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青云玉【完结】>第47章 皇命

  太子次日前往御史大夫府邸,二人侃谈良久,筹谋周密计划。

  云收雨过,他们呈风樯阵马之势,短短几日便万事俱备。

  一封朝奏九重天,联名共劾乌纱帽,道那丞相贪污纳贿、结党营私,只旦夕之间,丞相府便被查封。

  而那些与其勾结的朝臣们,眼见局势偏移,纷纷倒戈,俨如一众墙头草。

  丞相罪名罄竹难书,竟还牵扯出前些时日之事,原来那宣辰王遇刺竟也是他所为。

  如此看来这条条律律皆当诛灭九族,斩其枭首以示众。

  可文景帝仁善,顾念丞相两朝重臣,念他功绩,竟其赐黄金千两,返乡养老。

  朝堂群臣众说纷纭,这等十恶不赦之人被如此轻纵,到底是帝王仁心,还是另有缘由?但终究是天子之命不可违,只得唏嘘感慨,却不敢直言其他。

  丞相携妻儿群孙归乡之日已至,城门口处,无数百姓围看。

  他们义愤填膺,将烂菜叶子砸向那马车,叫嚣他这等祸患就该被千刀万剐。

  “畜生!贪贼!这种人就不该放他一条生路!”

  “就是,该杀!而且我听闻那清音坊的姑娘们,很多都是七品以下官员的女儿,是被他胁迫,才不得不将女儿送过去的!”

  “还有这样的事?那他简直罪大恶极,陛下怎么能放这种人一条生路!”

  “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

  百姓们的叫骂声此起彼伏,显然是不满于圣裁。但他们亦知,此事已成定局,这昔日的丞相即刻便要离开京城——恶人,却终究未有恶果。

  太子端坐于城楼之上,品茗静送这位手下败将。陈以容伫立在他身侧,此刻腰间携配刀,锋利藏于剑鞘之内。

  太子目送渐行渐远的马车,轻声询问道:“以容,你做好决定了是吗?”

  “这是陛下的决定,臣只是遵从皇命罢了。”

  陈以容说这话时,眸中褪去往日的温和,取而代之的是冰冷与淡漠。

  “是啊。”太子昂首复望向远处的落日余晖,发出一声慨叹:“父皇之命难违,你也只能遵他所言行事。”

  为人臣子,忠其君。否则稍有不慎,便如同那丞相一般,前路是万丈深渊仍不知。

  “可五弟那边,你要对他隐瞒此事吗?”太子又问道。

  “陛下之意是让臣隐瞒。况且这样的事,也确实不好让淮哥哥知晓。”

  陈以容神色黯淡,他苦涩一笑。

  前些时日才对人说过不会再隐瞒,就又要食言了。不知道殿下在得知真相后是否会对他失望,二人是否会因此生出嫌隙。

  身为人臣,半点命运皆不由己。只是不论如何,萧嘉淮是他心中所爱。就算命不由己,也不会松开与之相握的手。

  “以容且宽心,本宫会替你隐瞒。”太子察觉出陈以容的无奈,他终有几分不忍,道:“本宫一会儿便去宣辰王府告诉他,有件关于三皇子事需要你相帮,所以本宫派你出城几日。”

  “如此也好。”陈以容予以赞同,“但愿他不会多思。”

  斜晖渐落,皎月当空,忽而青光凛冽,透彻云霄迷雾。

  丞相携其亲眷于夜路趋行,途经一人烟稀少之地,生出些许不祥预感。

  秋夜沉风剐袭枝林引阵窸窣,云纹虚揽天阶似攀附成蛟。那清辉落在林间,留下树影斑驳。

  “这处怎么阴森森的,看上去怪瘆人的。”

  丞相夫人抱紧怀中孙儿,颤抖着张望马车外的昏暗景色,仰头之际,望见那被阴霾遮盖的月。

  “有什么可怕的?”丞相经历过九死一生之事,此时愈发镇定自若,“不过是风冷了些,瞧你大惊小怪的,不成气候。”

  夫人被他训斥得不敢言语,只心中仍是惶恐,惴惴不安的窥视着车窗外。

  车夫赶着马,在这幽暗的树林深处,也生出几分恐惧。他暗自祈祷着,祈求不要从林间蹦出什么山野猛兽,让他命丧于此。

  忽而那林间有细碎声响,车夫顿感毛骨悚然,他惊慌失措道:“我听闻,这林间总有野兽吃人的事情发生,不知到底是真是假啊?”

  丞相将那车夫的话尽收耳底,他厉声呵斥:“简直是危言耸听!好好驾你的车,否则,就将你丢在这里,喂那群野兽!”

  车夫惶恐不安,哆嗦着不敢再出一言。这丞相虽说已然失势,可昔日威严仍在,仍让人有些许畏惧。

  可就在这时,前路似是被一人阻拦。

  即便心间恐惧,车夫扬声也询问了一句:“谁在那里!”

  那人骑于马背之上,在清虚微光之下,傲睨着这辆马车,他嗤笑一声道:“丞相还真是好大的威风啊。”

  静坐于车内的丞相听到这句后,不可思议般瞪大双眸,掀开车帘看向来者。那不正是太子殿下的亲信,赫赫有名的忠武将军陈以容吗?

  不知人纵疆百里追上他返乡的马车,又有何事?怕不是要来替太子殿下嘲讽他,笑他苦心经营一场,最后落得一场空吧!

