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萧谨行刚无意识地应了声好,就见云舒眯了下眼睛,笑得像是小狐狸。

  “还请萧将军帮我一个忙。”

  萧谨行瞬间意识到不对,突然面露警惕,“帮什么?”

  云舒笑了笑,道:“去抓马匪之前,你可是答应过,会配合我一件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萧将军能陪我去一趟沙州。”

  萧谨行刚要问去沙州干什么,就听到远处突然有人惊呼起来。

  “有孩子掉水里了!!”

  “快救人呐!”

  新西州城是有水的,而这个水则来自于城东城西挖掘的两条井渠。井渠水从地下出来,汇入城内人工修筑的沟渠,形成了宽约四尺的明渠。

  这条明渠虽然窄,但却是整个西州最长的,因为他蜿蜒覆盖了整个新西州城,日后将要维持整个西州城百姓的生活用水。

  听到有人落水,云舒和萧谨行赶紧赶去了人群聚集的地方。

  围在此处的是三十多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以及两名西州城水渠管事。此刻其中一名管事,正气得冲少年们高声发火:

  “让你们不要带孩子们过来,你们非不听,现在出事了吧!”

  “他掉进去多久了?”

  少年们瑟瑟发抖,“我们在种树,没注意。”

  “没注意?你们带人过来,都不看住的吗?”

  少年们这会儿又急又怕又悔,只能带着哭腔求管事:“求您救救小飞,他娘还等着他回家呢。”

  管事被哭得心烦,气着说道:“救,这这么救?呼吸心跳都没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管事还是将人抱起来,头朝下倒立着,试图将呛进去的水给拍出来。

  云舒与萧谨行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正是管事正使劲抖落小孩的画面。

  云舒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拦住,“快把人放下!”

  听到声音,围着的少年们赶紧让开了一条道,让云舒和萧谨行进去。

  而管事在看到云舒的时候也是一愣,城内出现了人员溺亡,还被夏王殿下给逮了个正着。管事心里一慌,就要跪下来请罪,被云舒急急拦住。

  “行了,先将人放在地上。”

  说着,云舒就一撩衣袍,就地检查起溺水的孩子。这孩子也不是别人,正是与云舒相处过一段时间的小飞。

  管事见夏王殿下在检查小飞的腹部,赶紧说道:“刚刚已经排出了腹中的积水,但人还是没有醒过来,心跳和呼吸也没有,脉搏刚刚也没了。”

  管事的话很明显,这个孩子没了呼吸心跳和脉搏,说明已经死了。

  但云舒却不愿意放弃,脉搏才刚刚消失,还是有机会的!

  云舒一脸严肃,一边将小飞胸前的衣服解开,一边头也没回地对萧谨行吩咐。

  “谨行,帮我找个东西垫在小飞腰下。”

  云舒刚说完,一团衣服就递到了他的眼前。

  侧头看去,正是萧谨行身上那件厚实的外袍。

  两人对视一眼,萧谨行问道:“这个可以吗?”

  云舒只看了一眼穿着单薄里衣的萧谨行,随后点了下头,“可以。”

  他轻轻抬起小飞的上半身,让萧谨行将衣服叠好后,垫在小飞身下,使得小飞的头部后仰到六十度左右。

  随后云舒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

  只见他左手捏住小飞的鼻子,右手扶住小飞的小巴,随后深吸一口气,将这口气全数渡给了小飞。

  现场惊得鸦雀无声。

  云舒根本顾不得其他人在想什么,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救人。

  渡气的动作做了两遍,随后他立起上半身,双手交叠,按压在小飞的胸口,以每分钟一百二十次的频率开始按压,按了三十次后,又重新渡气。

  这是一套非常专业的儿童心肺复苏流程。

  渡气、按压、渡气、按压……

  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看着云舒的动作。

  管事很想喊住云舒,告诉殿下,别再折腾了,这个孩子已经没了,但是看到殿下额角滚落的汗珠,管事还是乖乖闭了嘴。

  五个循环过去,小飞还是没有反应。

  十个循环过去,小飞依旧没有反应。

  就在大家全都默认小飞已经彻底死了的时候,云舒按压的手还是没停。

  他的手如同一刻钟前一般,沉稳而有力,甚至连按压的深度和频率都没有改变丝毫。

  终于,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小飞呛咳了一声,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随着小飞发出的这一声,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响的欢呼。

  云舒抬头,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周围已经围满了人。

  所有人都在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殿下,您真的神了!”

