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修真四万年【完结】>第1350章 李耀出山!

  在李耀眼中,这些蛮族修士大多是炼气期的小家伙,偶尔有一两个筑基期的,那就是前呼后拥,被几十个花花绿绿的土人抬着,或者身边跟随着大批豺狼虎豹,蛇虫鼠蚁,排场大到了极点。

  那凌姓招讨使,或许是抱着“千金马骨”的心思,又或者是帐下实在无人可用,却是将这帮杂技团一样的家伙一一,真是皇恩浩荡,求贤若渴。

  就这样,每到一处巫蛮城寨,王师的队伍就扩充一轮,姑且不说这些蛮兵和巫蛮修士究竟能发挥多少战斗力,至少看上去是浩浩荡荡,气象万千。

  而且,这些土人好歹有一桩好处,那就是比较熟悉当地的地形,随着他们的加入,王师再上征途时,就可以放出土兵和蛮族修士在四周查探,被敌人偷袭的几率大大降低,倒是省去不少麻烦。

  凌姓招讨使将巫蛮修士单独编成一营,又打发不少蛮族士兵去照顾他们。

  这些巫蛮修士在巫南丛林中,原本就是“陆地真仙”般的存在,都是各大城寨山峒和部落的守护神,蛮兵能在他们鞍前马后照料,倒成了莫大的光荣。

  一时间,巫蛮修士整日在营中高谈阔论,大吹法螺,炫耀自己的厉害。

  却不知道近在咫尺,还隐藏着一艘枭龙号,倒是将他们的牛皮听去了不少。

  李耀结合他们的言论,逐渐勾勒出了此界的大致情况,亦知道了“朝廷”排遣凌姓招讨使来到巫南的用意。

  是时候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一下了。

  半个月后的一天。

  崇山峻岭深处的裂谷上方,从层层叠叠的枝桠之间,逐渐浮起了一名面色冷漠的少年。

  这少年皮肤微微发绿,却是细腻至极,就像是一块碧绿色的温玉琢磨而成,又给人滑不留手的感觉。

  说是少年,但仔细看去,他的眼角却布满了极细的纹路,一直延伸到了太阳穴左近,令他的双眼显得相当狭长。

  再配合那双瞳孔几乎要吞没眼白,没有半点杂色的纯黑眼眸,就散发出一股神秘莫测,看不到底的深邃感觉,叫人实在分辨不出他的年纪。

  似乎说二十不到亦可,说三四十岁也没问题,甚至说他是个七八十岁以上,但保养非常好的中年人,也说得过去。

  少年的嘴唇极薄,永远挂着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视界极宽,仿佛无论站在他的哪一边,都能感觉到被他死死盯住,而他眼底偶尔闪过的几道凶芒,又解释了他如此坦荡行走在危机四伏的丛林深处的原因。

  少年的左手大拇指上,大咧咧佩戴着一只碧莹莹的指环,玄光四射,就像是一团永远被他攥在掌心的绿色云雾。

  少年伸出右手,轻轻转动指环,干咳一声。

  “轰轰轰轰轰轰!”

  裂谷深处,立刻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山壁两侧的岩石大量崩落,将洞府堵了个严严实实。