  但丞相心中无惧这个少年人,对他来说,陈以容不过就是个毛头小子。纵使被暗称为天家的鹰犬,也无需对其惶恐。

  他冷声道:“陈小将军?不知你此番前来,又有何事啊?”

  陈以容掌抚骑鬃,眼蓄凛光一泓,自腰间抽出利刃。刃光破夜,剑若冷晖,尽显滔天之势。

  他唇瓣唯吐,道声:“杀你。”

  马车内亲眷发出惊呼,紧接着低声啜泣起来。丞相闻言也神色微变,未料来者这般大胆,为夺他性命,竟在他返乡必经之路拦截。

  但他随即朗声一笑:“陈小将军莫要说笑了,陛下已允我返乡,你这是要抗旨不成?”

  陈以容拔剑握在掌,似斩萦怀烟云,若惊风刹掠。他昂首尽显轻蔑,睨视那曾经立于云端之上的丞相。

  “何来抗旨?你又怎知,本将军今日所做之事,非陛下之令。”

  丞相身形微颤,在无法保持方才的镇定。因人眼中那浓郁的杀意,是他难以逃脱的束缚。

  他心知肚明,无论这位陈将军是否奉陛下之命,他皆会命丧于此。而那位假意放他一条生路的陛下,何尝不是好谋算?

  表面上伪装出仁善,道他多年为国效力,不忍杀之。却在他返乡途中,派遣来这样一位万夫莫敌的忠武将军,来断送他一家老小的性命。

  “哈!好!很好!”

  丞相忽而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又逐渐笑得肆意张狂。他走出马车,仰头注视向那马背上的少年将军。

  “不愧是陛下,当真是好谋算!可是老夫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与太子等人,对老夫下此毒手呢?”

  “你心中有数。”陈以容觉他死到临头仍不知悔改,更觉人可憎,“勾结朝臣、欺压百姓、贪污受贿,这些事情,你敢说你从未做过吗?”

  “老夫是做过!”丞相情绪激昂,一张老脸都涨得通红,“可是这朝中的臣与官,有谁不贪不私,又有谁、不为己!”

  “他们说我贪金贪银,老夫认了。可你父亲陈呈,道我有谋逆之心,觊觎皇位,这实属是污蔑!”

  陈以容冷眼瞧着他,心道这老奸巨猾的丞相,果真是谎话出口成章。就算人之将死,也不忘为自己辩驳。

  “污蔑?”他攥那剑柄的掌更加用力,“旁的我且不问你。当年端懿太后之事,是否有你从中作梗?”

  这件事陈以容思虑过无数个日夜。

  当年三皇子假传军情,虽说背后相助之人最应怀疑的镇国大将军。可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岑州,就算快马加鞭,信送至京城,少说也需五日。

  这一来一回十数日的时间,中间恐会有无数变故,若想事成,堪称难于上青天。

  故而当年之事必另有他人筹谋。而纵观朝野,唯独这位高权重的丞相,是唯一的可能。

  果其不然,丞相听到这话,神色凝滞,他支吾片刻,竟是一句话也难以说出。

  这件事他自认为掩藏得极好,看上去与自己毫无干系,只是那三皇子无意所为。可却不想,这位陈将军,到底还是勘破其中端倪。

  丞相仍不死心,他不想就此命陨黄泉。他想携妻儿和孙子们归乡,哪怕是只能享几天的清闲日子也好。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背后之人是真正的豺狼虎豹,老夫也只不过是他的棋。陈将军,你恨错人了。”

  听他此言,陈以容便知晓自己揣测为真。

  他的那位姑祖母,母仪天下的端懿太后,果真是惨遭这小人算计。

  陈以容再懒于同他多费口舌,他挥剑扬三尺,利刃挑拭展露锃亮,锋矢吞噬杀意。“与三皇子的仇怨,自会他日有人替本将军肃清!”

  说罢,他纵马而来,剑引磅礴气势,只瞬息之际,那丞相脖颈间便多余一道血痕。

  原来人都知道!全都知道!那三皇子不过活在自以为的美梦中,实则早已被他人识破了野心!

  丞相瞪圆双眸,他至死难以瞑目。

  马车内亲眷见到这一幕,霎时哭声渐起,他们惶恐不安纷纷想要逃窜。

  陈以容剑影如风,且有吞吐山河之势,俯仰之间,搅乱霁云繁月,惊走山林雀蝤。那剑破长空,斩那一众丞相亲族的命脉。

  片刻后血溅丛林,血染半边云天。

  陈以容割断那车夫的喉咙,遥见秋寒远渡的穹海苍茫,望这残局,口中轻道:“丞相,一路走好!”

  忽而,稚嫩的哭泣声从马车后传来,陈以容瞳孔微缩,提步向那处寻去,竟是一看上去不过五、六岁的奶娃娃——这或许就是丞相的孙儿。

  他执剑的手微顿片刻,又阖眸将利刃横至那瘫软在地的孩童脖颈间。

  陛下之命,是要将丞相全族除尽,一个不留。

  “阿容,不要!”

  熟悉呼唤从身后传来,陈以容睁开双眼,忽而不再有半分迟疑,横刀夺取那孩童的性命。

  他再回首,衣裳沾染血污,看向不知何时跟来的萧嘉淮。

  陈以容诧异而道;“殿下,你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