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137章

  悟道:“积渊、鸣琴二位掌门,你们也是陪这位梅真人来的吗?”

  积渊答道:“梅真人是东华先生弟子,我世间东华门待之以太上护法之礼,听闻他有意到丹霞派拜山,我代表东华门随同前往,也是应当的。”

  鸣琴也答道:“知焰仙长她与芜州梅真人有交谊,此次也前来丹霞峰,我代表世间妙法门相随,一来拜望诸位道友,二来也是在同道之间做个见证。”

  这时钟离权挥着扇子道:“悟道掌门,既然丹霞三子也在这里,有话就直说吧,你不会不知当初丹霞三子到菁芜山庄挟持人质相逼之事,我徒弟来讲讲道理,我也是跟着来看看的。”

  话说到这里,那边丹霞三子不得不开口了,临峰长老微微欠了欠身道:“梅道友,当日上门相逼,我等确实有愧,至于其中原由,当日已经说过,所幸未伤及你的家人,希望此事也能善结善解,这一炉碧针黄芽丹,就算我们三人陪罪了!”

  说完话袖中飞出一个玉匣,缓缓飘到梅振衣身前,梅振衣听说过碧针黄芽丹,那可是难得的修行灵药。丹霞派善于外丹饵药辅助修行,临峰长老出手不凡。梅振衣接过玉匣,起身谢道:“临峰长老,你太客气了,出手也太大方了!……其实梅某人今日前来,并非为了怪罪谁,只是想当面说清楚前因后果。”

  临峰长老:“前因后果,当日已经说清,我兄弟三人八十年前曾受英国公救命之恩,有人持英国公信物上门相求,我们兄弟也不得不报。那日在您府上,我虽未出手伤人,但仍有愧,请梅真人见谅。”

  这时清风插了一句:“我也在场,看得清楚,你们是没有伤人,可是由于你们出手,有别人把刀架在他三位家人的脖子上,让梅振衣无计可施。”

  这话一出口,就是不想平息事态,悟道掌门赶紧劝道:“当日之事,已经解说清楚,三位长老已经致歉,而梅公子的家人并未受伤,这事情可以了结。如果诸位还有什么要求,不妨提出来,只要与缘法相合,丹霞派自当尽力满足。”

  钟离权摇了摇头道:“了不了结,我们说了不算,苦主是梅振衣,应该他说了算,徒儿啊,收了人家的灵药,这事是否就此打住,就看你一句话了。”对面几位护法闻言皆面露不满之色,但在掌门和诸位长老面前却不好开口,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梅振衣。

  梅振衣将那匣灵药放在几上,看了对面一圈,缓缓说道:“这碧针黄芽丹,我有些不敢收啊。我修为低微,不太懂仙家缘法,听临峰长老方才致歉语焉不详,只想问一句,三位错在何处啊?”

  第112回、此世浮心须消转,藏剑回望旧江南

  这话问的太逼人,对方已经致歉了,拿出灵药来赔礼,梅振衣嘴上说不怪罪,却不依不饶的问三位长老错在哪里?

  悟道掌门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仍很有涵养的开口:“三位长老为报旧恩得罪了梅真人的家人,但并未引起什么后果,也并未违反丹霞派门规。今日梅公子引来众位高人拜山,我这个掌门出面也只能善解缘法,希望梅真人体谅修行同道。”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是婉劝也是提醒,这件事情最好不要再追究了,它确实没有产生什么后果,而且丹霞三子已经道歉,继续纠缠下去,不论结果如何,对当事人都毫无益处,不是修行人所为。同时也提醒他这里是丹霞派道场,当着这么多同门的面,得饶人处且饶人,在座的都是修行高人,不存在谁怕谁的问题。

  悟道掌门一开口,别人都不太好说话了,梅振衣的本意就不是来找丹霞派的麻烦,既然悟道掌门出面以丹霞派的名义以礼相待,就不应该纠缠不清。他心中转念,正想开口,旁边却有一人说话了。

  这人说话的声音还很奇怪,一般人听不见,飘飘忽忽就似钻进耳中。在座的全是修行高人,修为皆在大成真人之上,心念通透,但只有一人例外,就是提溜转。清风早就提醒它只看热闹不要开口,现在众人不开口,它却忍不住说话了——

  “一匣丹药就把我们给打发了吗?梅公子是什么人,天下第一神医孙思邈的衣钵传人,能把你们的丹药放在眼里?

