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第六百十六章 终于露出狼子野心了吗?

“父皇啊,你睁开眼看看啊!这么多人欺负儿臣,儿臣心里苦啊!”

“够了!”

眼见胡亥越喊越不像话,公子高忍无可忍,怒喝出声“废黜你太子之位的是本君!”

“你?”

胡亥眉毛一挑“你有什么资格废黜本太子?”

“本君乃父皇遗诏任命的安国大臣,你担任太子这半年,国事不勤,昏聩无道之事却做了不少。以父皇对继任之君的考评,明显是不合格之君。”

公子高面无表情地说道“更何况,你还耽误军事,陷害忠良,致使军民众臣与大秦离心离德,自己被匈奴俘虏,如此昏聩的太子,有何颜面做大秦之主?”

“呵呵……”

听到公子高这话,胡亥还没有表态,赵高率先笑了

“想要取而代之,何须找这么多借口?难道满朝诸公都信岐山君之言?”

“这……”

面对赵高的询问,众臣互相对视,皆是不语。

公子高倒是面色坦然地道;“自古以来,凡上位者,皆是有能者居之。胡亥乃不合格储君,难道不应该被废黜?”

“合不合格,还不是你说了算!”

赵高不屑冷哼道“你说先帝给你留有遗诏,老夫倒想看看,那遗诏是否为真!”

“遗诏有冯公和蒙公检查,岂能作假?”公子高似笑非笑的反问。

赵高一听这话,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当初册立胡亥为太子的诏书,也是冯劫和蒙毅检查的,如果他当众质疑蒙毅和冯劫,就相当于承认了册立胡亥为太子的诏书有问题。

如果他不质疑蒙毅和冯劫,就相当于承认了始皇帝留给公子高的遗诏是真的。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公子高会留在这里,等候他们回来,原来是想踩着他们的一切上位。

想通了个中关键,赵高把目光落在李斯身上,冷冷道“李丞相还记得当初在甘泉宫的誓言吗?无论先帝遗诏的内容是什么,你都支持先帝的决定,如今太子尚未登基,国家不稳,你真要行这废黜太子之事?”

“这”

李斯知道赵高这话里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当初一起合谋的篡位之事,你真的忘了吗?真的不怕吗?

但李斯在一阵犹豫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站到公子高这一边,冷声说道“老夫确实在甘泉宫发过誓,遵从先帝遗诏,可胡亥也确实不合适做我大秦之主”

“李斯!”

胡亥听到李斯之言,顿时火冒三丈,再次直呼其名“你乃先帝托孤大臣,所有人都可以说本太子不是,惟独你不能!

当初是你一力将本太子推上太子之位的!如果本太子真不适合做大秦之主,为何你当初要选择本太子?

就算本太子有诸多不对的地方,你可有尽到臣子的责任,规劝过本太子?

你不是自诩先帝忠臣吗?你连忠臣该有的节操都没有,又如何算得上先帝忠臣?”

哗!

全场哗然!

似乎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胡亥竟然有这样的巧辨之能。

果然是出生皇家的人,没一个是真正的废物。

尽管胡亥这话是针对李斯说的,但在场的所有大臣,又有几个尽到了作为臣子的责任。

一时间,公子高身后的众臣中出现了少许喧哗。

而这一切,都被公子高听在耳朵里,看在眼里,却没有任何下一步动作。

因为他知道,此时自己绝不能插手李斯之事,否则自己想要踩着胡亥登上太子之位的目的,就要功败垂成。

这次废太子行动也会以失败告终。

那样的话,他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以武力夺取皇位。

只见李斯深吸一口气,然后静静看着胡亥,没有了之前胡亥直呼其名的气恼,反而平静地宛如一波秋水。

胡亥虽然骑在马上,而且眉宇之间,与始皇帝有几分神似,但李斯站在祭台上,一点也不输他气势。

“少皇子说老夫没资格评判你的太子之位,因为是老夫当初一力将你扶上太子之位的!”

话到这里,李斯深深看了赵高一眼,再次将目光落在胡亥身上“不错,老夫是没资格,因为老夫当初看走了眼,以为你是可造之才!”