  “殿下,遇到有人溺水,像您那样吹吹气按按压,就能救活吗?”

  众人七嘴八舌,全都一脸崇拜地看着云舒。

  云舒却摇了摇头,“这个需要专门练过才能救人。不然不仅不能救人,还会害死人。”

  说完,他转而看向小飞的母亲赵氏。

  赵氏早已经泣不成声,她一直捂着嘴,就怕自己的哭声影响到了殿下。

  她过来的一路上,发髻也乱了,鞋也跑掉了一只,但是她却毫无所觉。

  见云舒看过来,赵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嘴巴颤抖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能不住地磕头。

  云舒伸手过去,想要将人扶起,才发现自己的一双手软得像是两根面条,根本扶不起一心只想着磕头感谢的赵氏。

  还是萧谨行看见了云舒的手在颤抖,悄悄地帮着他扶了一下赵氏。

  云舒感激地看了一眼萧谨行,随后对着赵氏说道:“没事了,你去看看小飞吧。”

  赵氏赶紧点头,扑到小飞的身边,而小飞也正好睁开了眼睛。他迷迷糊糊地朝着赵氏喊道:“娘~”

  一声“娘”,让赵氏的情绪彻底崩溃。

  “儿啊,你要是没了,单留下娘一个人,可让娘怎么活呀。”

  小李飞被赵氏搂在怀里,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自己之前落了水。他乖巧地道歉:“对不起娘,小飞以后不敢了。”

  看着抱着哭成一团的母子两,云舒一边往外走,一边问先前的那位管事到底怎么回事。

  只是他刚刚精神高度紧张地做了一刻钟的心肺复苏,这会儿不光胳膊发软,腿也发软。

  云舒只好看了一眼萧谨行,想借对方的身体支撑一下。

  萧谨行倒也没有跟他计较,很自然地凑近他,借他靠一会儿。

  堂堂一个王爷,要是因为体力不支摔倒在地,实在是有失身份。

  萧谨行的这个举动,让云舒觉得对方还真的体贴,是个好人,于是在心里给他加了五分。

  管事听到云舒的问话,也表示自己很冤。

  “殿下,吕长史吩咐城内这条明渠两边,需要种上遮阴的树木,于是小人就将这个差事交给了那些种树少年们,每日给他们工钱。

  本来他们都做得好好的,但是前两天,他们突然带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也要种树。

  小人自然是不愿意的,十五六岁可以种树苗,但是五六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呀。但是那些少年说小孩子不要工钱,就是跟着他们玩的,所以小人也就没管了。

  没想到这一转眼,就出了事。”

  云舒点头,明白这也不能全怪管事监管不力。毕竟以后大家都住到新城后,不可能让管事一直看着这么长的水渠,防止小孩们落水。

  他挥手,让管事去处理其他的事。

  管事见云舒没有责罚他,赶紧点头应下,过去让赵氏带着小飞回去好好休息,顺便让跟过来的百姓们都散了。

  大家一边往回走,一边时不时转头看向紧挨着站在一起的两人。

  有夏王殿下和萧将军为他们撑着西州这片天,真的是他们这些人的福气。

  “走,赶紧回去整地去,春耕马上就到了。”

  有了自己的地,百姓们的干活得热情异常高涨。

  百姓们走了后,云舒还在思考着今日的事。

  小孩掉入水渠里,除了安全方面需要考虑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这些孩子没人看管。

  三岁以上的孩子根本闲不住,但是他们又不像十五六岁的孩子那样能帮着家人做事,每日里就只能到处乱窜。

  他们的父母家人不是在开荒种地,就是在干其他的活计,根本没空照顾他们,这才导致今天的事情发生。

  云舒皱着眉头,要解决这个事,那么有些事就得提前了。

  他刚打定主意,就见一个老头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缓缓向他们走来,正是边实边太傅。

  边实走到近前,给云舒和萧谨行行礼。

  萧谨行看着老马背上的背囊和水壶,忍不住问道:“边老你要去哪?”

