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我要一步一步,成为最高>第238章 献帝东奔

黄忠对着李轩、太史慈拱手,“如此......往后多谢子义教授犬子!”

“哈哈哈,美事一桩,当浮一大白!”

“诸位且与我痛饮!”

一饮而尽杯中酒,李轩打量起麾下将领,大多数还是单身。

他自己暗暗留意,等有机会必定搞一场相亲大会,帮帮他们这些一心建功立业的汉子才行。

成家立业,不成家何以立业?

多关心下属,笼络人心,还能让他们安家落户邺城,以后不敢投降了。

关中、帝都长安。

李轩他们宴饮欢乐时,长安城正乱作一团。

李傕扣押天子,郭汜扣留公卿大臣,互相对着干。

时间进入四月,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郭汜策反李傕麾下的张苞、张龙兄弟,趁夜攻打李傕军营。

放火烧房屋,还好没烧起来,否则长安步了洛阳后尘,陷入火海之中。

趁着夜色,郭汜军万弩齐发,一支箭矢贯穿李傕的左耳,一支箭矢射到献帝的楼帷帘中。

李傕捂着耳朵指挥大军,幸好麾下部将前来救援,这才打退郭汜一方。

战后,张苞、张龙率兵投靠郭汜。

双方在长安不断的干架,打打停停,搞了三个多月,死伤以万计。

六月,凉州集团的另一巨头,镇东将军张济自弘农郡赶回,开始劝和。

张济屯兵弘农,有兵马三万,骑兵占大多数,实力不弱。

他回去找李傕、郭汜商议和解,两人才罢兵言和。

三辅地区连续两年旱灾,而且蝗虫成灾,关中百姓四散奔逃,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军队。

各方商议后决定,李傕留在关中,加拜大司马,其余人带刘协东走,回洛阳。

随后三方互相扣留人质,郭汜堂弟郭浦,张济侄子张绣,留在李傕军中,李傕则用一个女儿做人质跟随郭汜。

期间董承许以高官厚禄,粮草财物,利诱李傕麾下羌胡大帅,以及同在牛辅麾下效力的贾诩,请他们不要干涉献帝东归。

此事方成。

195年7月25日。

天子刘协车驾从李傕大营出来,出长安宣平门。

郭汜对李傕十分不信任,害怕他做假,送一个假的天子,便率领几百骑兵拦下献帝车驾。

“车上是不是天子?”

在场的李傕兵马也不甘示弱,双方剑拔弩张,差点打起来。

侍中刘艾赶紧大呼:“车上正是天子!”

侍中杨琦将天子车上的帷幔高举,献帝坐在车上,正色道:“都退下!谁人胆敢逼迫至尊!”

群臣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此时此刻,执金吾伏完率虎贲、羽林护驾,安集将军董承率北军五校拱卫,也都纷纷跪下,齐声高呼万岁。

这才完成天子的交接,李傕和郭汜的骑兵退去,众将军率军紧随,百官随行。

自从被董卓裹挟到长安四年,刘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东归,仿佛看见自由的曙光,鸟入丛林,任其遨游。

出了长安,刘协加封镇东将军张济,拜骠骑将军(军职一品),后将军郭汜拜车骑将军(军职二品)、安西将军杨定拜后将军(军职二品),外戚董承拜安集将军(军职三品)。

其他护送将领都有晋升。

此时,凉州集团一号人物李傕,和郭汜都是车骑将军(军职二品),军职就已经低于张济,天子刘协刚出长安城就有废免李傕的倾向。

8月,秋风萧瑟滚滚来。

天子车驾至新丰,位于骊山北麓,暂时借宿于霸陵。

要说李傕、郭汜这帮人,能力果真比不了董卓。

董卓从洛阳到长安,不但挟持汉献帝和百官,还一把火将洛阳及附近烧为灰烬,断绝大家回去的念想。

曹操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跟董卓学的。

李傕、郭汜这帮人,只是延续了董卓的做法,他们根本搞不明白,为何要挟天子这个累赘?

这不,路上郭汜忽然后悔了。

因为出了关中,天子可能就轮不到他做主了,北面有李轩,南面有曹操、袁绍、刘备,还有刘表、袁术这些枭雄,他如何能对付的了?

所以郭汜想回去,就算他与李傕不和,但是双方知根知底。

他想回去,其他人可不想,特别是天子刘协,好不容易出来,回去给你们继续搞?

双方僵持住,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在新丰扯头发扯了一个多月。

让关东想勤王的几路诸侯等得辛苦,天子怎么还不来?

时间进入9月。

卫尉兼尚书令士孙瑞想为已故大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案平反。

可他么现在是说这些事的时候吗?

猪脑子啊!

195年10月。

郭汜忽然秘密带车驾返回,让士兵火烧天子刘协大营,而后劫夺天子,可万事不由人。

董承、杨定等将领不允许,就和郭汜打了起来,杀了郭汜五六千人。

郭汜兵败,屯终南山下,重整旗鼓。

但是天子刘协终究被夺回,继续东归。

路至华阴县,宁辑将军段煨接驾,给天子刘协提供吃的、喝的、大营住。

段煨,字忠明,也是凉州人,他是牛辅麾下中郎将,屯兵华阴。

此前李傕和郭汜乱战火拼,他理都不理,只顾着兴修农田水利,使华阴县百姓丰衣足食,和动不动抢劫的李傕郭汜,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他和杨定有仇,以前关中没粮,杨定跑到华阴劫掠,被段煨打杀,损兵折将,因此两人势如水火。

如今局势稍稍明朗,李傕在长安,郭汜在终南山休整,张济随军,加上段煨带兵马护送,大家都以为安全了,就等回洛阳排位,分果果,加官晋爵。

因此有人担心段煨抢功,安集将军董承、侍中种辑、尚书文祯、左灵等都是如此。

特别是侍中种辑,与杨定有些交情,便告段煨谋反:“迎不至界,拜不下马,脸色大变,必有异心。”

大司徒赵温、太尉杨彪、侍中刘艾、尚书梁绍等都愿用性命担保段煨的忠诚,但董承、杨定却在一旁煽动,说郭汜的骑兵进入段煨营中,必然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