说完,不禁老泪纵横“这也是老夫愧对先帝,愧对满朝诸公的地方!”

“若老夫没有愚忠先帝,笃信先帝慧眼,就不会将你扶上太子之位。可这半年以来,你做的那些荒唐事,差点让大秦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这都是老夫之过啊!”

“”

胡亥听到李斯的话,一时竟无言以对。

他没想到李斯会公然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完全出乎他和赵高的意料。

他们本以为李斯是爱惜名声之人,结果李斯却亲手毁了自己积攒数十年的名声,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而随着李斯话音落下,全场一片寂静。

这半年时间,群臣没少对李斯有意见,就连李斯的老搭档姚贾,都跟李斯置气了好几次。

但如今被李斯当众说出来,即使群臣对他再有意见,也都气消了几分。

毕竟李斯那些年协助始皇帝统一六国,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而且,始皇帝留下的遗诏,站在李斯的角度,难道他要公然抗旨不尊吗?

即使他有这个能力,他会这样做吗?

所以,在看到群臣没有一个站出来指责李斯之后,公子高面色肃然地喟叹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丞相本欲按照先帝的遗诏,保江山,安社稷,辅佐太子,可太子却不信任李丞相,而是偏信小人,不守孝道,辱没秦法,以至朝政混乱,风气败坏。”

“若太子不能承担宗庙重任,又不能任用贤臣,即使李丞相有通天之能,也无法阻止太子自绝于上天!”

此言一出,支持公子高的众臣,纷纷颔首。

而一直保持中立的大臣,则开始偏向公子高。

毕竟胡亥担任太子期间,没少祸害他们这些大臣,最典型的莫过于冯劫、蒙毅这等始皇帝忠臣。

但是,赵高听到公子高之言,却是冷冷一笑“既然李丞相当众承认了自己的过失,那是不是应该引咎辞职,或者告老还乡啊?”

“赵高!”

公子高听到赵高想要逼走李斯,顿时脸色一沉“若非胡亥听信你的谗言,岂会误入歧途,要说该引咎辞职的人,应该是你!”

“你不过一介中车府令,有何资格担任九卿郎中令?”

“岐山君还不是太子呢,现在就插手国家大事,是不是有些心急了?”赵高冷笑着反问。

公子高义正言辞地道“赵府令莫非聋了?本君适才已经说了,本君是先帝遗诏任命的安国大臣,岂会没资格插手国家大事?”

“本府乃九卿郎中令,理应有资格查验先帝遗诏,倒不是本府质疑冯公和蒙公的查验,而是本府伺候先帝数十年,对先帝的了解更甚,怕有人拿着假遗诏,蒙骗君上,蒙骗世人!”

“呵!”

公子高闻言呵了一声,不屑道“你要查便查,不让你查,倒显得本君这遗诏真有问题似的!”

说完,抬手朝身后的心腹一挥手,立刻有小宫侍端着遗诏铜匣来到赵高面前。

赵高虽然骑在马上,但见到小宫侍端来遗诏,也没坐在马上查验遗诏,而是利索的跳下马匹,朝遗诏恭敬一礼,随后才接过遗诏观看。

只见他看了半晌,脸色的神色变了又变,最终看得胡亥一脸紧张,不禁跑过来跟他一起观看,直到公子高不耐烦,才笑呵呵地将遗诏收拢起来。

“怎么,赵府令是看出了遗诏的问题?”

公子高有些戏谑地问道。

他心中十分笃定,这份遗诏绝对没有问题,因为这份遗诏是他老师交给他的,不仅蒙毅、冯劫查验过,就连李斯、姚贾这些经常接触诏书的大臣也查验过,跟真正的诏书别无二致。

“问题倒是没有。”

赵高老神在在的摇了摇头,忽又话锋一转“但是,本府有一个疑问,这份诏书是先帝几时交给岐山君的?”

