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言情文里的首席御医1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应星手中拿着一张带有标志的信纸,边说边走进来。

  齐煜正在执笔写字,这稳稳当当的走笔,应星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学不会了。

  等齐煜将笔放下,应星这才继续说:“吶,你看看,那边最新情况。”

  齐煜接过信纸,快速扫完:“意料之中,只是齐和昶没有其他动作倒是出乎意料。”

  “他也不笨,知道现在是风口浪尖,不做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要不然那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再说你又没有把最后的证据发出去,能闹到现在这个场面效果可以说是非常好了。”

  “不急,后面不还有更好的东西等着他呢。”齐煜说着就将信纸在一旁的烛火上点燃。

  “他现在明面上不会有其他动作,但之后私下里却不一定,我们的人还是照旧,不要冒然打草惊蛇,静等秋试。”

  “好,我去跟宁音说说。”

  说完应星下一秒就没了身影。

  齐煜看着自己刚刚写好的字:山河一统。

  这只是第一步……

  端王的事情闹得最凶还是他的封地,甚至西北那边知道后,都有一大波人跑过来闹事的。

  这一波人的战斗力很是凶悍,因为他们的身份还都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其中不乏有商行数十的商人,不能轻易动,可是把齐和昶给急坏了。

  索性就一直待在府中,现在不少人的目光都在他这里,想强行镇压都不太可能,所以只能待在府中。

  到也不怕这些人会硬闯进来,毕竟他们闹事也是想给当年的事情找出个公道,却也不是蠢笨之人。

  在外面仗着人多势众,还有现在的局势不怕端王乱来,但他们强行闯进去,对方可就有治罪的理由。

  所以双方都在耗,齐和昶用这个方法原本是想冷处理,这些人闹上几天也就消停了,谁知道过来快一旬了,不仅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

  为这件事情齐和昶可是忙坏了,暗地里派人把当年的事情重新搜罗,挨个销毁。

  就算是他清楚是京都那位针对他,也没有经历管其他的。

  只是闲下来总是奇怪,喻白现在的权势可以说是他都不敢遇其锋芒,对方就是想整他,又怎么会弄出来这个不痛不痒的事情,而且还是十几年前的陈年旧事。

  完全都没往齐煜身边想,所以完美的错过了正确答案。

  在齐和昶处理‘名誉事件’的时候,北齐三年一度的秋试正是拉开序幕。

  这可算得上北齐下半年最大的事情,朝中负责秋试的官员一时间存在感无比的强烈。

  而与秋试无关的人员可是闲着了,所有的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秋试的负责官员较之往届变动不大。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和往年毫无意外的科举之时,待在小院养老的喻白可是清楚接下来精彩的表演。

  在齐和昶的事情爆出来的时候,喻白就知道齐煜他们几个要干什么。

  原剧情中,齐煜也是用秦家惨案来牵制齐和昶的注意力,然后在应届考生之中安排自己的人,在最后的殿试环节,一举将连届十年的科举黑幕给揭开。

  最后再祭出齐和昶指示杀害秦家的铁证,给予他沉重一击,这里就是齐煜跟齐和昶这个摄政王分权的开始。

  在齐惠王时期,端王母族和站他队的大臣就开始渗透科举选拔系统,毕竟这可是培养自己人的最好方式,长此以往,这些人根深蒂固,齐煜能够铲除这个,不可谓不成功。

  依现在来看齐煜的动作跟原剧情差不多,只不过是将事件提前了,原剧情中本该今年的科举不知道为何推迟到下一年。

  现在没了变动,自然是照常举行。

  哦,还有一点,那就是现在的齐煜可不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应星三天两头往六御司跑,其他人看不见他还能看不到?

  知道一切的喻白不显山不漏水,准备看戏。

  原剧情齐和昶摄政王的权力如此之大,齐煜都能成功,更不用说现在被削弱的端王了。

  现在齐煜等人在暗,且布局良久,而在明处的敌人丝毫没有觉察,只当是跟以前一样。

  秋试从乡到殿期间耗费两个月,期间也都安安稳稳,没有出差错。

  等到整个北齐的文人才子都来到京都参加殿试的时候,好不热闹。

  这个时候也正是不少官家小姐出来相看夫君的好时机,能走到这里的考生哪个不是文采斐然前途无量?

