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160章

  第二天,黄河岸边,从洛阳方向西行的官道上,走来一个光头小和尚,背着个蓝布包袱,扛着一根九环锡杖。这支锡杖拄直了比小和尚的个头还要高出一大截,看上去未免有些滑稽,而小和尚长着粉扑扑的圆脸,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几分天真的机灵劲。

  小和尚正在走路,看上速度不快,举步投足的姿态没有任何异常,但假如有人在后面想追他,会发现骑快马也赶不上。他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远处路边,高坡上坐着一个人,正是梅振衣。

  小和尚把头一低脸一扭,装作没看见,加快脚步就想绕过去。然而梅振衣却飞身而起落在道中央,拦住他的去路道:“法舟,你溜得好快啊,要不是知道你会从此路过,还真堵不着你,怎么,就这样走了吗?”

  法舟停下脚步,往后一闪身,将包袱抱在怀中道:“梅公子,你要堵我?太后刚刚赏了一百两银子做盘缠,你不会打它的主意吧?”

  梅振衣一瞪眼:“我像是抢你银子的人吗?小和尚,你就别装了,我虽不是神仙,但也不是白痴。既然相识一场,你就不想把话说清楚吗?”

  法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哦,你是说当初指点我诵经之事吗?我在落欢桥头已经谢过了,那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你已经领进家门了吗?”

  梅振衣鼻孔哼气:“你还好意思提这件事,尾巴和马脚全露出来了吧?”

  法舟一扭头向后面看了看,又低头摸了摸光脑袋道:“尾巴,马脚,小僧没有啊?”

  梅振衣不理会他的打岔,又道:“你的神通不小啊,竟然能让我泼中关小姐?”

  法舟笑了:“你教小僧那么念经,莲台不见观自在,那一瓢水,我不助你泼中,谁助你泼中?”

  梅振衣:“我好心帮你,你就是那么谢我的?后来的事,你不会想不到吧?”

  法舟:“后来的事能怪我吗?再说了,所谓后来之事,不就是你此时拦我去路吗?”

  梅振衣叹了一口气:“我真是多事啊,后来才明白你是故意去洛阳领罪的。”

  法舟一瞪乌溜溜的眼珠:“梅公子此话何意?”

  梅振衣:“你还装!以你的神通境界,当初在长安有人拿话套你,我就不信你真能上当,无非是故意中计,找个机会到洛阳朝堂之上,亲眼见一见武后本人。请问法舟大师,你究竟看出什么眉目了?”

  法舟不装糊涂了,锡杖顿地道:“梅公子,你究竟想问什么?”

  梅振衣稽首行了一礼:“想请教一个问题,我曾在不同的地方见过武太后两次,感觉却不尽相同,以大师法眼所见,其中有什么玄妙吗?”

  法舟:“听你这么问,还没有出神入化境界吧?”

  梅振衣:“是的,所以才来问你。”

  法舟:“佛门净白莲台大法,修成十二品莲台化身,包罗所见世间万象,与丹道阳神化身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玄妙不尽相同。”

  梅振衣:“原来如此,多谢大师指教。”

  法舟看着他,表情有些奇怪:“你真听懂了吗?”

  梅振衣:“就算一时不解,记住了,日后也可慢慢了悟。”

  法舟背上包袱,扛起锡杖道:“那你就慢慢了悟好了,若没有别的事,贫僧还要赶路呢。”

  梅振衣一伸手挡在他面前:“不着急,还有一问,大师究竟是谁?”

  “贫僧法舟,道友何必发此一问?”

  梅振衣缩回手笑道:“对对对,我这一问确实多余。但这支锡杖扛在你肩上,怎么看怎么别扭,就像是偷来的一般。”

  法舟不高兴了,小脸一沉道:“昨日你也在殿上,明明知道是太后赐我的!”

  梅振衣还在笑:“是是是,我没说你是偷的,就是觉得别扭。这种三耳九环锡杖,可不是随便能赐人的,要么引法渡众生,要么渡众生往净土,总之有接引之意。”

  法舟反问道:“你又不是和尚,怎么知道这些讲究?”

