍安,毕竟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若只为一己私心,大唐或许会错失良机。何世民的思绪又飘向那些子孙,但皆摇头叹息,若有一人能担当大任,亦能成为何乐为的砺石,分担他的注意力,不至于让他势力无度膨胀。可惜,无人堪当大用,原以为魏王何泰有此能力,如今却只知在家享受安逸。

“你去宣旨,令魏王何泰巡查幽暗之地——吐谷浑。”

房玄龄正审阅卷宗,何世民突如其来的命令令他一愣,王德连忙领命去传达,尽管不明其意,但皇上的旨意必须立刻执行。魏王何泰已许久未显山露水,或许是意识到自己无法与何乐为抗衡,此刻皇上是要为何乐为塑造一个挑战!

何世民心中略感愧疚,以身体不适为由匆匆避入后宫,留下房玄龄独自处理政事。房玄龄足智多谋,自不会对此事妄加评判,毕竟这是皇家内部的安排。

就算何泰真的踏入吐谷浑的草原,也掀不起多大风浪。当年何治与何乐为并肩作战,结果如何?何治败得彻底,连功绩也被剥夺。若何泰明智,乖乖在草原上游历一番,该尽的孝道尽到,不该干预之事则沉默是金,而后安然返回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