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权贵巅峰:我居然是世家子弟>第288章 苏局什么时候回来

“许书记,现在的情况有些复杂,这些工人集体要求见苏警官。”

乐平区区委书记郑献策走进来,他向许清蓝汇报最新情况。

许清蓝看着郑献策。

她对郑献策是不满的。

她认为郑献策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太过怀柔。并且给与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承诺,以至于群体事件越闹越大,政法委负责维稳的副书记来了两趟,都没能制止,她不得不亲自来一趟。

“苏希现在是乐平区区委书记了?”

许清蓝的脸色很不好看。

她这个人只有在少数几个人面前有好脸色,讲感情,苏希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人,她都是公事公办,该骂就骂,该讽刺就讽刺,作风极其强势。这就是为什么京城官场一度称她做女阎王的原因。

郑献策多聪明的人,他能听不出许书记语气里的讽刺。

他对这些下岗工人的行动是默许的,甚至是鼓励的。

他想给这些工人们一个交代,必须将事情闹大。

哪怕为此背负起‘无能’的名号。

他知道这个‘名号’不会影响到他的前途,张振坤书记是知道他的。

所以,以身入局。

郑献策笑着说道:“许书记,您知道的。苏希在乐平的威望非常高,老百姓都信任他、拥护他。”

“哦。”

许清蓝微微点头,她问郑献策:“你是乐平区的主要领导,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郑献策回答道:“许书记,朝阳煤矿1238名下岗工人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上届政府做出了相应承诺,却迟迟没有兑现。如今煤矿两度转手,互相推诿,已经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但是,老百姓的问题又不能不解决。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股份改制的形式,让下岗工人重新获得工作。”

许清蓝看了一眼郑献策,她说道:“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煤矿已经卖出去了。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存在非法交易,钱权交易,但…”

许清蓝看了郑献策一眼。

她迈步出去,她拿着高音喇叭说道:“乡亲们,我是中南省委政法委书记许清蓝,今天你们聚集在这里的目的与诉求,我已经完全知悉。接下来我要讲两句话。”

“第一句话,关于朝阳煤矿交易中的钱权交易、官商勾结,我们正在进行调查。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有一个清楚的答案。无论这个案子牵涉到谁,无论背后有多大的利益,我们都会一查到底。给大家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交代。”

“第二句话,苏希同志是专案组的成员,他一直非常关心大家的就业问题、安置问题、赔偿问题。相信用不了多久,苏希同志就会重新回到衡邵,回到乐平。他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满意的答复,他也一定能大家走向小康,获得更好的生活。”

许清蓝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场面还有些闹哄哄。

但第二句话一出,全场沸腾。

围拢在区委区政府外面的两千多名下岗工人及其家属纷纷高喊起来。

“现在,请大家先回去。请相信政府的决心……”

许清蓝这句话还没说完,下面就有人大喊:我们相信苏警官。

对!

我们相信苏警官!

声音很大很响亮。

有媒体拍下了画面。

然后,许清蓝让老百姓们回家。

这是他们聚在这里的第三天。

之前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都来做过思想工作,但都没能让人离开。

现在,许清蓝这番话让老百姓们的对抗情绪渐渐下降,开始有人离开。

离开之前有人大喊:“许书记,苏警官真的负责调查这个案子吗?”

“千真万确,我是专案组组长,他是重要成员,我不会在这件事情撒谎。”

好!

人群又是一阵轰然叫好。

然后,人潮开始离开。

央视《不同时空》栏目组的王昆都傻眼了,他和苏希是老相识。苏希破获宋老虎案,就是他做的专题报道。

这次,他来衡邵是来拍摄国企改革的,这是上面交代的任务。

但作为一个调查记者,他还是喜欢拍一点社会话题。恰好碰到朝阳煤矿工人的群体性上访,他赶紧将摄制组带到现场,他要做一个现场报道。

虽然他也不知道这期节目能不能播出去,但作为调查记者的职业道德,他不做这个采访,他寝食难安。

他已经跟拍了三天,也采访了很多政府官员和下岗工人。在他看来,这个案子除非动用暴力清场,否则很难搞定。

因为这是上任政府的锅,他们已经进去蹲监狱了。

而且倒手转卖的陈唐也关了起来,判死刑了。

现在的接手的企业也是接了个烂摊子。

环环相扣,每一个扣子都是死结。

没办法解开。

而且现在民意汹涌,就像是经济环境不好时发生的疯狂挤兑。

如果没有上级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救市,不可能缓解这个矛盾。

但是,政法委许书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或者说,苏希解决了这个问题。

许书记只是提到苏希的名字,怒气冲冲的工人们就信服了。

诚实的说,这其中有一些借坡下驴,给政府一个台阶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苏希在衡邵在乐平拥有澎湃的民心与声望。

现任区委区政府不能做到的事情,报出他的名字就能解决。

“不愧是苏警官啊。”

王昆心里想起那个独闯龙潭的少年警官,嘴角露出笑容。

他是个资深的调查记者,从刚刚许书记说的那句话里,他很清楚的感知到:这位警官前途无量。他很快就会重回衡邵。再回来的时候,可能就不是警察身份了。

他甚至感觉的到,许清蓝许书记是在故意给苏希铺路,为日后的组织安排提供一个不容拒绝的理由。

王昆是从国家级电视台下来的,他带着任务。他很清楚衡邵的国企改革并不只是一城一地的改革,上面希望将这里当成一个市场化的起点,带动全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重大国企的改革。

这里已经成为中南省的潜在政治高地。

只要能在这里干出成绩,那就是简在帝心。

前途无量!

“还得是咱们苏老弟啊,报出他的名字,胜过千军万马。”

刘军涛感慨一声,他现在是副区长兼乐平区公安局长。

市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彭伟宏点点头,他说:“你做了什么,人民不会忘记你。像苏老弟这样的警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了。”

刘军涛很认真的说道:“要是苏老弟还在这里就好了,我愿意把我的局长位置让给他。”

彭伟宏笑了,他看着刘军涛:“老刘,苏老弟现在是省会城市的分局局长,他为什么要来接你的局长,你把副区长的位置给他还差不多。”

刘军涛一下脸红了,他说道:“也不是不可以啊。”

一旁郑献策笑了。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代区长。

眉毛向上提了提。

许书记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听明白了,他很希望苏希赶紧回来。

苏希一回来,那就不是什么公安局局长了,起码也得是个常务副区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