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青云玉【完结】>第36章 青云

  陈以容见纪国公胸膛起伏得厉害,后退两步踌躇着不敢上前。

  他阿爹定是觉得他荒唐,那般小的年纪就被殿下美色蒙蔽,竟连如此珍贵之物都赠予人。

  “你还知道自己做错了!”纪国公见他躲闪模样,更添怒意,抬脚踹他一下,“你知不知道那玉佩何等重要?那玉佩名为青云,乃是先帝在世时打造,给端懿太后和纪国公府世代流传的保命符!”

  陈以容哪里敢动弹,只得伫立原地任他踢踹。

  可他也着实冤枉,玉佩之事他当真毫不知情。他自幼年便进宫中,能回府之日屈指可数。只是那时纪国公将玉佩给他时,让他谨慎保管,切勿弄丢,若有机缘可赠所护之人。

  他仔细端详腰间那枚玉佩,既是端懿太后生前交予宣辰王之物,想必就是父亲所说的另一枚吧?这还真是阴差阳错。

  “那殿下赠我的这个玉佩,可就是姑祖母手中的那枚?”

  纪国公点头予以肯定:“此话不假,倒也算是你二人有缘。”

  “这是自然,我与淮哥哥的缘分,可不是旁人能比的。”陈以容听到这话,难免得意忘形起来,高傲的扬起下颌。

  纪国公见他此态,不由鄙夷般侧目。

  叫得这般亲切,这儿子倒像是真为那皇家生的,可惜了他这陈家几代难遇的武将奇才啊!

  罢了、罢了,那宣辰王殿下到底是他儿子心悦之人,如今二人皆被禁于各自府邸,也不是长久之事。看来需要他今夜亲自去探寻个究竟,再下定论。

  朔风掩凄凄,绕枝遮罅隙,远岫重叠缭雾,几多风雨至。

  萧嘉淮自被禁足于宣辰王府内,已然十数日,他忧心陈以容近况,也思虑如何再让文景帝收回成命,可似是皆无果。

  他掌前抓来思州砚,口中衔得玉蛟笔,温得三壶两盏入肚腑,转头去,两眼昏昏观月台。瞧那明月卧云间,隔山东南起,竟是那般孤独与黯淡。

  若问何来风、何来雨?是被那骨血相连的父皇以冷言嘲讽相待,也是他那最后一句的心惊。

  ——若是再求,必会赐死陈以容。

  那时他闻听帝王之言,如饮鸠酒痛彻心扉,荼毒五脏六腑,可却来不及伤感悲秋,令侍从连番打听,终得而知,此事果真是三皇子所为。

  想到这里,他目光凛然,心腔嗡嗡着鸣,恨意陡升。

  “好啊、好!好一个父皇,好一个三哥。”

  好一个无情的帝王,竟用自己心爱之人的命相要挟,当真是要他束手无策。而他三哥所作所为,也属实精妙,借帝王之手,让他与陈以容双双陷入险境,可谓一石二鸟。

  他母妃早已离世,在那深宫与朝堂之中,纵他如今身份尊贵,背后无母族帮衬,亦不过是踩踏荆棘,谨慎前行。

  他那位三哥,怕是就是看到这一点,才会贸然对他下手。

  锁事烦身,凄凄长嗟,西楼月满,风雨飘渺。不念伤心事,但求一心安。

  可是这颗心,不知何时才能安。

  浊酒顺喉辛辣,萧嘉淮有了几分醉意。他忽而遥想儿时,陈以容总不愿在寝殿独自安睡,便时常寻他同床共枕,他们相互依偎,任凭情意横生。

  那时岁月静好,尚无这等勾心斗角,可那时光终究是匆匆难返。

  太子潜入府中时,见萧嘉淮趴伏在书房案间,旁侧堆着三两坛陈年佳酿,此时人已醉得茫然。

  “你怎么喝得这般多?”太子眉头紧蹙,唤浅香送来一杯醒酒茶,递至他面前。

  萧嘉淮没看清来者,此时仍在烦闷之中,以为是文景帝派来监视他的侍从,趁着酒意一时也来了脾气,挥掌掀翻那盏茶杯,任凭茶水流淌于案。

  “走开,我不要你管。”

  他吞咽诸多委屈,眼眶微酿红晕,滚烫的茶沾到指腹,也难以察觉痛感。

  太子神色微怔,也知他甚至不甚清醒,故而不欲计较,只是在心中暗叹情关难过。纵是这五弟平日雷厉风行,今时遇到情爱之事,倒像只撒泼的大猫,叫他另眼相看。

  他故作严肃般斥责道:“你且瞧瞧本宫是谁再胡闹。”

  萧嘉淮微抬眼皮,定睛一看,瞧见是自家兄长,顿时收了那副脾气,畏手畏脚起来:“太子殿下,臣弟不知是您前来,绝非有意冒犯。”

  太子自然没有在意,只是佯装严肃,又将另一碗醒酒茶‘砰’的一声放至他面前。

  “把茶喝了,醉得这般不省人事。”

  萧嘉淮默不作声,将那盏醒酒茶一饮而尽。又拾起一金橘握掌间,香气弥漫,掰开一瓣放入口中咀嚼,汁水酸甜得恰到好处,如此也算清醒大半。

  “皇兄怎么来了?如今的宣辰王府有禁军把守,你能进来,怕也是不易。”萧嘉淮弯唇自嘲一笑,又恍惚间想起什么,焦急起身询问道:“可是阿容出了什么事,所以殿下才如此急切地深夜前来?”