“自然是在南海之时!”公子高脱口而出道。

赵高顿时笑了“可据本府所知,先帝在南海并未与岐山君接触,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尘城陪伴老将军王翦,直到赵佗,任嚣兵变,秦王昊归来不及,才立少皇子胡亥为太子,稳定大局,可从未提及过岐山君啊”

“本君父皇行事,岂会事事被你知晓?”公子高不屑一笑。

赵高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点,又道;“如此说来,君上这份遗诏乃先帝密诏?”

“嗯?”

公子高微微一愣,似乎没反应过来,讷讷道“是密诏又如何?”

“呵呵。”

赵高淡淡一笑,笑得公子高眉头大皱,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却听赵高笑吟吟地道;“先帝书写密诏,有个习惯,那就是会盖上自己的私印,当初密诏李丞相为领政大臣的遗诏,便有私印,为何岐山君这份密诏,只有玉玺印,而没有私印?”

“嗯?”

公子高瞳孔猛地一缩,不禁扭头看向李斯。

李斯也微微一诧,似乎也没有反应过来。

当初赵高给他的那份始皇帝密诏,有没有私印,他一时想不起,但始皇帝书写密诏,确实会盖私印。

而这种私印,也不是每份密诏都盖,所以他们很少会以私印验证诏书真伪。

可是,如果李斯那份密诏有私印,公子高这份密诏没有私印,确实会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性。

“哼!一派胡言,先帝此前也给过老夫密诏,可密诏上并没有私印,难道你也怀疑老夫的密诏有问题?”嬴腾听到赵高的话,冷哼出声道。

“老宗正还真是偏心啊,同样都是嬴秦宗室,为何偏爱岐山君,而不爱太子”

听到嬴腾的话,赵高没来由的打趣了他一句。

而就是这一句,让胡亥对这位嬴秦宗室的老宗正,恨之入骨,心想自己登位之后,一定要弄死这个人。

这也为赵高日后想要迫害始皇帝子孙,埋下了伏笔。

但嬴腾根本不屑于跟赵高废话,直接了当的道“老夫只是陈述事实,私印之事,作不得真!”

“好!既然私印之事,作不得真,那本府再问岐山君,这份诏书是如何交到你手中的?”

“父皇派心腹之人交给本君的?”

“敢问心腹之人是何人,可出面作证?”

“心腹之人乃父皇身边的黑冰台护卫,无名无姓,突出重围后,身负重伤,将诏书交给本君后,便气绝身亡了!”

“也就是说,岐山君这份诏书,死无对证?”

“你到底想说什么!?”公子高被赵高问得有些不耐烦了。

却见赵高再次淡淡一笑“李丞相是我大秦丞相,也曾是我大秦廷尉,对于这种死无对证的密诏,按照大秦律令,该如何处置,不用本府提醒吧?”

“这”

李斯被赵高问得愣在了当场。

按照大秦律令,即使这份密诏是真的,按照正规程序,还是要先调查其来龙去脉,再公之于众。

而公子高和他却忽视了正规程序,直接公之于众了。

这在大秦这种以法治国的规则下,是违反规则的行为。

但公子高却不以为然“国家动荡不安,先帝有遗诏指明方向,当事急从权,奉诏行事!”

“郎中令质疑本君所持的先帝遗诏,是想为胡亥寻找转机吗?”

“本君现在就把话放在这里,胡亥不适合做大秦太子,本君作为先帝任命的安国大臣,有权将他废黜。但有不服者,皆是违逆先帝之乱臣,本君当代先帝,肃清乱臣,安定社稷!”

公子高这话有明显的威胁意思了。

赵高也知道光凭口舌之争,是无法扭转乾坤的,所以直接闭上了嘴,等待时机。

而胡亥则心有不甘的怒等公子高。

眼见气氛陷入沉默,公子高嘴角微微上扬,转头看向李斯。

“依大秦法度,废太子之事由群臣共同决议,此事已成定论,无需多言。”

李斯先郑重其事的朝骊山陵行了一礼,然后掷地有声的环顾众臣,高声询问道“如今老夫暂摄国政,提议由岐山君继任太子之位,择日登基称帝,谁赞成,谁反对?”

众臣“”

终于露出狼子野心了吗?

这是要踩着胡亥他们登位啊!(本章完)

inf。inf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