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清搬运工>第381章 德里之战

在夜幕的掩护下,三路汉军悄无声息地逼近了国境内的英印联军,他们的目标是要将这支侵略者彻底困在包围圈中。

与此同时,英军的军官们却沉浸在夜夜笙歌的欢愉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

然而,溥芸的心中却隐隐感到了不安。他发现最近几天,不仅商旅不见踪影,连陌生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异常的寂静让他意识到,他们可能已经被敌人牢牢地围困住了。急忙前往寻找英国军官商议对策,但还未等到达营帐,一阵尖锐的炮弹呼啸声划破了夜空,张苞率领的大军如洪水般汹涌而来。

印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瞬间失去了斗志。

他们慌乱地放弃了前沿阵地,争先恐后地向后撤退。

就在这时,云南孙白两大家族的土兵如同幽灵一般从山谷中杀出,他们猛烈地冲击着印军的后撤队伍,使得本就混乱的印军更加狼狈不堪。

溥芸见状,果断地带领先锋部队沿着事先探明的小路向南逃窜。

汉军见印军逃跑得飞快,自然不甘落后,紧追不舍。

后方的重炮营因为敌军的迅速撤退而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机会,张苞便命令大军以连排为单位,分散追击印军。

经过几日的休整,汉军的士气和体力都达到了顶峰。士兵们个个奋不顾身,争相抓捕俘虏。在追击过程中,汉军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战绩。

有两名士兵相互配合,巧妙地欺骗了敌人,结果竟俘获了一百多名俘虏。

还有三名掉队的士兵,他们组成战斗小组,不仅歼敌近百名,甚至还抓获了一名英国军官。

在这场混乱的战斗中,联军中的最高军事长官达尔利少将也不幸被汉军的迫击炮击中,当场阵亡。

剩余的三百名印军在逃入印度境内后,又被缅甸军包围,最终不得不缴械投降。

面对国境线,张苞谨慎的向韩林发电报,询问意见。韩林回复:“由你任联军总指挥,继续追击溥芸,打击印军。沿途攻击不丹、尼泊尔,迫其向大汉臣服,继而向西攻克印度首都德里。”

张苞接到皇帝的命令,心中激动不已。他想起了唐朝时期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如今这份荣耀和责任落在了自己肩上,他决心要在这场战役中打出辉煌,让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他立刻整顿军队,调配重炮、火箭炮等重型武器,准备长途跋涉,深入敌境。

张苞深知此行路途遥远,一旦出征,将很难再得到皇帝的直接支援,因此他告诫全军必须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大意。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在得知入侵西藏的计划失败,并且印度本土遭到汉军反击的消息后。

维多利亚女王立即通过外交渠道,向大汉帝国发出严厉的抗议,指责汉军的“野蛮行径”,并要求其立即撤军并赔偿英国及印度的损失。

面对英国的指控,大汉帝国的外交部长曾纪泽毫不退让,他列举了一系列证据,证明是印军首先侵入大汉领土,汉军只是出于自卫进行了必要的反击。

他还质问印度政府为何要窝藏大汉的叛臣溥芸,并明确表示,除非印度交出此人,否则汉军不会撤回。

在外交舞台上,曾纪泽还向欧洲各国阐明了大汉帝国的外交立场和政策。

在当时世界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即使是未直接参战的大汉帝国,

其在亚洲的战略行动也能够有效牵制英国的力量,这对于同盟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因此,大汉的立场受到了同盟国的热烈欢迎。

然而,英国的盟友法国和沙俄则站在了英国一边,他们对大汉的所谓“侵略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威胁要出兵干预。

对此,韩林皇帝只是轻蔑一笑。他深知一战的惨烈程度,对于那些还在虚张声势的国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指示曾纪泽继续强硬表态,并透露出一个重磅消息:英国军队在西藏抢夺了大汉的一部先进导弹战车。

韩林指出,这种先进的武器可能会对欧洲的战局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维护国际力量的平衡,大汉有意向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出售这种先进武器,以此来展现大汉并无偏袒任何一方的意图。

此番表态着实恶心了维多利亚女王一把,那部导弹车从克什米尔运回德里。再坐船运回英国仿制,就算看一眼就能造,起码也得半年时间。

可大汉向奥斯曼土耳其支援武器,据说上次就是用运输机一两天就运到了,用这批武器狠狠地打击了沙俄的嚣张气焰,阻止了扩张速度。

奥斯曼苏丹还特意修建了机场,方便与东方大国继续交易。只是听说很少再做军火生意。

此番维多利亚女王斥责大汉,一旦惹毛了,真运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过来,这世界大战也就不用再打了。

有鉴于此,英国外交大臣有意缓和紧张关系,承认在印度的英军将很快找到反叛的爱新觉罗溥芸并积极寻找遗失的导弹车下落,希望大汉暂缓支援同盟国。

韩林回复,等找到人和车了再说。一面命令张苞加速攻击印度北部,尤其是行政中心德里。

刘锦棠则召集工匠和藏民,奉韩林旨意,在雅鲁藏布江上修筑水电站,方便控制流向印度的水量。

却说张苞大军以云南土司孙白两大家族的兵力为前导,自西向东横扫印度北部。缅甸大军单独划出攻击路线,最后以德里为目标。

那缅甸军受印度的欺负由来已久,如今有了大汉撑腰,张苞又懒得管束,军纪荡然无存,杀戮屠城之事时而有之。不过攻城战果确实不错,张苞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吧。

南北两路大军花费近一个月,终于平推至德里,总算遇到了硬茬子。

乔治·罗宾逊作为英国驻印度总督,坚持集结英印军队十万人,在德里与大汉军队决战。

罗宾逊认为汉军远征至此,一路接连大胜,必然骄横异常。但弱点同样明显,一、运输线漫长,随时有被截断的风险。

二、五月的南亚次大陆气温升高,绝对不是汉军可以忍受的。反倒印军吃苦耐劳,不怕热,更能出战果。

三、汉军成分复杂,官军、土司军、缅甸军,三方虽一个指挥官,但命令不畅,缅王都不一定会听一个方面军司令的指挥。

罗宾逊因此便积极在德里周围构筑防御工事,等待着汉军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