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悲中喜【完结番外】>第102章 我与他一起去

  魏元景和林裘生回军营时,士兵已经集齐,但只是在原地等待,并没有往城门去,而城门处也没有一点打斗的痕迹,两人都觉得疑惑。

  来人通报,说林总督许将军找两人有事,所以他们在中堂前把许鸢放下,派人带许鸢离开,然后两人一起去了中堂。

  此时,林朔和许节正在商讨今日之事,见魏元景和林裘生来了,便抬眸道:“过来,坐吧。”

  林裘生性急,便立即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怎么没什么动静?”

  许节这才道:“匈奴在城墙三十里外安营扎寨,斥候来报,匈奴兵强马肥,摩拳擦掌,至少集结了十万大军,但又迟迟不肯进攻。”

  林裘生蹙眉道:“奇怪,一般过了冬,匈奴要养精蓄锐,根本无暇顾及战事,怎么可能马肥兵强?而且,他哪来的十万大军?”

  许节点头道:“我来说一下具体情况。匈奴的大单于叫呼延灼,他的二儿子呼延庆野心勃勃,一直想要继承王位,但呼延灼更喜爱他的长子呼延赞,且匈奴惯例也是长子继承。呼延庆一直不甘心,前不久,他与月氏族的小女儿成了亲,为了向呼延灼证明自己,他主动申请攻打北境,月氏族举全族兵力支持,呼延灼也给了他一些精兵强将,以及三分之一的兵力。

  所以,现在胡延庆虎视眈眈地盯着北境,要拿北境当他的投名状。”

  林裘生立即怒道:“他们内部的乱子还拿我们北境当靶子!真是一刻也不让人安生!”

  林朔依然稳如泰山,只是轻轻抬眸瞪了一眼林裘生:“急什么?!”

  林裘生扭头噤了声,却梗着脖子。

  “今日叫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有什么想法?”林朔说着,眼睛却看向魏元景。

  魏元景与林朔对视了一眼,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我猜测呼延庆是想‘佚而劳之’,现在主动权在他手里,他攻我守,他可随意随时出击,我们却要时刻警惕,耗费精力,长而久之,我们的士兵便会疲软,届时他们再抓准时机攻打,便能轻而易举、事半功倍。”

  林裘生愣了一下,凝眸看向魏元景,而许节也是露出吃惊的表情。

  林朔面上淡定,但眼底还是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那你觉得我们该如何?”

  魏元景眼眸定了定,开口道:“先发制人,主动出击。”

  这话一处,四周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林裘生忍不住道:”我们的战马比不过他草原上的良种马,我们的兵大都不是骑兵,而且我们兵少,加成北境城内的士兵,也不过十万兵,但我们能派出去的,只有七万。正面对抗,胜算不大。魏元景,你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魏元景却没有退让,声音不大,却眼眸坚定:“可北境守军退缩太久了,匈奴乃至整个北蛮十二部才敢再三侵扰,而我们自己也早已忘了什么是赢的滋味!”

  林裘生忍不住怒道:“魏元景!不要以为你打了几次仗就什么都懂了!在草原上,他们北蛮人就是比我们要强悍!守城尚且艰难,出城谈何容易?!所以,一出城便是血战,那要死多少人你知道吗?我们要的不仅仅是赢,还要护住大家的命!魏元景,你张口闭口说的容易,你可曾把北境的这些人的命当回事?!”

  魏元景眼眸一颤,僵住。

  林裘生拍案走人,许节喊他也没喊住,林朔倒是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默默看了眼林裘生的背影,然后才看向魏元景道:“七殿下,裘生是个急性子,你别怪他。不过,他说的是实话,我们北境守了这么多年,只守不攻,所以有些人只看得见我们的懦弱,但却无人在意,我们兵马不及,却寸土不失,死伤极少。殿下,所以有时候退不一定是错,进不一定是勇。如今北境守军若想与北蛮人硬碰硬,的确难。但事在人为,怎么个人为法,还要看这两日的局势。”

  魏元景垂眸说了句“明白”,看着有些丧气,其他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许节看了眼魏元景的背影,扭头对林朔道:“不会真放弃了吧?”

  林朔眼眸如炬,只轻轻道了句:“他不会。”

  许节无奈起身踱步道:“好好好,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的确有些武将的天赋,饱读诗书,能忍善思,为人明达正直,学东西也快,但他毕竟年少,也才上过几次战场,你就确定他真能打破北境与北蛮的僵局?”