  由于边实已经不是太傅,但边实曾经是萧丞相的半个老师,萧谨行可不好直呼其名,于是只能唤一声“边老”。

  边实闻言,对着云舒和萧谨行又是拱手一礼,随后说道:“殿下和萧将军的救命之恩,老朽无以为报,只能来生再衔草结环了。老朽此次是向将军和殿下告辞的。”

  云舒明白了,边实是想要回沙州。

  这也可以理解,边实是被发配到沙州的罪臣,他的家眷都还在沙州,他自然想要回去。

  但是云舒会让他回去吗?

  当然不会!

  云舒笑着说道:“边老,救命之恩,怎么会是无以为报呢?就算衔草结环也当是今生啊,来生本王哪还想得起来救过边老的事。”

  边实当场就愣住了。

  难道自己错看了夏王殿下,这人居然还是个挟恩图报之人?

  萧谨行也有点不理解,在他看来云舒并不是个斤斤计较,施恩图报之人。

  边实噎了噎,随后问道:“不知殿下要老朽如何报恩?”

  云舒却是笑着指了一下只建了几间屋子的地方,对着边实说道:“那里,本王打算建一所官学,取名西州学院,不知边老对当学院院长,有没有兴趣?”

  萧谨行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云舒的举动永远都出乎他的预料。

  现今的西州可谓是百废待兴,但云舒居然选择在此刻办学?

  其实云舒也是没有办法,西州的百姓越来越忙,那些半大的孩子不能就这么散养着。

  既然早晚得办,不如就趁早好了。

  对于西州府来说,办官学的代价可能还是最低的。

  边实愕然过后,还是拒绝了。

  “殿下的好意老朽心领了,但是老朽是罪臣,实在是不好再给殿下惹麻烦。”

  边实其实是为了云舒着想,他是被发配到沙州的罪臣,跑到西州就算了,要是还在西州任学院院长,日后追究起来,夏王殿下也是落不到好的。

  云舒却不管日后追不追究,他见边实如此,直接划掉了边实的选项。

  “边老,虽然我是给你选择,但其实也不是选择。你的人我扣定了,学院的院长你也当定了。至于其他的事情,我自会解决。”

  说着他也不管边实的反抗,直接让两名护卫,将边实的老马给收了,人也给送了回去。

  等到边实被带走,萧谨行才道:“边老知道你是好心,你也知道边老拒绝的原因,他也是为了你好,你不必将自己摆在恶人的位置上……”

  云舒挥手打断。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人拍板钉钉。含含糊糊磨磨唧唧,不是我的性格。

  我需要一个在学识上足够镇得住所有人的人,当这个院长,而老天就把他送到了我的面前。

  谁能说马匪窝里救了他,不是天意呢?”

  “可是边老他现在的身份……”萧谨行不知不觉也为云舒着想了起来。

  云舒笑道:“这事我不是请你帮忙了吗?”

  萧谨行一愣,随后惊讶道:“你那时候就算计了吗?”

  但是他转而又一想,“不对呀,你是出发之前让我配合你,那时候你不可能知道会遇上边老。”

  云舒:“……”

  那时候他确实不知道会遇到边实,他想让萧谨行配合的,也不是这件事。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现在当然是先紧着这件事,把人情先用了。

  至于另一件事,反正让萧谨行欠他人情容易得很,他不怕没有机会。

  云舒光棍道:“那你就当我善变吧。”

  萧谨行:“……”

  怎么会有人耍赖耍得如此理直气壮?

  想到就做,善变的云舒当即上马,去了未来的西州学院。萧谨行想了想,也随他一起过去。

  现如今的西州学院,占地很大,甚至被规划了校场等地,但实际上只有校舍几间,其他地方全部都是空地。

  萧谨行沉默片刻,问道:“这就是西州学院吗?”