  梅振衣:“我的启蒙课业老师,是一位佛门师太,偶尔听说过一些。”

  法舟:“你也知之不详,但总算猜对了,这是当年玄奘法师的锡杖,他可不就是引法渡众生之人?”

  梅振衣:“武后居然赐人此杖?”

  法舟的表情有些夸张:“你不知道吗?有人说武太后是弥勒菩萨转世,弥勒菩萨不就是渡众生往净土之人?”

  梅振衣:“有人说你就信啊?就算武后自己相信,大师你也信吗?”

  法舟有些不耐烦了:“是不是,与我有什么关系?信不信,与你有什么关系?”

  梅振衣犹自追问不休:“不说武后,就说你。别的和尚若是得到这支锡杖,不是得小心翼翼的捧着就是得供着,你怎么就这样扛着它大摇大摆走路呢?请问法舟大师,你究竟是什么来路?”

  话音未落,就见法舟神色一变,挥锡杖向梅振衣迎头敲了过来。九环叮当乱响,闻声使不出半点法力,梅振衣招架不得赶紧一闪身避过。趁此机会法舟一溜烟就跑了过去,转眼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句话:“我不告诉你!”

  梅振衣为什么会来此堵法舟的路?正如他自己所说,事后也看明白法舟是故意找个借口去洛阳见武后的,法舟是去看武后究竟是什么人或者她修行到什么地步都有可能。梅振衣也想问个明白,可惜他拦不住法舟,还是让小和尚给跑了。

  钟离权说的对,有些事还不是现在的梅振衣能掺和的,但偏偏与他总有些关联。孙思邈说的好——“守好心中所悟之道,见怪莫怪便是。”他老人家真是睿智而有远见,似乎预料到这个徒弟将来会遭遇什么,提前告诉他该怎么做。

  但这一趟总算没白来,至少法舟还是说了一些事情。清风当初以一道神念讲解金仙、菩萨的人间化身种种,梅振衣急切之间领悟不多,此后随着经历与见识增长,理解的是越来越明白。

  法舟既然就是法舟,是无法回答梅振衣那最后一问的,如果让梅振衣逼的不得不开口,恐怕会当场圆寂或显出真身,不了断也得了断。经过今天这一出,以后这小和尚见到他恐怕只会远远的绕着走,不会再找什么麻烦。

  梅振衣就算不想管闲事,可也不想被高人当猴耍。——嘿嘿,他也不是好欺负的!

  回到南鲁公府已是午后,见到父亲只说自己昨夜出城访友,梅孝朗也未追问。父子俩正在书房闲话,管家梅安来报,太医丞沈南蓼求见。

  梅孝朗有些奇怪的问:“这位沈先生是宫中的御医,来见我何事?”

  梅安道:“他不是来见老爷的,而是来求见大少爷的,自称是大少爷的师兄。”

  师兄?梅振衣可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号师兄。梅孝朗一拍脑门道:“想当初孙思邈真人在长安时,曾指点沈南蓼医道,如此攀起来,还算的上是腾儿的师兄。腾儿啊,你在朝上自称孙思邈的衣钵传人,想必那沈太医听说此事,上门攀交情来了。既然他自称是你师兄,你就去接待吧。”

  冲孙思邈的面子,梅振衣也得会一会,当下离开书房来到前厅。沈南蓼年纪不到四十,身高七尺有余,生的十分俊朗儒雅,又精于养生之道,气色看上去很温润有神采。梅振衣一进客厅就躬身施礼:“沈师兄吗?我到神都,应该先拜见你才对。你有什么事情,派人传话叫师弟前去见面便是,怎么亲自来了?”

  沈南蓼赶紧上前扶住他的双臂,做出很亲热的样子道:“梅公子乃孙真人衣钵传人,我当年不过是有幸聆听孙真人教诲而已,怎敢以师兄自居?今日来见梅公子,就像见到了孙真人,应该是我拜见你才对。”

  这话说的有问题,明明通报的时候沈南蓼自称师兄,想必是怕梅振衣不见他,而见面又这么谦虚,恐怕是有求于梅振衣。沈南蓼是宫中御医,又特意强调梅振衣的师承,难道是遇到了什么不好医治的病症,上门来找梅振衣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