  丹霞三子报旧恩是不假,但是为了报恩就可以胡来吗?那天如果不是有仙童赶到,万一梅公子真的被逼到了江都叛军之中,那是什么下场?是家破人亡!

  当年英国公对他们有恩,为了报恩就让梅氏家破人亡吗?好在有人帮忙没有酿成大祸,此事可以不计较,但梅公子为救家人,答应还那逆贼薛璋三条命,这笔帐又怎么算?

  为了还那三条命,梅公子被马踏、刀砍、火烧,连我提溜转也跟着挨了一刀,不仅是我,仙童清风也跟着挨了要命一刀,这么说起来,我是不是也可以算帐?

  你们三个拍拍屁股就走了,好像没事人一样,上门来问才知道歉,我们如果不来,你们是不是继续躲在丹霞峰享清福啊?假如没有诸位高人相随,我们想来又来不了,又当如何,就算我们倒霉喽?

  世间有的事可能会如此,但诸位都是有修为的高人,怎么见识还不如我?既然已经找上门来,大家都凑一块了,自然要搞个清楚明白!”

  提溜转一开口,梅振衣本想喝止,可一转念间又没有,因为他发觉有些不对劲。这提溜转平时好多嘴,但说话啰里啰杂七杂八,可此时却条理分明,虽然话说的不好听,开口那几句很没礼貌,思路却是清清楚楚,不像它自己说的。

  在提溜转的语气中,隐约有一股得意的味道,难道是有高人在暗中指点?谁呢,清风,钟离权,知焰?都有可能。不论怎么说,在这种场合,这样的话还真适合由提溜转说出来。而且它也有理由说,那天它毕竟陪着梅振衣与清风一起去还那三条命,也中了一刀,看来清风让它一道前来也是有道理的。

  梅振衣心中疑虑但也有一丝担忧,提溜转这么说话,恐怕要惹出麻烦来。一个阴神小鬼,在这种场合有张座位已经是很给面子了,竟然还敢出言不逊!

  “寸犹未尽千仞谈,——”果然,提溜转话音刚落,坐在长老席最上首的宝锋真人就冷哼一声,开口说了一句话。七个字很像是一句诗,如果纯粹听语句中的意思,应该是冲提溜转说的,区区一个尚未凝聚成形的阴神,方才的口气未免不妥当。

  “一尚难守却说三。——”方士德长老接着也喝了一句,仍然是七个字,还挺押韵的。听语句中的意思应该也是冲提溜转来的,提溜转的那点底细在座的高人一眼就能看透。

  “此世浮心须消转,——”何者意长老接了第三句,语气转了过来,有劝告之意也有点拨之心,正说中了提溜转的修行所缺。不仅如此,弦外之音还在劝说梅振衣,事情已经过去,修行人没必要搞意气之争。

  “藏剑回望旧江南。”江剑藏长老吟出了第四句,此句一出四人所言起承转合恰好成了一首七言诗。这不仅仅是在说提溜转与梅振衣了,而是劝说对面所有高人,以在座各位的修行境界,这点恩怨就如过眼云烟。

  “碧落黄泉觅黄芽,——”四位长老一首诗刚做完,前排座位上的黄落碧护法也起了一句,却以黄芽为题。

  “眼前人家笑我家。——”马奇王护法接出了第二句,点出提溜转刚才的话中的嘲笑之语。

  “不见炉火飞雪白,——”邓止月护法语气一转,吟出第三句,暗示刚才有些话,不论是提溜转说的还是别人授意的,都有不当之处。

  “何缘飞来谒丹霞。”费立国护法吟出第四句,也合成一首诗。他这是在反问对面诸位,到丹霞派来究竟想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如果仅仅想纠缠毫无必要,三位长老所行确实有亏欠,但此时已致歉并无抵赖之词,何必再针对丹霞派出言不逊呢?修行人遇缘结缘才是正理。

