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351章 辽军混编

结束党争。

重视武将。

练兵强军。

装备兵丁。

皇帝有想法,遵从想法做事。

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张存仁对皇帝有新的认识。

这时,朱由校向刘若愚微微颔首,刘若愚掏出提前准备好的圣旨。

观之,百官齐齐跪地。

“今朕有感辽东官场军队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特破格提拔张存仁,张春为按察使,组建辽东,辽南提刑按察使司,以保辽东政治清明,一年内,朝廷不插手辽东辽南吏治。

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办事不利,各罚银五千两,钦此。”

张存仁受宠若惊,恭敬接旨。

早前皇帝与他促膝长谈,让他写辽东弊端和战略,他清楚走进皇帝视线。

却未料到从小团山守备成为辽东提刑按察使,皇帝把辽东吏治全权交付给他。

张存仁谨小慎微收起圣旨说:“臣感恩陛下信任,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奈何臣人微言轻,能力不足,恐辜负陛下信任。”

朱由校摇头微笑朗声说:“爱卿无虑,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选择爱卿,给爱卿一年时间,自然相信爱卿有这能力。

倘若清理军队,官场遭遇阻碍,朕亦是爱卿最大的靠山。”

张存仁紧紧攥着圣旨,作揖行礼道:“谢陛下信任,臣愿立军令状,一年间,若不能肃清辽东官场,军队贪污腐败,愿自裁谢罪。”

朱由校苦笑,事情尚未遭到这地步,选择提拔张存仁,便希望对方没有后顾之忧放手一搏:“用心做事即可,无需军令状,朕希望爱卿以后成为朕的肱股之臣。”

言尽于此,张存仁默默领命。

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呆若木鸡,早前认为皇帝严惩重罚辽东官吏,不曾想破格提拔张存仁,委以重任,却罚他们五千两纹银。

顷刻,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心生怨言。

以前,朝廷疏于赏赐,宁锦之战毛文龙才收到十五两赏赐,纵使去年皇帝补偿重赏陆续超过万两纹银。

结果,侯爵被剥夺,还要缴纳罚金,到手的纹银尚未捂热又溜走了。

朱由校目光转向祖大寿诸将,厉声说:“你们身为辽东将领,今后依然领兵打仗。

故而,该赏赐朕会论功行赏,该惩罚朕亦不会姑息。

此番,辽东这坏人朕来做,张存仁兼任辽东巡察御史,张春兼任辽南巡察御史,地位在辽东,辽南诸将,百官之上,彻查辽东,辽南吏治,此事办成,两位爱卿进京述职,诸将组建班底,重新领兵,练兵。”

新官加身,张存仁尚在犹豫,孙承宗催促说:“张存仁,还不领命谢恩。”

他不理解皇帝为何破格提拔张存仁,这半年,若说那些官吏权柄最大,既非内阁,亦非枢密院,而是刘鸿训为首的政法系统。

凡百官入政法系统,几乎是独立于各部之外,非皇权不得轻易处置,权力之大,需要各部联合抗衡。

张存仁,张春整饬完辽东,辽南官场,军队,进而进京述职,这等于变相保护两人。

张存仁头脑发懵,迅速领旨谢恩,感觉仿佛在做梦。

若说按察使是委以重任,那么,巡察御史凌驾于辽东将领,百官之上,便是皇帝对他和张春的无条件信任。

这等荣宠,让他感激涕零。

这时,朱由校目光锁定祖大寿,朗声说:“祖大寿,你所提的辽军混编非常具有可行性,朕计划整训辽东军队,辽东驻守十八万军队,联合辽南八万新军,皮岛驻守四万,合计三十万精兵。

故而,辽东各军混编成三支四人的机动部队,一支静止部队。

祖大寿统领关宁铁骑,朱梅统领旅贲军,孙祖寿领骁骑军,以上军队机动军队,逢敌争取发挥主动性。

何可纲统领六万辽军,统称镇国军,分批驻守各堡,临战坚守不出,死守到底。

毛文龙,陈继盛,整饬皮岛驻军,这支水陆两栖作战的皮岛精兵,保底四万,多多益善,朕不需要账面数字,朕要实打实能作战的精兵。

届时,你们需要什么,朝廷支援什么,既不会轻易插手你们练兵事宜,亦不会拖欠军饷粮食装备。

事成,你好我好大家好,朕绝不吝赏赐,若依然出现偷奸耍滑,欺上瞒下,莫怪朕不念及君臣情义。”

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如释重负,皇帝保留他们军队,还重用他们,此举超出他们预料。

若朝廷鼎力支持,辽东驻军战力必然飙升。

以关宁铁骑为例,以前钱粮不足,导致关宁铁骑虽然战力彪悍,但人数不够,难成大器。

现在,皇帝为首的朝廷五条支持,钱粮装备火器齐全,辽东诸军必然焕然一新。

祖大寿不敢居功,作揖道:“陛下,罪臣不敢居功,全是陛下英明神武。”

朱由校斩钉截铁说:“关宁铁骑战力不错,朝廷需要类似的劲旅,近期你在京营指点五军营骑兵战术,按照关宁铁骑的方式操练,张存仁,张春清洗完辽东,辽南前,你暂时留在京城。现在说说你们练兵有什么需求,趁着你们在京城,朝廷全部办起。”

祖大寿呼口气,事情说开了,皇帝亲自整饬辽东军纪,关注辽东诸军需求,祖大寿不假思索说:“甲胄,火器都不足,至于战马,朝廷查完吏治追回不少良驹,末将依然求情支援辽东五千军马。”

毛文龙亦不假思索说:“陛下,训练水陆两栖作战的军队,皮岛需要战船。”

朱由校视线转向朱童蒙道:“朱爱卿,辽东,辽南所需,兵部必须办妥当。”

朱童蒙迅速领命,朱由校向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嘱咐说:“辽军混编乃辽东头等要务,关乎战力,辽东军事成败。

练兵,要在实战中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规避错误。

选将,在地图上高谈阔论,始终是纸上谈兵。

真正的军人,最终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招,希望在提拔将领时,是因为将领的军功,而非将领的出身。

一句话,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过家家的,战场是将领实践最好的课堂,希望诸卿谨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