  少年微微一笑,腾云驾雾,身形如电,射向丛林深处。

  不一时,丛林深处就传来大树折断声,岩石开裂声,以及妖兽凄厉的惨叫声。

  一条脑袋上生长着九枚尖角,环绕在一起,好似王冠的巨蟒,从参天大树上面窜了出来,惊慌失措地向远处逃去。

  却是还没窜出十几米,又被一股怪力硬生生拽住,在阵阵惨绝人寰的叫声中,好似昔日被它咬住大腿的羔羊一般,硬生生拖回到了密林深处。

  ……

  “巫南五路招讨制置使凌”的大纛旁边,又悬挂了不少花花绿绿的旗帜,以及奇形怪状的妖兽头骨,代表一个个附庸于王师的巫蛮部族。

  大纛之下,是一乘用四匹花斑神牛拖曳的蓬车,宛若一座移动的宫殿,即便车轮和车轴上都附加了轻盈迅捷的符阵,依旧拖曳得四头花斑神牛都血汗直流,喘息不已。

  篷车内外,是两个世界。

  外面是充斥着瘴气毒雾,毒蚊巨蝇,烈日炎炎的丛林。

  篷车之内,却像是一间清幽淡雅的静室,非但外面的蝉噪马嘶,人声鼎沸,闷热瘴气都完全隔绝,就连篷车碾过一截截树根、一片片水潭的颠簸都感知不到,恍若驶过一片片云朵般平稳柔和。

  这间移动的静室,却连凌姓招讨使都没资格享用,而是属于那名驾驭兰花秘剑的金丹期女剑修的。

  “静室”一角,白玉琢磨而成,八角玲珑的香炉中,点着一缕淡紫色的檀香。

  “静室”右侧,却是一方小巧玲珑的书架,摆着几卷斑斑驳驳的竹简,还有几本古色古香的残卷。

  那金丹女剑修,依旧一袭白衣,如含苞待放的兰花,盘膝而坐,双眸微闭,似睡非睡。

  一缕缕檀香飘到她身边时,却是受到她的念头牵引,凝聚成了一道道舞动剑器的曼妙身形,似雷霆震怒,如江海凝光,矫若游龙,令满室剑光飘摇不定。

  忽然,数十道紫烟凝聚而成的剑光猛地一收,化作一枚淡紫色的烟丸,被女剑修香唇微启,一口吞入腹中。

  她微微睁开双眸,玉腕轻舒,篷车的帘门之上,出现道道涟漪,仿佛有一道禁制被揭开。

  外面传来一声干咳,那凌姓招讨使调开门帘,弯腰进来。

  旬月之间,都在丛林中行军,他亦清减不少,一张脸愈发黧黑,皱纹也似刀割般越来越深。

  不过此刻,倒像是遇上了什么好事,眉眼之间,笑意稍纵。

  “父亲大人,刚才大军停留,所为何事?”

  女剑修淡淡问道,“女儿感知到了一道颇为犀利的灵气震荡,又有此间高手前来投效么?”

  “是,也不是。”

  凌姓招讨使笑道,“适才大军路过这一带有名的险要‘断头崖’,忽然听到崖下传来阵阵嘶鸣声,派人前去打探,却是一名相貌奇异的青年,在崖下‘千蛇窟’旁边,和一条‘高冠毒蟒’搏杀!”

  “高冠毒蟒,乃是巫南山林中数一数二的妖蟒类异兽了,却是吃不住这青年的徒手绞杀,被他当时就绞成三五截,令人啧啧称奇!”

  “我请此间高手前去试探,摩云玲的三名峒主却是一一败在这名青年手下,险些被他坏去性命。”

  “我观这青年至少有筑基期中高阶的修为,出手极有章法,应该是有高人指点,在这穷山恶水的所在,实在难得!”

  “幸好这青年心慕王化,见到王师大纛和‘玄虎铁卫’的威风,倒是知道厉害,主动窜上来和我们接触。”

  “哦?”

  金丹女剑修眼中精芒一闪,不动声色地问道,“此子又是什么来历呢?”

  “我请熟知七十二峒方言土语的通译上前问话,此子说的却像是极西处的土语,而且磕磕巴巴,断断续续,倒似独自一人蛰居太久,很久都没有说话。

  凌姓招讨使道,“通译回报,此子都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根脚,只知道自己自幼生长在山林深处,人迹罕至的所在,和蛇虫鼠蚁为生,并豺狼虎豹作伴,养成一副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体魄,忽一日,被异人所摄,带到云深不知处的洞窟之中,传授了一身衣钵,数年之后,那异人暴毙而亡,此子便一直在山林中称王称霸,以毒蟒巨虫为食。”

  “不过,此子的师父,倒是也告诉他过朝廷天威的厉害,看到我军大纛,倒也不敢造次,情愿投效朝廷,去讨伐叛逆不臣!”

