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347章 强军强军

殿内。

诸将归来。

不知皇太极五人达成什么协议,发现剑拔弩张的气氛消散,唯独莽古尔泰生闷气。

德格类掌管情报,率先出声说:“大汗,明廷出使八旗,此事兴许是明廷阴谋。

据我收到的最新消息,明廷铁腕整饬辽东,袁可立,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等随明廷军法处回京,明廷派遣三司清理辽东官场。

为此,明廷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若大汗严惩阿济格,莽古尔泰自然引起八旗震荡,明廷恰好趁机整饬辽东,相较恢复辽东政治清明,促进经济繁荣,军事强大,付出几百石粮食的代价将换取百倍,千倍利益。”

此间,达成协议,皇太极没有深究阿济格,莽古尔泰的问题,追问道:“德格类,你还有明廷什么消息?”

德格类恭恭敬敬说:“大汗,明廷整饬辽东吏治,军务,多半是在新军身上看到希望。故而,不能给明廷任何机会,若明廷大获成功,事情将对八旗非常不利,臣建议,令阿济格回广宁戴罪立功,开始对辽东新军进行骚扰。”

这时,范文程出列,恭恭敬敬说:“大汗,奴才收到以前在明廷旧识传来的消息,此战明廷新军表现不俗,明廷天子龙颜大悦,赏赐非常优渥,守城斩杀一名八旗赏赐六十两纹银,野战斩杀一名八旗赏赐八十两,贺人龙率军冲杀正黄旗军营斩杀八旗,明廷破格赏赐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宁行都司驻扎的三支新军,特别是满桂部,贺人龙部,两支新军士气高涨,求战心切,被明廷天子强行压制后,现在两支新军全在苦训,把八旗子弟视为升官发财的香饽饽。

今明廷整饬辽东,全因袁崇焕,祖大寿部表现差劲,明廷天子极度不满意。今派遣左良玉,李过率虎贲军,龙武军前来辽东。

虎贲军与武卫军隶属明廷亲卫五军之一,龙武卫则为天子中护军,是明廷挑选京营,亲卫五军内的最强战兵组建,两支新军奔赴辽东,保不齐等待八旗主动出击。”

新军。

又是新军。

皇太极异常震惊。

练兵。

必须快速练兵。

以前不知明廷新军规模,认为明廷天子小打小闹,孰料对方大刀阔斧改革。

京营十万锐士,亲卫五军二十万锐士,连同龙武军,幽州突骑,辽东铁骑,即袁可立训练的辽东新军,登莱东江新军,又是二十万锐士。

若这些新军保持武卫军的战斗力,以八旗目前的兵力单单啃下辽东都要崩坏牙,何况明廷还有边军,及未暴露出的军力。

代善,阿敏,阿济格,莽古尔泰,济尔哈朗等亦前所未有的震惊。

从前明廷赏赐吝啬,明军死守宁锦,赏赐诸将不足百两,今斩杀一名八旗子弟,保底赏赐六十两纹银。

莫说明军战力狂飙,求战心切,若八旗内有这么丰厚的奖励,八旗子弟踏平宁锦两城,兵锋杀穿山海关。

果然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皇太极思索片刻,扫了眼帐内旗主贝勒将领询问:“明廷派新军赴辽,何人愿意去辽东试探对方虚实?”

这时,济尔哈朗出声说:“大汗,臣愿率领镶蓝旗出击。”

皇太极摇头否决,斩钉截铁说:“营州之战,镶蓝旗折损严重,急需休养,短期内无需参与战事,各部斩获会向镶蓝旗偏移。”

见状,阿济格出列毛遂自荐:“大汗,镶白旗驻扎广宁,熟悉明军布防,我愿意率领镶白旗出击,试探明廷虚实。”

皇太极对阿济格芥蒂未消除,怎奈镶蓝旗半废,两黄旗又是征讨外喀尔喀部主力,故而,只能从两白旗,两红旗选兵。

思索片刻,他决定任用阿济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阿济格运筹决胜,骁勇彪悍,何况镶白旗驻守广宁。

“阿济格骁勇善战,岳讬能攻善战,故率领镶白旗,正红旗出击,试探明廷新军战力。”

岳讬,阿济格出列,恭敬领命。

此间,宫内贝勒,将领不知先前发生什么,竟让大汗打消对阿济格的怀疑。

皇太极继续说:“西征大宁行都司战事失利,经过本汗和旗主,百官商议。即日起,八旗重点发展火器,范文程全权负责。另外,今后八旗外战重点为外喀尔喀,朝鲜和海西女真以北地区,明廷次之。

八旗内急需扩大实力,以免明廷实力越来越强大,八旗和明廷差距越来越大。

故而,即日起,八旗各部开始对外喀尔喀部论战,强化八旗各部战力,逐步蚕食外喀尔喀部,争取两到三年内彻底吞并外喀尔喀部,从而在明廷透顶高悬把利剑,今后,能走这条路奔袭明廷腹地。

诸位,共勉。”

各旗主,贝勒,将领闻言,齐声道:“共勉。”

然而,有心的旗主,贝勒,将领都明白,前有宁锦之战,后有营州之战,皇帝两次亲自领兵伐明,结果,两次都受到沉重打击。

明军依靠坚固的城墙,厉害的火炮,让八旗吃尽苦头。

退而求其次,开始向两翼扩张。

故而,派阿济格,岳讬率领两旗南下,亦仅是试探明廷新军,谨慎对待战争。

这时,阿敏出声询问:“大汗,此战镶蓝旗损失惨重,本旗内短时间难以补充兵丁,能否大肆补充蒙古,汉人,朝鲜人,以及北方各部落。”

皇太极扫了眼各旗主,不假思索说:“只要不影响农耕,允许镶蓝旗补充。另外,八旗各部军力都要扩张,只要各部能养活兵丁战马,不妨增设两万八旗本部,两万八旗蒙古,两万八旗汉军,两万八旗朝鲜,前提扩军绝对不能超过本部经济承担能力以外,更不能为扩军而扩军,各旗依然要保持旺盛战力。”

八旗人丁稀少,逢战必有伤亡,若没有外力补充,八旗各部难以为继。

何况,明廷在训练新军,强化军队战斗力,八旗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八旗扩军,刻不容缓。

只要占领外喀尔喀部,北方诸部和朝廷,八旗各部陆续增扩八万精兵。届时,明廷有新军,八旗亦有新军,鹿死谁手,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