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第800章 对亲信的安排

曾几何时,官场上广为流传着一句话: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乍听起来,似乎表达了一个意思。

党员干部都是全能的,而党政工作则是千篇一律的,只要敢干肯干,就一定能干好。

对此,祁同伟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严格执行组织的决定,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站在组织负责人的角度上,又要另当别论了。

如果不顾干部们的实际情况,只考虑按资排辈,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把不合适的人赶鸭子上架,是很难胜任的。

这样做的话,可能会导致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发生。

甚至大面积制造庸官、昏官,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给国家人民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易学习当年在金山县,一手搞垮红山乡玻璃杯厂,就是个典型的案例。

现实中类似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

真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必须因材施用,把相关工作经验考虑进去,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内耗和决策失误,争取工作效率最大化……

祁同伟不打算让高义担任吕州市委书记,便是出于这层考虑。

对于高义这个人,刘和光早就有过评价,为人忠厚踏实,工作细致,勤勉有余但魄力不足,难以独当一面。

祁同伟和他近距离接触之后,也非常认同这一点。

高义最擅长的工作,还是处理杂务,当个大秘最合适不过了。

要担任一把手的话,县区一级勉强还能应付,但是像吕州这样的经济强市,应该无法胜任。

如果上级领导同意的话,祁同伟更希望把高义也一起带走。

继续给自己当秘书长,而且这回是省委秘书长,可以进入常委会,解决掉副省级。

当然,这基本上是高义政治生涯的上限了……

除了副省级层面之外,下面还有不少干部的岗位,需要做出调整。

祁同伟一贯主张两个原则。

一是唯能是举,用人唯贤。

二是论功行赏,赏罚分明。

能力不足,工作表现不合格的干部,哪怕关系再亲近,也不会得到重用。

充其量多给一两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如果还把握不住,就任由自生自灭。

祁同伟的亲小姨子王子佩夫妇,便是因为成天混日子,还仗着祁同伟的关系吃空饷,结果被开除出干部队伍了。

反之也一样。

无论对方之前是什么立场,和自己有没有矛盾。

只要工作能力强,个人操守合格,不存在明显违反原则,触犯纪律的行为,都属于祁同伟的团结对象,或者说考察范围之内。

表现好的,可以获得更多机会。

表现特别好的,会被提拔重用。

表现特别好,而且非常忠心的,那便发展为心腹,一路带着起飞。

久而久之,祁同伟自然收获颇丰,不仅团结了很多级别相当的政治盟友,还发展了一大批精兵强将……

……

祁同伟拿出花名册,认真端详了许久,然后打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四个名字。

李响、安欣、全旭和张伟。

之所以把李响放在首位,是因为此人和祁厅长颇有些相似之处。

同样是农村出身,家境不好,在单位里郁郁不得志。

同样参加过缉毒队,在执行任务时身中三枪,险死还生。

而且从剧里的表现来看,李响的个人纪律操守,明显要比祁厅长更胜一筹。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祁同伟才会早早将其收为心腹,几乎是走到哪带到哪。

并且经常把最重要的机密任务,交给李响去办。

这回,祁同伟打算再次将他带走。

李响现在的职务是汉东省公安厅副厅长,调到海西后,可以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担任公安厅常务副厅长……

安欣是个和易学习一样的人。

心怀正义,嫉恶如仇,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而且性格执拗,有一股在逆境中百折不挠的精气神。

所谓正道之光,莫过于此。

再加上心里始终装着底层老百姓,天生就是个干纪检工作的料。

于是祁同伟当年招纳李响的时候,把安欣也一起带上了。

另外,安欣的老丈人孟德海,是高育良年幼失散的双胞胎弟弟,祁同伟把他当做妹夫看待,亲上加亲。

目前安欣担任京州市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去海西后,先平调到省纪委,当个监察室主任,干出成绩后再提拔重用……

全旭最初是祁同伟的警卫。

当时祁同伟只是吕州市纪委副书记,按级别是没有资格配警卫的,因为遭到犯罪分子死亡威胁,才特事特办。

包括祁同伟的私人保镖团队,也是全旭介绍的特种兵战友。

后来,祁同伟调去汉南任职,他一起跟去了,以秘书身份继续担任警卫。

并且在祁同伟遭到职业杀手刺杀的时候,挺身而出以命相搏,以身负重伤的代价,救了祁同伟一命。

两人甚至还一起抓捕试图混入市区的重度非典患者,双双被感染,共同隔离起来。

祁同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自然要对全旭大力提拔。

只不过,全旭是当兵的出身,和大学生比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好放到地方上工作。

目前他担任京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级别为正处,平调去海西后,可以当个市局常务副局长……

张伟是金山县发展起来的干部。

祁同伟刚担任暖水乡党委书记时,向全乡干部询问侯亮平的近况,所有人都在揣摩他的心思,顾左右而言其他。

唯独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张伟,一个人说了实话,就此进入祁同伟的视线。

经过细致观察,祁同伟发现。

此人脑子很好用,学习能力非常强,却踏实勤奋,务实能干,完全没有年轻大学生身上常见的浮躁和高傲。

当即决定把他当做心腹来培养。

这些年来,祁同伟带着张伟,从乡里到县委办,再到林城、吕州,以及汉南各市,长期从事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等工作。

耳濡目染之下,张伟成长速度飞快。

在祁同伟的所有下属中,他的执政思路和工作风格,是最像祁同伟本人的。

此外,祁同伟还给他介绍了个老婆,名叫刘雨婷。

她是刘和光的远房侄女,而且曾经在刘和光家当过几年保姆,学了不少东西,足以成为合格的贤内助。

可以说,张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亲信。

回到汉东后,祁同伟担心他升的太快,会产生骄傲自满,便没有继续留在身边,而是安排到光明区,给孙连城打下手。

目前张伟已经升任光明区区长,是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

祁同伟打算把他也一起带走,在海西省会洪州市担任副市长,继续主管经济领域的工作……

以上四人,祁同伟之所以要全部带去海西,除了公事之外,还为了儿子泽华考虑。

他们身上,分别有坚持、正直、勇敢和勤勉的特质。

祁泽华多和这几位叔叔近距离接触,潜移默化之下,有助于塑造更优秀的综合素质和三观人格。

为将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位,我本来打算拖一拖,等到完结的时候,新书同时上架,大家可以无缝连接,继续看下去。

既然有很多人不乐意,有些内容我就不细写了,一笔带过,也省的触碰到敏感话题。

三天之内,本书会正式完结,然后我也可以全神贯注去写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