  云舒指着眼前的空地说道:

  “你别看现在这里还什么都没有,但是建成后,这里将汇聚整个西州的学子。”

  萧谨行根本没看出来,光秃秃的一片能吸引什么学子,况且西州哪里来的多少学子。

  这年头,能供读出一个童生,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云舒见他没反应,随后伸手一指,道:“这里以后会分成三个学部,最左边是五至十二岁的小学部,中间是十二岁以上的中学部,最右边是从中学部毕业的优等生所进入的大学。”

  萧谨行皱眉:“大学?类似于国子监吗?”

  云舒点头,“差不多,但也不尽相同。具体的,还要出细则。反正目前也没人能读得了大学。”

  云舒虽然爱画饼,但是心里对西州的情况,还是有个清晰的认知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估计也就小学和中学能招到学生。

  他带着萧谨行看了一下已经建好的校舍。教学的教室一共有五间,还有一间算是做饭的食堂。

  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勉强也能使用。

  云舒还挺满意,对跟着他的亲卫道:“行,这些先用着,其他的房子也尽快安排人建。”

  云舒满意了,但是萧谨行看着空荡荡的教室却皱起了眉,“没有书桌吗?”

  虽然他不爱读书,但是也是念了好多年书的,还在国子监上了两年学。从没见过哪个书院是连书桌都不配的。

  云舒却道:“一看你就没在穷苦地方读过书。西州识字的学生有几个?那些孩童过来,字都不认识一个,根本不需要习字,书桌的用处其实不大。”

  “孩童启蒙都是先跟着先生背书,从三字经到千字文,光是背诵这些就需要不少时日,之后根据背诵的课文,与书本对照,开始认字,以树枝代笔,学习笔画。学会之后,再用纸张练字。”

  萧谨行一想也是,别说在西州了,就算是在京都,纸张都是精贵之物,寻常百姓家也舍不得给刚启蒙的幼童使用,是他考虑不周了。

  萧谨行再一次从觉得云舒不靠谱,过渡到云舒考虑得还挺细致的。

  “那就先不用给学生们配备书桌。”

  “去克拉鲁山伐木的伐木队,明日才能回来。等他们回来,就让木匠们赶工,应该能在开学前将书桌都配置齐。”

  两人同时开口,然后互相看了一眼。

  云舒不赞同道:“学生学习,没有书桌像什么话。”

  萧谨行都气笑了,“那你刚刚跟我说不需要书桌干什么?”

  云舒眨眼,“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但就算用不上,也得配备上。咱们要让西州百姓看到我们办学的态度。”

  萧谨行:“……”

  真是什么话都让你说了。

  虽然新城的房子都为砖瓦房,但是还是需要用到大量木材。西州城外之前是有白河流过,所以也生长了不少树,但云舒却没让人将这些树都给砍了。

  毕竟他们现在还忙着在西州城内外种树呢,怎么能将长得好好的树都给砍了。

  要木材,自然是去树最多的地方砍,于是云舒看中了北部的克拉鲁山。

  克拉鲁山高,山顶常年有积雪,山脚草木茂盛,树木更是高大,是非常好的建筑木材。

  而因为地势的关系,从克拉鲁山到西州是一个巨大的斜坡,砍了的树,要运回来方便得很。

  所以新城建设并不太缺木材。

  萧谨行被云舒噎得说不出来话,索性抱臂不再理他。

  云舒看着萧谨行脑袋顶上,又开始不停闪烁的灯光,心中暗乐。

  也就在这人身上,还能看到这样的霓虹灯,真的甚是怀念啊。

  知道对方也没有真的生气,云舒也没管他,而是喊来随行的亲卫罗延,让对方安排人去将教舍打扫干净,顺便从中选两人充当学校的保安。

  看完教舍之后,云舒就启程回西州城,毕竟其他具体的事项,还得回到城里布置。

  等云舒返回了西州城,发现吕长史还没有回来,只有丁嘉禾因为整理文书留在了都护府。

  于是云舒就让丁嘉禾起草了一份公告,告知西州城内百姓,可将五至十六岁的孩子,送至新城的西州学院学习,免束脩,但需要自带吃食。

  丁嘉禾写完后,指着最后一部分问道:“殿下,这里是不是不合适?”

