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373章 西北战略

是日。

乾清宫。

朱由校回宫,即刻吩咐李国普通报吏部尚书王永光,调范复粹进京,计划君臣细化免税区规划。

刚刚休息,梅之焕匆匆进宫,带来西北捷报。

朱由校通读战报,龙颜大悦,即刻吩咐刘若愚宣布孙承宗,杨肇基,朱童蒙,吴牲,李国普,苏茂相进宫议事。

依照练国事,来斯行,赵率教,黑云龙联合上奏的捷报内容。此战,甘肃镇,宁夏镇,延绥镇,开平卫,联合土默特部,喀喇沁部,兀良哈三部,零零总总统领八万精兵,耗费两月时间,取得的战果远远超出他预料。

何止歼灭套寇,鄂尔多斯部,收复东胜卫,后套,西套,西北旧卫所,说是扩边千里亦不为过。

“好好好。”

“明军威武。”

“大明威武。”

朱由校详细阅读战报,研究诸将用兵战术策略。

此战,铁骑如龙,坚甲利刃,气吞山河。左光先训练的火枪兵配合长枪兵更兵戈如林挥斥方遒,将帅风范映苍穹,在战场大放异彩。

诸将战果超出预期,朱由校得陇望蜀,萌生许多不该有的想法。

自秦以来,无论两汉,又或隋唐,凡经营草原全尊崇汉武帝提出的断匈奴之左臂,裂匈奴之右臂。

因其左臂延伸到辽东,辽河河套,右肩从甘肃延伸到西域,然后战漠南,远征漠北。

这些区域除多为传统农耕区,又或农牧混合区域,能滋养海量人口。

中原王朝,占据匈奴左右臂,经济上,通过实行关禁,控制西域,匈奴,突厥,掐断东北,乌桓,鲜卑对外的物资交流通道。

军事上,亦成为中原王朝西征漠北,东战东胡的跳板。

反之,游牧部落东占辽河套,西控西域,既实力迅速膨胀,也能成为进攻中原的跳板。

断匈奴之左臂,裂匈奴之右臂,这政策最次能封锁住历代游牧部落生命线,让游牧部落无法从农耕地区获取补给。军事上打击,经济上削弱。

明初,太祖时,经过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基本完成断匈奴之左臂,裂匈奴之右臂的策略。

结果,建文朝,永乐朝,辽王和肃王相继内迁,辽王内迁,大宁被撤,肃王内迁,退守关内,东西两翼,自断左臂。

使大明从开疆拓土进取帝国,转型变成不思进重取的保守王朝。

此番,来斯行,赵率教,左光先,黑云龙等抓住套寇,鄂尔多斯部袭边,各部北上放牧的机会,夺回西北大片故地。

目前,实现裂匈奴之右臂。

朝廷啊,似乎在西北大有作为。

啪。

朱由校阔掌猛地拍在额头,遏制内心经略西北的疯狂想法。

西南。

今年军事重心在西南。

无论他有什么雄心壮志,目前,依然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孙承宗,杨肇基,朱童蒙,李国普,吴牲,苏茂相陆续进宫,朱由校将捷报传给几人阅读。

顷刻,乾清宫响起阵阵粗重呼吸声。

枢密院陆续收到过西北传回来的捷报,百官清楚西北军事进展顺利,然而,百闻不如一见,亲眼瞧见捷报汇总内容,诸将依然惊讶于来斯行,赵率教,左光先,黑云龙等取得的战果。

这时,西部战区大都督梅之焕挺身而出,掷地有声说:“陛下,洪武朝,永乐朝武力征伐使塞外诸部,使其不敢南下河套侵扰边境。然而,土木堡以后,大明北面边境防御力逐年削弱,蒙古诸部开始闯进河套。河套地迥迥占千里,其土肥沃,可耕粟,三面组合敌难入,面战可防守,此番,来总兵,赵总兵等率军收复西套,后套,以及陕甘塞外部分卫所,臣建议,朝廷当重赏诸将。

同时,户部,工部快速行动起来,积极建设三受降城体系和卫所军堡体系。

届时,即使冬季蒙古各部去而复返,朝廷将能阻挡其南下,甚至趁机截杀对方。”

杨肇基重重点头,掷地有声说:“陛下,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陕西之在天下也,犹人之者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必至于死。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来总兵,赵总兵,黑总兵率领西北驻军夺取河套,复建东胜卫,将恢复洪武二十六年的山西行都司增设的东胜左卫、东胜右卫、高山卫、镇朔卫、定边卫。届时,与大宁行都司左右犄角相依,既能抵抗左翼蒙古入侵,又能抵抗建奴走蒙古南下。

兴建三受降城体系和西北卫所军堡体系,只要冬季阻挡住蒙古,未来数载乃至数十载,西北军务大定。

所以,当务之急非急需扩大战果,筑城,建堡,移民扩边乃重中之重。”

闻言,朱由校情不自禁瞥了眼苏茂相,京城扩建,西安府建立免税区,西北筑城建堡移民。

一桩桩,一件件,花销都不小。

不知苏茂相知晓,会不会捶胸顿足。

朱由校当机立断说:“杨卿所言不假,是该趁着兵勇把守,气候适中,抓紧修城筑堡建民房。

苏茂相,户部尽快迁徙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百姓,需做到自愿迁徙,百姓迁徙过去时,务必有落脚点。”

“另外,依照刘应坤汇报,陕西持久干旱,粮价持续增加,派遣官吏官吏前往陕西,宁夏,兰州三地传达圣旨,要求张晓,徐大化,连同肃王控制好粮价。

断不能因为灾情导致粮价飙升,逼得百姓铤而走险起义。”

此次,苏茂相爽快的作揖领命。

皇帝花钱如流水,但朝廷开源,税收不菲,进宫前,恰好收到陕西商税收益,进项数字非常惊人。

朱由校微微颔首,刘应坤视察陕西发现陕北旱情严重,朝廷大力赈灾,平息粮价,事情仍在可控范围。

然而,陕北地形复杂,粮食运输不便,故而,入冬前,朝廷要在陕北各地囤积一批粮食,提前将粮食发放给百姓,否则,冬季降雪出行不便或许饿死人。

所以,该和百官讨论在西安府兴建免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