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365章 西北军务

具体战术?

何可纲聆听刘应坤提出的战术,结合辽东天时地利人和,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御敌策略。

何可纲微微犹豫,双眉紧蹙说:“都督所提战术行之有效,然而,辽东军除关宁铁骑外,其余诸军遭遇建奴胜少败多,欲扭转辽东诸军颓废的现状难度奇大。”

这时,祖大寿目光转向何可纲,朗声说:“承渠,若按照以前朝廷的支持力度,确实难以扭转辽东诸军现状,现在么,承渠放宽心。”

刘应坤面孔含笑,重重颔首说:“没错,祖总兵说的没错,以前朝廷财政拮据,苦了辽东诸军。

今陛下重振辽东诸军,混编形成四支新军,朝廷会不遗余力支持。”

言罢,刘应坤起身向帅帐外走去,观之,诸将紧随其后。

少顷,一众将领抵达燕山军演武场,刘应坤向把守的唐亮说:“唐佥事,祖总兵,孙总兵,朱总兵,何总兵齐聚,开始分发粮草辎重,甲胄军械。”

顷刻,唐亮,祖大寿,朱梅,孙祖寿,何可纲快速行动。

随着唐亮逐步分发,诸将获悉的粮草辎重,甲胄军械,枪炮火器彻底惊呆诸将。

以前,朝廷亦经常运来不少钱粮物资,从来没有这次多,这次的钱粮,军械,甲胄涵盖诸军,人人有份。

此时,上至将领,下至兵勇激动万分。

何可纲,孙祖寿,朱梅,祖宽,祖大乐等彻底明白,什么叫不遗余力支持。

何可纲抱拳向刘应坤作揖道:“都督放心,又这么多粮草辎重,甲胄军械,火器支持,末将有信心挽救镇国军士气,不辜负陛下信任。”

孙祖寿,朱梅紧随其后,难以抑制激动说:“烦请都督转达,末将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以前辽东诸军甲胄不全,质量参差不齐,与建奴铁骑装备相差甚远。现在朝廷送来这么强悍的装备,辽东驻军何愁不崛起。

刘应坤含笑,淡淡说:“君子论行不论心,朝廷更关注诸位的表现,希望诸位莫要辜负皇爷信任。”

袁可立,袁崇焕,祖大寿,何可纲,朱梅,孙祖寿齐齐抱拳表态,宣誓重振辽东军。

这时,刘应坤开始传到朱由校口谕:命何可纲率领镇国军驻扎松山练兵,与锦州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命旅贲军驻扎大兴堡,和锦州,松山构成三角防御。关宁铁骑依然驻扎宁远,骁骑军驻扎南面的前屯。

宣读完皇帝口谕,刘应坤出言嘱咐说:“诸位,多余的话本都督不多说,未来一年,朝廷军事重点是彻底平息西南奢安之乱。

若无大战,朝廷轻易不插手辽东军务,故而,希望诸位以袁都督,袁巡抚为主,莫要做出下克上,军令不通,待价而沽的事儿。

否则,本都督重返辽东时,或许是领刘鸿训刘阁老前来,所以,诸位好自为之。”

经过皇帝亲自敲打,在辽东设提刑按察使司,朝廷给予辽东诸军前所未有的支持,无论袁崇焕也好,祖大寿,何可纲,孙祖寿,朱梅也罢,均不敢心存侥幸。

是日。

诸事安排妥当。

刘应坤,唐亮没有在辽东逗留,率领四卫军,锦衣卫起身前往西北。

诸将亲自送走刘应坤,彻底长长松口气,浑身轻松许多。

此时数日,袁可立,袁崇焕联合祖大寿,孙祖寿,何可纲,朱梅,左良玉,李过,包括营州的贺人龙,进行短暂会面,重新规划诸军训练,驻防事宜,构建锦州,大凌河,营州防线。

做到战事起,各军互相配合,强化对建奴的牵制和打击。

辽东诸将表态加紧练兵,计划一年内,将辽东打造成固若金汤的铁桶。

官道。

西北之战持续月余,战报中,来斯行为首榆林郡,练国事为首的西北军,肃王为首的兰州新军,三军将士扩地不少,杀敌不少。

然而,战事尚未结束。

依照练国事,来斯行,肃王上书回报,三军将士深入草原,彻底打服草原套寇,鄂尔多斯部。

欲继续向西北杀去,尝试恢复关西七卫。

然而,朱由校规划之初,目标是打击套寇,鄂尔多斯部。

当前,诸军早已达成战略目标,若诸军继续开疆扩土,计划恢复关西七卫,兵锋将抵达瓦剌。

西南叛乱未结束,辽东战事还在僵持,朱由校不想在西北扩大战事,以免朝廷牵连过多。

当前,整饬完辽东军务,是时候彻底结束西南叛乱,还西南安宁。

所以,派遣刘应坤,唐亮前往西北,除犒赏西北将士,更重要是设法结束西北战斗。

西北。

草原深处,某处浅水滩旁,两千多蒙古各部残兵齐聚。

此时,两千多骑兵无精打采,浑身带伤,神色憔悴,仿佛惊弓之鸟。

临时休整用餐时,全军保持十二分警惕,生怕稍之不慎明骑兵毫无征兆从四面杀出来。

这支军队,即套寇,鄂尔多斯,连同西北各部混杂的残兵,经过西北明军连番打击,沦为无家可归的残兵,漫无目的在草原流窜。

五月初。

建奴伐明,德格类走访漠南,漠北蒙古各部,尝试拉拢各部伐明,牵制明廷西北边军。

为造成明廷两线作战,德格类承诺事成给予各部不菲钱财。然而,明军去年覆灭察哈尔部,深深震慑草原各部。

明廷又同草原各部联姻,通商,修建寺庙,故而,蒙古各部多数按耐住诱惑,少数部落选择铤而走险。

鄂尔多斯素来和套寇颇有渊源,在德格类给于万两纹银,又承诺伐明结束给予部分领土,萨冈彻辰汗爽快答应。

鄂尔多斯拉拢套寇,乃至西北瓦剌部落内部分骑兵,得知孙传庭调走陕西重兵奔赴西南平叛,即从北方向明廷边防进攻。

起初,蒙古各部坚信皇太极伐明似探囊取物,兵锋所指不费吹灰之力破关,杀进明廷城池,抢夺粮食,财物。

他们在西北起兵相应,抓捕明廷西北边境空虚,将势如破竹,轻而易举突破长城隘口,杀进关内大肆抢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