  云舒忙了一天,也累得很,于是喝了口茶道:“需要自带吃食吗?虽然吃饭是用不了多少银子,但是我希望来学习的都是想要好好学的,而不是为了省一点家里的粮食,来学校混日子的。”

  现在西州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学院免费提供吃食,云舒不用想都知道,到时候不光有人来蹭吃蹭喝,就连成年人都得要抗议,为什么给十六岁以下的提供吃的,不给他们提供吃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丁嘉禾闻言,连忙摇头,“不是不是,小人不是质疑这个,吃食自备是应当的。小人只是想问学院为何不收束脩?据闻,连京都的国子监都是要收束脩的。”

  丁嘉禾家中为了供他读书,几乎了掏空了家底。

  他从未想过,有一天去官学读书,只要年龄够就可以去。

  “哦,你说这个呀,”云舒放下了茶盏,说道:“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因为寒门天生低人一等吗?”

  丁嘉禾没料到夏王殿下突然说这个,讷讷道:“寒门自然是比不得士族。”

  “那要看这个比不得是哪个方面,士族天然拥有资源,他们的眼界必然不是寒门所能比的。但是寒门的孩子就一定不聪明,不优秀吗?其实不然。”

  “眼界是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眼界。”

  最后,云舒语重心长道:

  “人,生来并不平等,但读书可以使人越过眼前的阶层。读书是寒门改变出身的唯一途径,也是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我愿意将这个途径放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可以给孩子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

  说着,云舒就转身出了门。

  而丁嘉禾却拿着公告,久久不能回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眼界……”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

  ……

  第二日一早,天才微微亮,云舒就出门看看大家对最新公告的反馈。

  此时,已经有不少百姓,围在了公告前面。

  其中一位抱着小孩的妇人对着张贴告示的衙役问道:“这位小哥,您帮着念一念呗,咱们不识字。”

  被叫做小哥的衙役涨红了脸,其实他也不识字,好在昨日丁录事将公告内容告知了他们,还让他们背诵流利,于是这会儿倒是将公告内容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

  云舒也站在后面听着,前面倒是与他之前交代的一致。

  但最后一段是怎么回事?

  只听得衙役小哥抑扬顿挫道:

  “古有云‘寒门难出贵子’,但今时今日,夏王殿下想告诉诸位,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

  你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但却可以给孩子们,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而殿下现在给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云舒听得很是尴尬。

  人群在短暂的沉默后,突然有人大吼一声。

  “好!”

  有人暗自垂泪。

  “能让娃会写自己的名,会写我们的名,我就知足了。娃他爹之前因为不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被人坑去了半年的工钱。我们哭都没处哭去,官府压根不管,说白纸黑字,写的就是别人的名字。”

  这人一带头,大家纷纷诉说自己因为不识字不识数,吃了多少亏,现在夏王殿下免了束脩,让他们的孩子去免费读书,他们有什么不愿意的。

  当然了,也有不懂读书重要的。

  “孩子在家还要人管,还不如送去学堂呢,省得我整天操心他有没有到处惹是生非。现在正好送去学堂给人管教管教,至于自带吃食,在家他也得吃饭呀,在哪吃不是吃。你们说,是吧?”

  有他这样想法的,也不在少数。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有人免费看孩子,还教认字,有什么不好的。

  不管能不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这些人全都万分感谢夏王殿下,并愿意将孩子送去学堂学习。

  这也就达到云舒的目的了。

  总有一天,他们都能知道读书的好处的。

  云舒转身回了都护府,既然学生马上就要来上课了,教课的老师自然也要赶紧安排上。

  好在之前招聘王府人员的时候,云舒让所有来报名的人,都填了简历,而这些简历全都分门别类存了档。

  这会儿云舒直接从这些简历里,将读过书上过学堂的人挑出来,用童生来教这些幼童足够了。

  至于超过十二岁的中学部,可以让王府里的人先轮换着当讲师。

  云舒这边刚安排完教师人选,并让丁嘉禾去安排十日后的开学仪式,就听到门外有人通报,说是一位叫杜乔罗西的人来求见殿下。

  云舒闻言心中一喜。

  难道是玻璃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