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眉上烟火>第127章

  不多时,和光出殿下台阶来到天子轿辇旁,皇帝篌探过身来,压低声音意有所指道:“朕听闻太上已在保常殿见到那些边将,和公,说实话,朕这心里总有些忐忑不安。”

  柴篌在汴京皇城在朝堂大殿总以孤弱之姿呈人,轻易让人觉得他是半路被拉来接烂摊子的无辜者,在汴京皇城里无依无靠,在朝堂又被咸亨旧势力包围而孤立无援,从而叫人先入为主把他放在弱势一方,以至于他做出甚么错事时,人们对他包容也很大。

  近几年新入朝的士子九成如此看待这位君父,并且在无形之中仇视太上,皇帝篌此般心计不可谓不毒辣。

  和光两手叠放身前,笏板靠在臂弯里,半低下头恭敬道:“自古是‘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公家光明坦荡,何惧之有。”

  “和、光——”这几句话像冰溜茬子捅进皇帝肺管,搅得他五脏六腑如坠冰窟,咬牙切齿想骂和光“无君无父”。

  “是公家,臣在。”首辅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看不出丝毫端倪,摸不准他是偏袒梁园,还是忠于眼前君父。

  不远处文武都在,柴篌保持着平易近人的微笑,低声提醒辇边重臣:“你率内阁驳朕大选妃嫔位数此事尚未了结,今朝旧主一日还宫,虽好,公莫忘记朕才是当今皇帝,你头顶乌纱是否戴得下去,主意在朕。”

  皇帝集权的确受内阁部分牵制,官员任免虽受皇权、内阁及吏部三方牵扯,可若皇帝执意要罢黜谁人时,诚也没人拦得住,聪明人这时候不会选择与和光为敌,奈何大选之事和光早已得罪了皇帝。

  皇帝要面子,又在气头上,怎么骂都不解气。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面对皇帝的威胁,和光把身体欠下去更深些。

  这般挨骂场景对他而言恍惚如旧日重演,不过昔日坐在辇驾上鼓着腮帮子骂他的人,是旧主咸亨。

  “满朝文武,惟公一人悍臣也。”皇帝篌深深看他一眼,撂下这句话缩回轿辇中。

  悍臣,悍臣么?和光不由思绪飘远。

  十年之前,咸亨二年,他因尖锐的政令而把咸亨皇帝气到骂他悍臣,甚至过放出罢官言论,咸亨皇帝还说罢官之后必对他永不起复,但到最后,皇帝同他吵也吵了,气也气了,他的革改政令仍旧顺利推行了下去。

  明君在位,方有悍臣登朝。他最忠咸亨的,是柴睢分得清政令之争和私人之争,故他在前面为国家百姓而争,身后是皇帝柴睢给他坐镇,他从无后顾之忧。

  政令之别关乎国本,不得不争,不能不争,所争者政也,非私人也,而私人之争,个人得利,大可相让,咸亨帝在政令上选择让步,和光内阁便最大限度保障皇帝其他利益,君臣互惠互利,治国互相配合。

  而今风云变化,咸亨旧朝一去不返,象舞皇帝既厌内阁左右其权,又嫌内阁妨碍他利,故而欲兼得熊掌与鱼,此乃和光与本朝皇帝之争所在。

  当罢乌纱不再只是君主之气话,则私人之争成教夺乎性命之重事矣,和光抬眼望向皇城上方湛蓝明媚的天穹,心曰岂能不备。

  岂能不备?

  【作者有话说】

  【1】舔墨:蘸墨之后为了使毛笔均匀蘸墨的补充动作,不是用舌头去舔墨汁0 . 0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ii 6瓶;你再呵呵 1瓶;

  世上恐怖的事并不多,辅导小孩姐写作业绝对算一个。

42 第四十二章

  ◎股掌之间◎

  当日中午,太平殿升宴犒劳边将,太上梁王没露面,帝后倒是双双在场,这一双夫妻对军功在身的边将表现得较为尊敬礼待,只是武人粗放,宴半酒酣,有人坐姿不雅,所谓有碍观瞻。

  皇后见了,打心底里瞧不上这帮吆五喝六的粗兵鲁子,与京官温言细语的交谈也继续不下去,遂告诉诸边将要去西苑继续招待英烈遗属,在边将发自内心地崇敬拜声中离了太平殿。

  与此同时,西苑:

  今日晴空万好,柳绿花兴,宴设躬耕阁前,近处花木环绕翠鸟啼鸣,远处麦苗青青微风送暖,稚子孩童嘻笑打闹,各家妇人重逢把酒,别是一番景象。

  这些人来京之后,在受皇恩前尽数暂住京中坤善观,彼此大多相识,聚首便有说不尽的贴心话,李清赏本来谁也不认识,却在独坐片刻后,被位热心大姐拉过去和大家认识。

  “你是那个自己走上京来的庆城小妹,”一位圆脸盘的圆润夫人亲切拉住李清赏手,和气把人打量,迎着李清赏带着笑的疑惑目光,她笑盈盈解释,“你不认识我们,我们认识你,你带着侄儿从庆城独自上京的事迹,我们早就听说啦,佩服的不得了!”

  “就是就是,”另一位珠光宝气的三十来岁夫人,用喜气洋洋的话语附和着,“你和接人皇使走散也能带着侄儿到京,身无分文还要途径暴·乱之地,寻常女儿家谁有你这般胆识和魄力?我们以后教女儿,要照着李娘子来的!”

  对于李清赏的独自上京,内阁和梁园对外说法时她与接人皇使走散,这里面有个巨大的时间差,局外之人不知其中曲折,无非是逢人开口时把此当个热闹说。

  “没有没有,诸位谬赞,我当不上,当不上……”李清赏堆着笑与人客套谦虚,不过片刻,她便在满耳恭维声中明白了这是怎么个情况。

  柴睢,这般情况指定又是柴睢背地里干的好事。

  便在此欢乐融融气氛中,李清赏被引荐到在场唯二的两位诰命夫人面前,她们因亡夫功劳不同而封二品诰命,以及三品诰命。

  二品诰命年纪稍长,不欲过于热闹,简单寒暄几句后借口不胜酒力,独自去了临水亭小坐。

  三品诰命尚年轻,拉着李清赏话家常,关心问:“你带侄儿住梁园,那婚事归梁园管,还是朝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