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第299章 愤恨,却不敢出声指责

他们的将军怎么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这种话,一旦传入大周朝廷,全族必诛!

然而,徐玉保并没有理会一众士兵的反应,转而看向府兵与那丝刚招募而来的新兵,继续慷慨激昂地说道:

“之前,北境边军撤离,大周丝毫不顾及北境三州的百姓,至北境三州的百姓流离失所。”

“更甚者,还未来地及撤离的百姓,轻则被匈奴奴役,重则死于匈奴弯刀之下。”

徐玉保顿了顿,继续大声喊道:

“如今,大周又完全不顾我们的感受,与匈奴签订合约。”

“这样的大周,已经不值得我们再为其效命!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

这些府兵、新兵大多数都是北境三州人氏,在听到徐玉保的这些话后,他们内心的波澜瞬间被彻底激起。

徐玉保所讲,没有丝毫的夸张与虚假,这一切,他们也都曾亲身经历过。

“是啊!”一名士兵紧握拳头,眼中满是愤怒,大声喊道:

“就是大周抛弃了我们,害得我们一家无家可归,为这样的朝廷卖命,不干也罢。”

顿时,人群中响起了阵阵附和声。

“我也不干了!”

“对!这样的朝廷,不值得为它卖命!”

徐玉保见此情形,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如今,有另一条路摆在我们面前。”

“那就是跟随对面的军队,为自己争得一个光明前程。”

“对面的军队乃西境江凡的队伍,他们有步枪、有手雷,这种远优势于大周的武器。”

一众士兵听后,确有所感,之前那一战,他们已经见识过步枪、手雷的威力。

他们手中的刀、枪、箭,在那些步枪与手雷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力。

之前战场上的惨烈景象,使他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恐惧感。

他们深知,若留在大周,继续与对面的军队战斗,面临的,可能是无尽的艰难。

徐玉保看着众人的表情,继续大声喊道:

“天下大势,必在江凡这边,大周已如夕阳,垂垂暮矣,再无往日辉煌,我们没必要再为其陪葬。”

“对面主将向本将军承诺过,只要我们投诚过去,他必不会亏待我们。”

“兄弟们,是继续跟着大周这即将倾倒的大厦一同沉沦,还是抓住这个机会,给自己博一个未来,我还是希望你们自己考虑清楚。”

“愿意跟我走的,还是兄弟,不愿者,本将军也绝不勉强,可自行离开。”

话落,一众北境边军齐声喊道:

“我等愿追随将军!”

一些府兵、新兵看着那一张张坚定的面孔,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心,也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那些人可是北境边军啊,又不是普通百姓。

他们坚决地选择追随徐玉保,必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或许,真如徐玉保所说,大周已然垂垂暮矣。

但还不等他们开口,一些皇城禁军也高呼起来:

“我等也愿追随将军!”

他们的声音,同样充满着坚定与决然。

原本,这些皇城禁军心中还有着诸多顾虑,毕竟,他们守卫皇城已久,对大周有着别样的情感。

然而,也正因为他们守卫皇城,才知道大周如今已是强弩之末,难以抵挡江凡,挽回颓势。

现在,既然有机会让他们选择,他们又怎会犹豫。

一众府兵、新兵见状,原本心中的那一丝摇摆不定也彻底消失。

他们纷纷挺直腰板,高呼着要与徐玉保一同投诚方伟忠。

“我等也愿追随将军!〞

......

徐玉保率领五万余大周士兵投诚叛军一事,很快传入大周,大周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一众百姓人心惶惶,对此议论纷纷:

“西境叛军未灭,这北境又多出六七万余叛军,这可如何是好!”

“这徐玉保怎可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也有人开始为自己谋划出路,有些话,他们不敢讲,但心也都明朗的很。

西境叛军久剿不灭,反而势力越发壮大,如今,北境又有五万大周士兵加入叛军。

大周,恐怕是风雨飘摇了。

一些富户开始盘算着,是否要将家中的田产变卖成现银。

可那些产业都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若低价变卖,实在是心有不甘。

然而,万一江凡覆灭大周,他们的田产只有象征性的得到几两银子补偿。

这种情况,他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这些富户在留与卖之间,内心苦苦挣扎,若是不卖,可能最后一无所有。

若是卖了,又感觉像是抛弃了家族的根基。

这两难的境地,使他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整日被焦虑所环绕。

大周皇宫。

司马云得知这一消息后,既震惊又愤怒。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坚守幽州城多日的徐玉保,刚受封褒奖,转眼间就做出了叛国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突然,他感觉,心中一阵翻涌,一股热流迅速上涌,紧接着,喉咙一辣。

“噗。”一口鲜血猛地喷了出来,染红了司马云身前的龙袍。

“皇上!”李本途见状,连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司马云:

“皇上,您可要保重龙体啊!”

紧接着,李本途一脸焦急地又朝殿外大声喊道,声音都带着颤抖:

“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不多时,太医匆匆赶来,对司马云进行了一番诊治。

片刻后,稍微缓过来一些的司马云,强撑着身体,沉声道:

“速速召集诸位大臣,大殿议事。”

“皇上......!”

李本途本想劝说,但看到司马云那坚定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哎!”李本途在内心叹了口气,便匆匆走出大殿。

半个时辰后,一众大臣便已齐聚皇宫大殿。

大殿内,司马云强撑着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一众大臣。

一众大臣个个神色严肃,低着头,无人言语。

他们心中虽然愤恨徐玉保叛国投敌,却不敢出声指责。

当时,徐玉保升任一军副帅,可是司马云亲手提拔的,他们谁也不敢贸然开口,去触这个霉头。

看着一众沉默不语的大臣,司马云哪里还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哎!”司马云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生起一丝无奈。

不过,他还是很快振作起来,挺直脊梁,目光坚定地扫视了一眼一众大臣:

“诸位爱卿。”

“朕今日召集诸位爱卿,便是要共同商议北境之局势。”

“如今,徐玉保叛国,叛军势增,北境局势再次不明。”

“朕心甚忧,诸位爱卿可有应对良策?”

说罢,司马云一脸凝重地望着一众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