  “女儿啊,自从我们的‘招讨令’放出,旬月之间,已经有二十二峒巫蛮部族前来投效,此间修士的数目亦超过一百,眼下又得到一名先锋大将,可见我大乾余威尚在,此行或许有希望从九死一生的困局中,杀出一条血路了!”

  “余威?”

  金丹女剑修笑了笑,眼神缥缈,幽幽叹息道,“遥想三百年前,我大乾国势鼎盛,武运昌隆之时,巫南山林中这些野人土酋,又算得了什么呢?那时节,根本不用出动大军,只消排遣一名炼气期的小吏,手持神都的金剑王令前来,别说这些炼气、筑基的虾兵蟹将,即或是巫南一带的金丹、元婴,哪一个不是噤若寒蝉,服服帖帖呢?”

  “没想到短短百年,我大乾就衰败如斯,连父亲大人这样,朝廷亲封的二品大员,巫南五路招讨制置使,都要为账下新添一名筑基修士而欣喜若狂了,真是,真是,真是……”

  女儿一番话,令凌姓招讨使一阵面红耳赤,有些尴尬地苦笑几声道:“兰因啊,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朝廷的变化,不是你我可以把握的,既然当上了这个招讨制置使,那就唯有殚精竭虑,不让巫南的局面也糜烂下去,便算对得起皇恩浩荡了!”

  “皇恩浩荡?”

  金丹女剑修“凌兰因”眼底闪过几道电芒,冷笑道,“分明是新皇登基,余怒未消,要杀鸡儆猴,将我凌氏一族赶尽杀绝呢!”

  “放肆!”

  方才和女儿对话之时,凌姓招讨使的姿态摆得极低,似乎女儿的地位还隐隐在他之上。

  不过听到女儿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凌姓招讨使还是把脸一沉,半真不假地怒喝一声。

  “目下都是什么时候?浩瀚九州,何处不是烽烟四起?巫南固然是凶多吉少的死地,幽云难道不是?西原难道不是?便是昔日的鱼米之乡,富足安定的东湖上下,眼下也是盗贼蜂起,阴鬼肆虐啊!”

  凌姓招讨使苦笑一声道,“不是来巫南招抚蛮夷,便是去西原剿杀乱民,或者是到东湖去镇压妖道,甚至去幽云对抗鬼秦铁骑……哪一处是容易对付的?”

  “更何况,我们凌氏一族深陷漩涡之中,稍有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女儿还需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就算在营帐中施加了禁制,亦要小心谨慎,免得祸从口出啊!”

  “父亲大人,女儿知错了。”

  凌兰因面无表情,虚虚一拜,顿了一顿又道,“不过,父亲大人亦要清楚,这些不知根脚的巫蛮修士,根本不可信任,说不定早就在暗地里投靠了鬼秦人,会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呢!”

  “女儿所言,为父如何不知?”

  凌姓招讨使长叹一声道,“别说今天突然冒出来的这个筑基青年大有蹊跷,便是前些日子投效王师的一两百个巫蛮修士,还不都是一群见风使舵,两面三刀,见利忘义的小人?”

  “两面下注,随风而倒,那简直是一定的事情!”

  “这些人表面上忠于朝廷,其实还不是左右摇摆,等着尘埃落定?倘若这一战中,咱们力压鬼秦修士一头,他们自然就还是朝廷的赤胆忠臣,陛下的效顺子民;否则,只要我们稍露败相,嘿嘿,保准他们一个个都向鬣狗般扑上来,将我们连皮带骨,啃噬殆尽,再把骨头拿到鬼秦人那边去邀功请赏了!”

