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剑破云京的天下第一只想跑路>第252章 澜江之战(一)

江心洲,了望塔。

两名穿着皮甲的士兵正闲散的坐在一个小火堆前打着哈欠,随意的闲聊着这段时间军营之中的八卦。

“王哥,听说了吗?李哥和麻子哥他们好像已经跑了。”

被称作王哥的士兵漫不经心的转了转火堆上的红薯,微微点了点头。

“哥,你说咱们要不要也跑,

李哥他们在江对岸都跑了,我们在这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更加危险,

听军营里的兄弟们说,蛮人一个比一个凶,那些个头目更是长着四条胳膊,长得跟妖怪似得,

我们这点人肯定打不赢,小四我还想回去看看婆娘哩。”

“跑?被逮着了怎么办?脑袋不想要了?”

“哥,你想啊,那么多人都跑了,都没事,怎么可能就抓咱们?”

扫了一眼面前的同乡,知道对方说的没错的王宁并没有去反驳,

但不知为何,他心里总有股淡淡的不安,

轻轻摇了摇头,只当是自己多想的王宁没立刻答应下来,

而是将烤好的红薯递给了这个从小就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弟。

“谢谢哥”

“小四,再让你王哥我好好想想,听上头的人说,蛮人短时间应该不会打过来,吃点军饷总比回乡要强。真要风头变了,咱们再跑也不迟。”

听着王宁的话,被称作小四的士兵忙点了点,塞满了滚烫红薯的嘴巴烫的直打哈,含糊道,

“王哥……你打小就聪聪聪……明,小四我都听你的……你说什么时候跑我就什么时候跑……”

“行了,吃吧你。”

……

“王哥,江上好像有光……”

“光?什么光?”

“好像越来越近了”

望着脸上神情不似作假的小弟,坐在地上背对着江面的王宁忙转过身来,好奇的看向了远方。

在目光望向江面的那一刻,脸上的从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那近乎狰狞的惊恐。

“快!快!快!吹号!蛮人来了!”

尖锐的号角打破了夜色的沉寂,辽阔的江面上方,火光乍现,

闪烁的火把照亮了夜色下的江面,也照亮了战船上士兵那狰狞的面孔。

……

泰安八年,五月初八。

宁州,伴随着大漠帝国天命可汗的一声令下,

刚刚整编完成不久的大漠水师正式打响了自己在世间的第一战,向澜江以南的广袤领土展露出了自己那锋利的獠牙。

在夜幕的掩护下,漠北的三万先锋部队趁着夜色发动了进攻,

燃起的火光打破了夜色的宁静,将镇守江心洲的千余名士兵从睡梦中惊醒。

夜色之下,面对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漠北战舰,本就人心惶惶的南余士兵顿时乱做一团,

一众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记不起披甲,顾不得抵抗,抓起手中的武器就朝着江心洲的南岸冲去,

一个个士兵使出了吃奶的劲,争先恐后的跑上了一艘艘停在岸边的小船,也不等同伴全部赶至,便割断了绳索朝着江的对岸划去。

而船只的离去进一步加剧了岸边的混乱,本就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士兵们相互推攘,挤压,

任由负责镇守的小将喊破了喉咙也没能止住那愈发混乱的局势。

只一夜,太平府守将设想中可以抵御敌人数月之久,形成呼应之势的第一道防线便在火光之中被漠北的先锋军攻破。

徒留数百名失了心气的逃兵逃往了南岸军营,

在攻破了江心洲后,大漠帝国的先锋部队并未立刻发起进攻,

转而在他们任命的余人官僚的建议下以江心洲为中心,修筑起了防线和临时的码头,

一座座军营拔地而起,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澜江北岸送至,

短短半月时间,这座分割了澜江内外航道的小岛就被改造成了一座难以攻破的堡垒,

成了大漠帝国进攻南余最好的前哨站。

……

澜江南岸,陵州,太平府府衙。

“报!!!蛮人大军夜袭,江心洲失守……”

“报,江心洲守军有六百余人逃回,现正压在平河矶处的军营之中等待审判,明将军遣人询问,是否按照军法以逃兵处置。”

“你先下去,让我仔细想想。”

带着些许墨香的书房内,眼中带着血丝太平府知府王道承愣愣的坐在书桌前,脑中的思绪恍若浆糊一般搅作一团。

苍老的双目中写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时而苦恼,时而冰冷,时而叹息。

在撕碎了不知道多少纸张,砸碎了不知道多少东西后,这位太平府的知府眼中的纠结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锐利的寒芒。

“来人,传令下去,所有逃兵一律按逃兵处理,全部斩首,以儆效尤!