  “你且稳住,以容在将军府待得好好的,可没有出任何事。”

  太子看他火急火燎的模样,忽而觉得头痛欲裂。

  这萧嘉淮一遇到陈以容的事便理智全失,当真是被情爱冲昏了头脑。

  而且那时竟还不敢与他商量,独自一人进宫拒婚?简直鲁莽至极!怕是嫌自己命大,偏生想要作死。

  “倒是本宫今日,却是为了你们二人之事前来。”太子说罢,落座他对侧。

  萧嘉淮不明其意:“皇兄也是来劝臣弟,娶了那兵部尚书之女吗?那太子殿下请回吧,臣弟宁死不从。”

  太子忍无可忍,干脆剜他一眼。瞧瞧这视死如归的凛然之态,当真是一痴情种!竟是连逐客令都给他下了,连话都不肯听下去半句!

  亏他曾经还觉得人临危不乱,是做大事之人,如今看来,纯属是他眼瞎。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如果遇到与陈以容无关之事,那他可不是一般的聪慧机敏。

  他无奈道:“本宫若是为了说服你,还需深夜避开禁军们前来吗?你少在这犯糊涂,且听本宫把话说完。”

  萧嘉淮听到这话,舒缓一口气。他生怕人是前来做文景帝说客,也劝他听从皇命,那就真当是错付了十余年的手足情深。

  太子见他安静下来,落指茶盏,饮其香醇,润那干燥的喉。

  复又正襟危坐道:“本宫可以助你与以容离开,给你二人黄金千两,从此山高水远,远离京城,寻一方自由天地,享二人欢愉。只是选择了这条路,你便不再是亲王,他也不会再是忠武将军或是公国之子,你们只是布衣平民,隐入世俗之中。”

  萧嘉淮凝视着太子,陷入沉思。

  黄金千两,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山高水远,是此生难得的自由。若是走上这条路,除了失去权势、地位,其余都是最佳的选择。

  走吗?去那京城之外,寻一僻静之地,从此远离朝堂纷争,远离凡尘纷扰?

  可他们能去哪?在阴暗里躲躲藏藏,此生都难见曙光吗?他的阿容,是耀眼的骄阳,本该活在光亮之下,他怎忍心让人受那样的苦!

  萧嘉淮轻笑一声,忽而摇了摇头:“皇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若真惹来父皇震怒,我要带他躲藏一辈子吗?”

  “可这是唯一的办法!”太子有几分焦急,他早已预料到人会拒绝,只是他当下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不过是躲藏一时罢了,待他日陛下龙驭归天,他再将二人接回京城,享那富贵荣华,再做他的左膀右臂!

  “可这不会是阿容想要的,也不是我想要的。”萧嘉淮声音低沉,眯眼偏头去望天上广寒,“我想要与他光明正大的长相厮守,哪怕给不了他凤冠霞帔,也不要与他一辈子躲躲藏藏,这是委屈了他。”

  许是情至深处,已然不愿委屈他半分。万江皆入海,殊途总会同归,他坚信只要没到最后一刻,就绝不能轻言放弃。

  “况且皇兄,这朝局动荡,我二人怎忍留你一人独面这朝堂的云谲波诡、世道的良莠不齐?三哥野心已显,此番之事便是他所为,丞相贼子之心,更勾结臣子欲行不轨,这桩桩件件,都不是你一人可以独自面对的。”

  世道险恶,常有罄竹难书者蹈机握杼,轻而易举便会诋毁无辜。太子多年来为避帝王猜忌,故而不肯与朝臣过从亲近,以至于亲信颇少。

  “谁说太子殿下会是一个人,老臣便愿相帮。”

  书房门未关,纪国公站在门前诉说出这番话时,倒是引来他二人微惊。

  “臣纪国公陈呈见过二位殿下。”纪国公步入房内,抱拳行礼,目光却瞥向那萧嘉淮的腰间。

  果真是那枚青云玉,看来陈以容所言当真没错,竟是真给了他。

  “国公,您、您怎么来了?”萧嘉淮顿感拘谨。

  想到人是陈以容父亲,一时间坐立难安,竟不知他此番前来又有何意。不会是让他离开他的儿子,劝他以后莫要再纠缠吧?

  纪国公只是伸手,指向萧嘉淮腰间玉佩,缓言道:“此玉名为青云,是我纪国公府家传玉佩,乃先帝所赐。容儿既将它早早送给了你,便是一辈子认定了你,本公愿斗胆进宫劝说陛下,让他收回赐婚成命。”

  适才他在门外,将二人之言听得一清二楚。

  萧嘉淮不愿委屈自己的儿子,也不想弃太子孤身一人处于朝堂之中,所以拒绝相帮,着实令他慨叹。这宣辰王殿下,可谓是有情有义、值得托付终生之人,他那儿子当真是择一佳婿、不是,择了一位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