  “这些巫蛮修士,保准各个都通着鬼秦那边的消息,就算这筑基青年也是如此,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我看他凶戾之气尽显,肆无忌惮的模样,倒不似心机深沉之辈,说不定到头来,反倒他是最‘忠心耿耿’的一个!”

  凌姓招讨使的话中蕴含着无限凄凉,说到这里,惨笑一声,自我安慰道,“好在,目下投靠鬼秦阵营的巫蛮修士也是一样,还在看最后的风向,只要我们能彰显出朝廷天威,他们自然不会轻举妄动,说不定还会将鬼秦人五花大绑,送到我们的大纛之下呢!”

  “总之,这些巫蛮修士,只能用来摇旗呐喊,壮壮声势,真正动手,还是要靠咱们凌家的家丁‘玄虎铁卫’,还有你们‘紫极剑宗’了,这个道理,为父还是明白的!”

  “父亲大人放心!”

  一提到自己的宗派,凌兰因却是比刚才提到“凌家”还要骄傲,挺直腰板,双眼烁烁放光,斩钉截铁道,“凌家和紫极剑宗千丝万缕的关系,维持了整整五百年,历代家主和剑宗长老渊源颇深,紫极剑宗绝对不会坐视凌家覆灭而不理的!”

  “告诉父亲大人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早上我刚刚收到宗门的紫烟传书,我大师兄在五天前就动身,亲率紫极宗上百精英剑手,赶赴巫南,增援我军!”

  “他们却是收到风声,据说一批鬼秦修士也要跨过巫江,进入巫南地界,便先行埋伏截杀,相信三天之内,就会带着大批鬼秦修士的头颅来到!”

  “大师兄?”

  凌姓招讨使微微一怔,喜出望外,哪里还有半分“招讨使”的威风气度,失声叫道,“是‘雷霆一字剑’楼冲宵么?他是你们紫极剑宗最年轻的元婴剑修,连他都来了?”

  “正是!”

  凌兰因微微一笑,“这下父亲可以放心了吧,紫极剑宗是不会抛弃凌家的!”

  凌姓招讨使微微点头,心头却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洛川凌家和紫极剑宗的渊源固然极深,不过连宗派内年轻一辈中的第一剑修楼冲宵都出山助战,绝非完全看在“凌家”两个字上。

  更重要的因素,只怕是落在自己这名从小就展露剑修天才,不到三十岁就冲上金丹境界,身为宗主关门真传弟子,前途无量的女儿身上了!

  一名元婴境界的剑修即将赶来助战,对之后的恶斗绝对是一大强援,凌姓招讨使吊在半空中数月的心,终于稍稍收回到了胸腔之中。

  ……

  两父女正在篷车中叙话之时,他们谈论的对象之一,那“筑基青年”李耀,却是骑在一头水桶粗细,十几米长的巨大蟒蛇身上,吊在队列最后,不徐不疾地前进着。

  他和血妖强者火蚁王是至交好友,万妖殿名义上的最高领袖金心月又是他的弟子,通过他们学到一些调制和驾驭妖兽的法门,并不是问题。

  更何况,血纹族天生就有镇压和改造异兽的天赋神通。

  用来拾掇一条小小的高冠毒蟒,简直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畜生收拾得服服帖帖,乖得像只拉长的哈巴狗。

  倒是包括其余巫蛮修士在内的旁人,见他的坐骑如此猛恶,全都目瞪口呆,哪里敢上前搭话?

  李耀正好落个清静。

  他现在的模样,和刚刚离开裂谷时又有些微不同。

  变化的并不是容貌,而是气质。

  那种深邃阴戾的气质被尽数收敛到了眼眸最深处,似笑非笑的表情也消失不见,嘴角往下吊着,眼珠几乎不转动,看任何人的视线,都是直直冲撞过去。

  多了三分莽撞,三分霸道,三分凶悍,更加符合天不怕地不怕的蛮荒野人形象。

  他之所以隐藏实力,并没有半点儿要“扮猪吃老虎”的意思。

  所谓“扮猪吃老虎”,那至少目标都要是老虎才行,而这些不过炼气期、筑基期的巫蛮修士,甚至结丹期初阶的凌姓招讨使,还有那金丹期的女剑修,在李耀眼中,都不过是小小的壁虎而已。

  扮猪吃壁虎,有快感吗?