让明远将军务必小心谨慎,严加管理,谨防哗营的出现!

调集府中全部力量,设置防线,务必保证前线的粮草供给,

前线有任何需要全部有限满足,其余一应事宜暂时全部取消,全力备战!

派人通知城内的各大世家,本官不管他们以前如何,现在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了,都给本官行动起来,粮草武器,不管他们藏了什么,本官都可以当做没看见,

但每一家都必须拿出粮草武器人员支援前线,谁若是不从,就让府兵带人剿了他们!

告诉他们,太平府真要是被那群蛮人打下来了,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

在派人通知镇守城门的魏将军,让他盯紧点,从今日起,封死城门,若有宵小之徒想要趁机作乱,全部斩了!”

“诺”

“等一下!”

“大人还有何吩咐?”

望着府兵,想起那近在眼前的敌人,又想起那无数生活在乡间,生活在村落,小镇中的百姓,

王道承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

“三天时间,这三天内,允许府城外的百姓进城,三日之后,锁死城门,任何人没有本官的命令不得出城!”

……

五月初十,澜州,澜宁城城郊,茗山山麓,玄甲军驻地。

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支军队,作为昔日大余手下最为强大的军队,国之柱石,

自玄鼎年间天灾不断,红莲教带头叛乱的时期起,玄甲军就一直在四方大地东征西讨,

不断镇压着各种叛乱,哪里问题严重,玄甲军就会开赴哪里,顶在战争的最前线。

天门山,红莲教,西南,交州……

二十多年间,玄甲军的身影遍布大余四方,交手过无数强敌,作为一把尖刀为君氏平定了一场又一场叛乱。

军队的数量也在这漫长的东征西讨之中大幅下降,从最开始的满编一万玄甲,到今日,整支军队已经不足半数。

玄鼎年间天下虽动乱不断,但当时的朝廷仍有足够的力量去镇压这些叛乱,

玄甲军多被用于执行一些较为特殊的任务,偶有损失也未曾伤筋动骨,很快就将损失的兵员补充了回来,始终维持着巅峰状态的战斗能力。

到了承平年间,先有西南叛乱,后有交州罹难,

为了快速镇压动乱,稳定局势,

在君言的命令下,玄甲军从大余的西南一路打到了靠近东北的交州。

数年之间击溃了无数敌人,镇压了一场又一场的叛乱,

但与之对应的则是那惨重的损失,死伤最为严重之时,玄甲军减员高达七千,可战之兵只余不足三千。

后来的数年里,君言虽有意恢复玄甲军的建制,

但受天灾,漠北入侵等大事件的影响,国力日渐衰微的大余朝廷再无力供养玄甲军。

在纠结了许久之后,君言亲自在御书房中接见了玄甲军统领岳明,

真心实意的同这位老帅解释了许久,讲明了朝廷的困境。

在默然了许久之后,望着满脸歉意,甚至主动低下了头向玄甲军将士向自己表达了歉意,并且一再表示,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一定会帮助玄甲军重新满编的皇帝。

岳明终是朝着君言行了一礼,主动提出由他自己筹措资金,供给军队运转,朝廷只需提供必要的支援。

也是在那一日,岳明明白了为何如林云年那般狡诈的文臣竟然愿意为这新皇扫平一切困难,

在同君言交流了许久之后,岳明同样在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做好了为新皇献身的打算。

资金不足,军队减员,伤员众多,加上士兵的日益衰老,让玄甲军一度失去了凝聚军魂的能力。

乃至于到了云京罹难之际,君言也没有调动当时在澜州休养生息的玄甲军。

也因此,岳明错过了这兑现承诺的机会。

而到了泰安年间,本就因为玄甲军曾重创过西南大军而不满的君吉更是彻底断掉了对玄甲军的资金供应,将其赶至陵州的山区之中。

日渐惨淡的玄甲军面对这雪上加霜的情况只好放弃了训练新兵的计划,只维持着四千多人的建制。

直到孔文生北伐兵败,被吓破了胆,彻底失了心气的君吉才又想起这支护卫了君氏四百余年的部队来,

将玄甲军重新召回澜州,驻扎于澜宁城外,护卫京都。

但终日沉浸于佳人怀抱之中的君吉并未给玄甲军拨下多少资金,只按照一般军队的标准为其提供军饷。

无奈之下,年事已高的岳明又一次放弃了招募新兵的打算,带着一群日渐衰老的手下在茗山山麓一住就是数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