  林朔抬眸笑了笑,不语。

  “好吧,我信你。”许节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只扭头叹道:“豺狼都蹲在家门口了,以后别想消停了。我先守上半夜,你先去休息吧。”

  林朔捞出浊酒囊喝了口,“不困,我与你一起。”

  这一夜,匈奴带着一队骑兵偷袭了一次,北境守军紧急集合,刚投入战场,匈奴又立即撤了兵。

  刚天亮,匈奴又偷袭了一次,带了一万人马交换扰袭,长达几个时辰,北境刚出兵攻打,不到一刻,匈奴骑着马又回去了。

  ……

  这几日皆是如此,匈奴不分时间,随心所欲地出兵退兵,他们骑兵跑得倒快,他们北境守军却被折腾的不行,但他们却一刻也不敢松懈,就怕其中一次有诈。

  这一切皆和魏元景猜想的一样。

  北境守军已经疲软,而匈奴还在虎视眈眈。

  林朔再次把魏元景和林裘生叫来谈话。

  林裘生进来时见魏元景已经坐下,故意拉开椅子隔开距离,抱臂不语,摆出一副“我还生着气,别和我说话”的模样。

  魏元景默默看了一眼林裘生,知道他还在生气。这几次出兵,两人都是先锋小队的,所以难免要并肩作战,不开打时,林裘生便故意不理魏元景,可真到战场上,要搭把手时,又毫不犹豫地互相帮忙。

  战场上不说私人恩怨对错,一致对外。这是北境守军的第三条军规。

  北境第一条军规,不叛国,不欺君,不负民,不退缩。第二条军规便是为家国亲友,护己命,护友命,绝不退缩,也不痴勇。

  魏元景读了这么多兵书,却发现没有一本兵书、一支军队里提到,让士兵保护好自己的命。而这么久了,魏元景才发现北境的军队准则的深意,他们这些士兵不仅是为保护家国百姓的工具,他们也是人,也只有珍贵的一条命,也有期盼他们回家的父母妻儿。

  作为一个将领,不该只能想赢,也必须考虑手下士兵们的性命,一个真正的将领,不能只会盲进,想要保国杀敌,又想要伤亡最小,必须学会用兵,找到最好的谋略之道。

  林朔看向两人道:“这两日的形势都看到了,什么想法,谈谈吧。”

  林裘生抱臂了一会儿,才道:“敌军此次来势凶猛,不咬掉我们一口肉,不肯罢休,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若想守城,必须做好万全之策,我建议提前上书求陛下支援,城内设好埋伏,准备好兵器工具,动员城中百姓做好自保,提前计划退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正面对抗。”

  林朔又看向魏元景道:“七殿下怎么想?”

  魏元景犹豫了一下,才道:“我依然认为我们该主动出击。”

  林裘生立即看向魏元景,一句话没说,眼眸里却全是震惊和愤怒。

  许节看形势不对,刚想开口劝阻。

  魏元景却主动看向林裘生,语气平和道:“你说的对,上一次说的那些话,是我太过自私偏颇,没有考虑周全,我向你和北境守军们道歉,但我还是认为,再守城意义不大,还是要先发制人,震慑北蛮,鼓舞士气。为了两全,我建议智取。”

  听见魏元景主动求和道歉,林裘生眼眸一颤,心里的火瞬间灭了,侧过头不语。

  林朔道:“怎么智取?”

  魏元景收回在林裘生身上的视线,看向林朔道:“趁着夜深,派几个人乔装混入匈奴营地,只需挑衅,动静闹得越大越好,匈奴人好战轻敌,且我们北境从未主动出击过,匈奴人绝不会料到,他们肯定会起兵而来,我们提前在边摩谷地设好埋伏,将他们的主力吸引到这里,然后立即回城,与此同时,另一队人趁乱悄悄潜入匈奴营地后面,烧了他们的营帐。匈奴肯定会先顾及本营,折兵而返,不会再穷追不舍。我们两队人马也都能安全回城。

  这样下来,他们损失惨重,也知道我们不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以后绝不会再轻易招惹我们。”

  林朔听罢,没有什么反应,只道:“可这需要完美的配合,但凡中间有一点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许节也蹙起眉头道:“这方法是好,但不容易实施,里程时间都需要计划好,各队之间也必须有默契。还有,派几个人乔装混入匈奴营地进行挑衅,一旦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计划全败,谁来做?谁又能做?匈奴人可不是吃素的!”

  “我来。”魏元景道。

  一直沉默纠结的林裘生瞪大了眼睛看向魏元景,“你有什么资格?!”

  林裘生其实是想说,你是个皇子,是个才上过几次战场的士兵,怎么也轮不到你!

  魏元景没有接话,依然道:“计划中每一步我都已经做了详细安排,也做了退路。我知道这个计划很难实施,必须开个好头,而我最清楚这个计划,所以我最适合去当诱敌之人。”

  林朔和许节犹豫着没有回应。

  林裘生直接起身道:“我不同意!你要是出了事,我们怎么向陛下交代?!”

  魏元景握了拳,抬眸看向林裘生。这么久了,魏元景第一次有了极大的情绪波动,虽然他已经极力克制,但语气毫不退让,眼眸也冒出一丝狠意来。

  “若如此,不正好交代了吗?林裘生,在北境,我只是一个守城的士兵。我愿意为忠义死在这草原上,也不愿这样被困着过一辈子。”

  林裘生一顿。

  林朔打断他们道:“七殿下,我同意你的提议。北境确实需要改变了。我需要你写一份详细的作战策略,最迟明天交给我。届时我会派几个得力的人陪你一起去,其他的,我们再商量安排。”

  魏元景眼眸恢复平静,起身道:“一切听凭总督安排。”魏元景转身要走。

  林裘生忽然出手拉住魏元景的胳膊,却只是看向林朔。

  “我与他一起去。”

  魏元景回头看向林裘生。

  林裘生却只是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