  只不过,李耀现在还不知道“灵鹫上人”这个身份究竟有没有什么麻烦,倘若真是罪孽滔天,恶名昭彰,人人得而诛之的邪道凶顽,又或者曾经奸杀过哪个化神老怪的至亲,那打死李耀也是不能选择这个身份的。

  等他确定了这个身份没有问题,自然会恢复元婴老怪的风采,尽快和此界的上流社会搭上关系。

  趁着无人打扰,李耀开始在脑子里,打第二份观察报告的腹稿。

  “异界观察报告,第二期。”

  “来到此界的第二十三天,通过枭龙号一路尾随偷听众多土著的交谈,我终于对此界的形势有了大致了解。”

  “此界名为‘古圣界’,据我推测,所谓‘古圣’者,大概就是此界并不鲜见的盘古或女娲族巨大遗骸了,看来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尊崇远古洪荒的世界。”

  “好消息是,古圣界的确被一个相对开化的中原王朝‘大乾’所统治着,大乾王朝拥有相对文明的律法、官僚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念,至少不是那种*裸人吃人的血腥丛林世界,星耀联邦政府,和大乾王朝政府,有一定的沟通和缔盟可能。”

  “坏消息是,大乾王朝已经统治了古圣界千年之久,世上无千年不灭之王朝,大乾亦无法逃脱王朝兴衰的历史周期律,走上穷途末路了!”

  “大乾是一个被修炼宗派支撑起来的王朝,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修炼宗派提供稳定、持续和高效的人口、粮食、晶石等等一切资源。”

  “大乾王族,原本就是最大的修炼宗派。”

  “只不过,经过千年稳定发展,王族血脉中的强者数量逐渐减少,而分散在各地的宗派,却有不少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他们不断兼并土地,收纳流民,豢养家丁,扩充势力,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而从百年前开始,随着围绕在古圣界四周的黑暗星云密度局部变化,古圣界的平均气温又骤降了十余度,处于一个短暂的‘小冰河’时期,各种天灾层出不穷,大规模饥荒时有爆发!”

  “越是饥荒,流民越多,各大宗派越有兼并土地、收纳流民、壮大势力的机会,宗派越强,王朝越弱,逐成恶性循环!”

  “时至今日,大乾烽烟四起,四方不靖。”

  “原本富足的南方,兴起了一支号称‘白莲圣教’的邪道,爆发了‘白莲之乱’,令大乾东南半壁陷入火海。”

  “在西北,又有被称为‘混天王’的杀神降临,统御万千流民,组成浩荡大军,肆虐三州九府八十县,如蝗虫过境,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北地草原,幽云十九州,又有被称为‘鬼秦人’的异族兴起,此异族善于豢养一种叫做‘龙狼’的妖兽,来去如风,行踪诡谲!”

  “大乾国力鼎盛之时,鬼秦不过是疥疮之患,但‘白莲之乱’的鬼火尚未扑灭,混天王又在西北一带纵横肆虐,连续两场镇压战争耗尽了大乾的国力,却被鬼秦趁势崛起!”

  “去年初,鬼秦主力‘幽云鬼骑’和大乾王师在北地飞燕关一战,三十万精锐大乾铁甲重骑竟然被骑着龙狼、轻装上阵,鬼魅如烟的‘幽云鬼骑’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幽云鬼骑趁机长驱直入,兵锋直抵大乾中枢‘神都’,竟然吓得当朝天子暴毙而亡,局面糜烂到了极点。”

  “站在一名观察员的角度,我很怀疑目下大乾王朝对古圣界的有效统治,还能维持多久,或许我们应该做好和一个新政府打交道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