  他们是在开赛诗会吗?当然不是!这是当时修行高人特有的一种切磋仪式,名曰“口占仙缘”,讲究随口成诀。文采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真意与神念相接,所吟出的诗诀不仅仅要与自身的修行相印证,还要有应景之妙趣,与普通的做诗不一样。

  这也是一种非常高规格的待客礼仪,只有各派掌门和前辈高人来访,才能享受这种待遇,也是考察来客修为的一种试探。但此时情况却有些不同,各位长老与护法起题之后,自行口占仙缘连成诗诀,并没有让对方接句。

  更不同的是,这些人并不仅仅是在口占仙缘,而是用这种很礼貌的仪式出手试法。第一首诗念完,厅中霞光大盛,宛如丹霞峰外日出的景象,却看不出霞光发自何处。这丹霞派的绝壁丹霞术果然有其神妙,所有人的法力居然借霞光连为一体,混然无破绽。

  第二首诗念完,刚才诗句中的语意都带着神念逼了过来,这神念虽不伤人,却将种种劝告、反问的意思化为一种似有实质的精神力量,逼入人的神识。梅振衣想开口,却被这神念相击逼的说不出话来,而提溜转更惨,软倒在椅子上现出隐约身形一动也动不了。

  “丹霞湮灭方见性,——”清风也起了一句诗,语句辞藻很平淡,却直截了当开口破法,厅中的霞光收敛,又恢复了正常景像。

  “九炼纯阳始知心。——”钟离权接了第二句,神念中将逼人之意往回收,劝说对方不要这么着急,既然上山来就是要把事情说清楚,并不是为了故意找麻烦。

  “方寸洞天仙景现,——”积渊真人语气一转,吟出了第三句,神念中的意思似乎在指提溜转方才之言,有失礼的地方,但也自有其道理。

  “妙法归元在己寻。”知焰仙子吟出了第四句,也接成了一首诗,这最后一句既是对在场的所有高人发出神念,也是对梅振衣说的,众人皆已出手,但事情还是要梅振衣与丹霞三子自己解决。

  这一首诗念完,也是口占仙缘,方才逼人的神念全部散尽。提溜转在椅子上吃力的转了一圈终于能动了,却再也不敢多嘴,而梅振衣长出一口气,恢复了正常。

  这一幕让梅振衣大开眼界,他第一次看见诸多的仙家高人如此相互试法。这些人本身无冤无仇也没什么冲突,并没有直接相斗,而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互相印证境界高下。梅振衣虽已有大成真人修为,刚才却几乎被逼的开不了口,看来境界还是差的很远啊。

  仙家高人之间辩论事情,自然不会像街头小混混那样抡着板砖去群殴,也不会像菜市场的泼妇一样吵得面红耳赤。如果说是斗法,刚才也算是一场斗法吧,由提溜转引发。悟道掌门已经离座而起来到大厅中央,向左右拱手道:“有客远来,若想切磋印证,也是丹霞峰上一大盛事!但话还没说完,诸位何必着急呢?”

  这时宝锋真人开口了:“掌门,我看就让梅真人与我三位师弟相坐而论吧。”他在丹霞派的辈份很高,修为也是数一数二,其它人也都没有反驳。

  梅振衣向着丹霞三子施礼道:“三位道友,刚才有些误会,我问诸位错在何处?其实是想问,你们当日所行真的是在报恩吗?”

  这一句话仿佛是问进了丹霞三子的心里,秀峰长老长叹一声:“梅真人说的对,我们三人不是在报恩,反而愧对恩公。”

  这一问一答另有内情,原来徐敬业起兵反叛之后,朝廷下旨追削英国公徐懋功爵位,推碑平冢。而徐敬业兄弟兵败身死,全家受诛,只有一支堂亲因为宁死不从叛军,这才保留下一点血脉。可怜当年英国公忠勇百战之功,身后却落得这个下场,否则就算子孙不能继承家业,也不至于连祖先都给连累了。

  听见叹息,梅振衣又道:“那我可以再问那一句了,三位错在何处啊?”他又把话给转了回来,此时却显得不是那么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