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244章 雄心勃勃

四方战略?

四字惊呆殿内所有人。

长久来,朝廷欲恢复熊廷弼的三方节制战略,从海陆两方面限制建奴。

为此,朝廷,辽东官吏,将领为之而奋斗。

孰料,皇帝将三方节制提升为四方战略,目标更为宏大,战略更神乎其技。

与皇帝的四方战略相比,三方节制战略的确保守。

袁可立,朱童蒙知晓皇帝对辽东的部分战略,却首次全面知晓四方战略。

两人沉默不语,静静站在旁边,脑海勾勒起皇帝的战略计划。

有主力,有偏师,有步兵,有骑兵,有水师,从海西女真北部登陆更是神来一笔。

两人越想越惊讶,越想越兴奋,皇帝悄声无声谋划,不知不觉中都谋划到如何反攻建奴。

以前,明军缺饷,战力羸弱,即使有三方节制的战略亦难限制反攻建奴。但经过皇帝将近一年的改制,明军在最新和建奴的战争中表现出自身价值。

只要辽东驻军恢复战斗力,皇帝计划将从纸面变成现实。

关键经过皇帝秘而不宣筹备,四方战略渐渐成型,辽东驻军反而成为四方战略的薄弱环节。

若皇帝的战略目标达成,届时,短期内辽南收复海盖复金四卫,进而长久占领的四卫。辽东要打过大凌河,将兵线推进到沈阳城,营州各军亦要收复广宁各卫,将草原和辽东连成片,北部水师偏师刺腹,一路杀进建奴腹地,必能在神不知鬼不觉重创建奴。

薛国观,杨维垣,张存仁呆若木鸡。谁说皇帝年轻经验浅,谁说皇帝不知兵。

皇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天下。

百官出神的望向军事地图,良久,袁可立询问:“陛下计划何时出击?”

朱由校敲了敲地图,信心满满说:“快则两年,慢则三年。覆灭建奴没法一蹴而就,却能通过数次重要战役逐步消弱建奴。直至消灭。”

袁可立思索片刻,两到三年确实比较稳妥,朝廷有足够强化辽东军力,水师亦训练成功。

构想着皇帝宏大战略,袁可立惋惜的:“两到三年,希望老臣能有幸见证。”

朱由校唇角含笑,袁可立崇祯六年冬去世,当年恰逢登莱兵变结束,他呕心沥血开创的登莱防线海线彻底崩溃:“袁老,不光会见到,届时朕亲赴辽东与袁老亲自指挥。”

袁可立情绪高涨,微微躬身作揖:“臣争取多活几年,为陛下培养更多能臣干吏。”

朱由校抓着袁可立臂腕,重回到餐桌旁:“袁老勿忧,此番朕给你送去两名大才,后续会派遣有真才实学的大才,在军事上为袁老分忧解难。”

袁可立大喜:“陛下推荐左良玉,李过吗?”

朱由校微微摇头,朗笑说:“李过,左良玉未来必能成长为军中巨擘,成为徐达,常遇春哪类风云人物。

此番朕给袁老安排的是朱大典,堵胤锡,即大宁行都司的洪承畴,此三人文武兼备,可堪大用,让他们跟着袁老学习,必能成为朝廷肱骨

年末,若大明各省风平浪静,朝廷会派遣更多青年官吏追随袁老学习。”

李过,左良玉,贺人龙终究太年轻,缺乏大战,硬仗,野战的经验。

朱大典,堵胤锡,洪承畴亦非等闲之辈,全缺乏独立应对,指挥军情的经验。

故而,无论文臣或武将都需要学习磨砺。

朝廷破格提高武将地位,给予武将前所未有的待遇,然而,朝廷真正独当一面的武将唯独杨肇基。

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连同西南平叛的朱燮元都是文官出身,所以,朝廷必须加快培养独立自主领兵的将领。

当前,辽东是练兵,强军的最好磨刀石,该采取轮战的方式,争取快速强军。

辽东的祖大寿,朱梅,何可纲,蓟镇总兵孙祖寿渐渐入他眼。

经过朝廷的整训,袁可立,袁崇焕的调教,都将成为辽东军中柱石。

袁可立抑制不住的欣喜,期待这日早点来临。

沈阳。

宫廷。

皇太极北伐外喀尔喀部凯旋。

做着与朱由校类似的事儿。

此战,在营州失利,折损上万锐士,所幸出奇兵挥师讨伐外喀尔喀部,打的外喀尔喀部措手不及。

纵使未能吞并外喀尔喀各部,作战斩获依然丰厚,两到三年时间,八旗能彻底吞并并融合外喀尔喀部。

然而,让他匆匆领兵凯旋,既非战场收获满满,亦非阿济格,莽古尔泰和明廷眉来眼去,而是辽东巨变。

明廷出乎预料抓捕关宁铁骑将领,斩杀辽东各军将领,袁可立,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被迫前往京城。

龙武军,虎贲军两支新军劲旅奔赴辽东战场。

明廷在辽东的举动处处诡异,让他有点摸不清明廷举动背后的深意,担心明廷趁着营州取胜,派新军赴辽主动对八旗发起进攻。

军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明廷抓住八旗在辽东群龙无首的空虚状态发起进攻,失去旗主的镶白旗,正蓝旗或许挡不住明军步伐。

所以,他马不停蹄领兵归来。

宫廷内。

皇太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连同各旗主,贝勒,将领齐聚。

殿内,气氛略显压抑。

无它,进攻明廷失利,阿济格,莽古尔泰接受明廷封汗。

两件事儿,全影响皇太极的声望,即使讨伐外喀尔喀部收获颇丰,亦难以彻底挽回皇太极在八旗的声望。

皇太极目光瞥向阿济格,莽古尔泰,厉声询问:“阿济格,莽古尔泰,明廷派使者出使辽东,辽南。旋即,迅速向辽东增兵,今各旗主,各贝勒齐聚,说说你们和明廷之间达成什么协议?”

军事失利,尚有机会挽回,贝勒受封,八旗分裂,遗患无穷。

此番归来,通过德格类的汇报,他粗浅的摸清楚阿济格,莽古尔泰和明廷的协议。

故而,决定狠狠敲打两人,乃至剥夺两人旗主地位,将阿济格的镶白旗,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交给忠于自己的人。

此间,代善,阿敏,德格类,阿巴泰,多尔衮,济尔哈朗等贝勒,齐刷刷望向阿济格,莽古尔泰,全想知道两人同明廷达成什么协议,是否损害八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