  若是能在殿试中夺得头筹,那更是一飞冲天,这些倒是有点像另类的赌博,就看谁能压对宝了。

  而有门道的人早就清楚殿试并不是完全靠考生能力的,在这个环节才是做手脚的主场。

  毕竟他们想提拔的自己人,要走到殿试才能更好的暗箱操作,来不到殿试的本就能力不行,提拔上来也不好安排太高的位子。

  他们可以暗箱操作,但是做戏不能做的太过,再说京都可是有不少人盯着,一顿饱和顿顿饱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在殿试前一天齐煜跟应星出宫,秘密接见了此次参与殿试的自己人。

  “王上,如您所料,陈成和昨天来找我,言语间尽是暗示,我照您要求的没有回绝。”一个蓝灰衣袍的男子恭敬的对齐煜说道。

  身后对方几人也都一一回禀,他们也有差不多的遭遇。

  “很好,在发榜之前你们都不要表现出对他们招揽的抗拒。”

  “是。”

  “嗯,回去吧,准备明天的殿试。”

  “是,我等告退。”

  等房间内的人都走后,齐煜跟应星倒是很有性质的在喝茶。

  这些人都是他们找到的有志之士,才华智谋学识都有,端王一系在科举系统上做手脚都是在前十名,至于后面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真实成绩排出来的。

  只不过在发榜之前,他们会跟这些人密谈一番,若是跟他们站队,那你的名字就会出现在金榜之上。

  若是回绝了,那么他们便将应该出现的名字抹去。

  面对这样的抉择,往届绝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他们寒窗苦读几十年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有一个锦绣前程?

  再说金榜题名之后,接受封赏还不是要在朝中选择一个站队,现在有一个能够操控科举流程的队伍邀请,拒绝才是脑子读坏了。

  当然在这众多学子当中不乏有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的,这些人原本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就因为拒绝了站队邀请,那名字便被抹除了。

  出来这事儿,不甘心的学子当然会闹,但是还没闹出来什么水花,就被压进大牢,随便按上个罪名,再以严刑屈打成招,最后的结局往往凄惨无比。

  所以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通过殿试的学子只有一条路可走,即便有人良心难安,也不敢做出什么动作,因为他们清楚这些人的能量太大了,他们只是以卵击石,北齐的科举已经烂透了!

  这样的动静都是在暗地里进行,朝中不是没人起疑,但这些人往往还没有行动,就已经被调任到其他地方。

  这个东西存在太久,盘根接错,形成一个庞然大物。

  齐惠王在任的时候还没现在这般严重,但当时也不是他想动就动的,因为那样会让这些人破釜沉舟,动荡起来的代价太大。

  只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一直被拖到现在,齐煜在了解到现在科举内部的大致情况后,就清楚只有将他们连根拔起,才能根除,徐徐图之只会酿成更大的祸患。

  他敢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有喻白这个‘靠山’,这位年轻的帝王非常清楚,端王一系就是老师留给自己最后的作业,他只要能够铲除掉齐和昶一派,什么后果在喻白手中都是可控的。

  有一点齐煜不知道的是,在殿试尚未开始的时候,齐和昶就有传信给陈成和等人,让他们小心这次,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虽然齐和昶那边还在为秦家的事情恼火,但科举此事事关重大,他还是抽出来精力写信提醒他们。

  陈成和表面上答应的很顺嘴,但实际行动并没有改变,他们太清楚自己建立的这个体系,就如同铁桶一般。

  还有不少人觉得端王的担心是多余的,觉得近些年端王是越来越没有斗志了。

  当然更多的是他们舍不得到手的那么多金钱,三年一次的科举能够让他们一夜拥有数值不仅的财富,还有未来潜在的利益。

  如此巨大的诱惑,他们怎么可能拒绝,十几年的经营也成为他们肆无忌惮的资本。

  甚至他们这些人,有时候在心里想过非常疯狂的念头,若是这些被公之于众他们不会讨饶,只会反叛!

  种种举动倒是印证了那句话: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

  在殿试过后,众多学子都在等待结果。

  陈成和这边照常处理,将挑选好的前十名送给齐煜过目,这些人都是他们内定好的,无论是谁在前三甲都一样。

  在送过去后,其他学子的答题纸张都被随意的放在一处,反正名单已经出来了,不会出什么意外。

  这个时候距离发榜还有五日。

  但剩下的这几天都是陈成和他们收取银钱,逼迫站队的时机。

  等到所有流程走完,也就花了三日,这个时候依旧如常,回想起来端王给他们写信提醒的事情,再次感叹,能有什么事情?

  陈成和也给齐和昶写了封信,告知一切正常。

  在这边如往届高兴的氛围不同,应星觉得这半个月他跑来跑去的,都要累过去了。

  齐煜跟宁音则是在一条一条的罗列,各种铁证、罪名和处置结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整理完一切,距离发榜之日也就差一天,看到累得睡着在书册上的宁音,齐煜站起身往喻白小院的方向走去。

  在这件事准备之前齐煜想到涉及的范围,但真正看到的时候也还是被震惊了一番,按照现在罗列出来的朝臣官员,他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所以只能找老师帮忙。

  齐煜也清楚若是将这件事处理完,那北齐现在的官员至少要清出去四分之一,除去情节轻微的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职位空缺。

  而缺出来的这些职位,正是他提拔自己人的时机,秦家事件、科举,包括他那位皇叔都是在为他这一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