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作为网文写手的我选秀出道了>第10章 工厂迷踪(一)

  在一公任务发布之前,我们接到了衍生节目录制的通告。

  按理来说作为无人知晓的背景板选手,我应该是没有参加衍生节目录制资格的,但是今年节目组似乎卯着劲想要做群像,将一百多号人赶鸭子上架一起录制第一期节目。

  今年的衍生节目被起名叫做《请你看见不一样的我》,看起来非常卑微又诚恳。

  然而如此卑微且诚恳的名字下面,第一期却是大逃杀的游戏。

  选秀的本质不过一场大逃杀,大逃杀的衍生节目还是大逃杀,在我接过衍生节目梗概的时候直感叹节目组的心真狠。

  我们所有人乘着大巴被带离黎明岛,车上的移动电视里播放起了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时所有选手会被随机带到场地的各个角落,每一小时所有人需要进行一次“生命补给”,补给点会在每个整点前五分钟随机刷新,每一次都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获得“补给”,第一次有75个“补给瓶”,第二次50个,第三次20个,第四次9个,未能获得补给的人自动出局。

  第一次补给时,和“补给瓶”一起发放的还有三颗星星,需要统一贴在每个人的右臂上侧,三颗星星代表着三次机会,最后一颗星星被撕走的时候会被宣告出局,而获得星星的人,则相当于多获得一次机会,“星星机会”可以无上限累积。

  最长游戏时间为五小时,最后胜利的九个人可以获得一次自由点餐的机会。

  这对我们简直是莫大的吸引。

  毕竟食堂日常蔬菜水果鸡胸肉,曾经标榜爱吃沙拉的我此刻也只想来一份烤厚切猪五花。

  你看,被关在岛上的我们,愿望就是如此简单。

  临近目的地的时候我们被戴上眼罩,剥夺了视线。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下车,上楼梯,我能感觉的周围的人员有所变动,人声一点一点变少。

  最后我们在某处停下,又经过许久的等待,略显冷漠的系统音提示我们,可以摘眼罩了。

  环顾四周,少说有三米五的层高,生锈的铁质门窗,细长的窗户安装在墙面两米高以上的地方,如无意外,我们所处的位置,应当是一个废弃的工厂,而我所在的空间从对面台子上的滴管,锥形瓶,广口瓶等物来看起来像是一个化验室。

  跟我同一“刷新点”的几位我都不大熟悉,脸盲症加成我甚至需要看看她们的名牌才知道谁是谁。

  “要出去吗?”

  她们看着我摇了摇头,于是我一个人走向门外。

  补给点随机刷新,那么对于“地图”的熟悉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获得补给。我认路的本领还不错,准备趁着第一个小时没有被撕星星的危险,好好熟悉一下“地图”。

  顺便找一找我2003的小朋友们。

  推开门走出去,根据指引往楼梯间走,厂房两侧均有楼梯,一侧的楼梯略陡,已经被封上了,想必节目组也是为了安全考虑怕我们跑起来摔倒,另一侧的楼梯则缓了许多,但楼梯的拐点两侧依旧有工作人员守候,以防我们脚下打滑,摔出个跌打损伤。

  我的“出生地”刷新在二楼,并非我能掐会算而是楼梯间大大一个“2F”告诉我的位置。

  没有上行的楼梯,也就是说这里大概率是一个两层的建筑,楼道并不算开阔,我随意走进一个房间,有人,但不多,三四人而已,结合我本人的刷新地点也只有三四个人,那么每个房间的人数应该都不算多,这样算下来这栋建筑应该并放不下我们119个人。

  我又窜了几个房间,窗户都是开在距离墙面很高的位置,让我无法看到外面的情况。

  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当然是去一楼看能不能走出去,但我想要找一个可以充分观察地形的位置,那么最优解当然还是登高望远。

  二楼的空间并不大,一条过道两排房间共计四个小空间,有的房间是空的,有的房间里面选手还在制定计划,见到我一脸戒备我也不好多叨扰,我还在楼道里遇见了几个人,其中就包括周诗远和吴佳芮,我问她们王歌在哪,她俩摇了摇头表示她们也不知道。

  同时也没有与我同行的意思。

  四个小房间很快就走到最后一间,最后一间挑高比其他房间低了许多,大概只有两米五,但窗户是个内窗,只看得到走廊看不到建筑外边。

  我在房间里面转了一圈,发现有一个固定的摄像机对着书柜,觉得有些奇怪。

  书柜与房间同高,顶着天花板放置,上半部分是空的,下半部分也是空的,破破烂烂看起来让人并不太想碰它。

  但秉持着有摄像头拍摄的地方一定有猫腻的想法,我搬开了书柜。

  书柜倒是没想象中那么脏,我以为我会一碰一手灰,但事实上还好。明显已经有人提前擦过的书柜后面藏着一个梯子,可以通向屋顶。

  虽然上面贴了一张“禁止攀爬”的纸,但我依旧决定爬上去。

  由于这一次参与录制的选手众多,每人都配备一个跟拍摄影师不现实也没必要,跟拍摄像只配备给大热选手和大公司送来的练习生,我当然不在此列。所以,当我手搭上梯子的时候,有一位摄像大哥扛着摄像机一路小跑赶来,让我我更加确定自己找对了地方。

  摄像大哥并没有制止我向上爬,而是好心提醒我小心一点。

  “谢谢哥。”说完我非常迅速地爬上了屋顶,屋顶又又一小段梯子可以爬上楼顶,梯子下面放了一个三脚架却不见相机,梯子上方也有一个,从我刚爬上来的那个“洞”向下看,摄像大哥完全没有上来的意思,我觉得异常但也没管太多,顺着那一小段梯子爬上了楼顶。

  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眼前的一切让我有了一种穿越感。

  不远处的冷却塔和烟囱告诉我,我们所处的位置应当是一个废弃的发电厂,而我脚下的这栋建筑,根据刚才的化学试剂以及楼下的两条水池来看,应当是发电厂的污水处理站。冷却塔的旁边不出意外应当是锅炉、汽轮机组和发电机所在的主厂房,而机组斜前方与我所在位置几乎平行的那栋五层楼根据我对电厂的了解,大概率是办公楼所在地了。

  这么大的厂区,光是主厂房里面就能装进去不少人,这还玩什么大逃杀,直接捉迷藏吧。

  怪不得要设定“补给”制度。如果有人以不变应万变,藏身于主厂房的某个角落,怕是睡一觉起来躺着就能赢得这场比赛。

  不过根据发电机那栋楼的大小以及整个厂区的大小来看,这个发电厂绝对算不上大,可以说比我之前做过的任何一家发电企业都要小,我甚至猜想发电机组都只有一个,这无形中增加了人与人相见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大逃杀的难度。

  站在高处的好处在于我轻而易举找到了王歌。我本想喊她,又觉得我这个位置还是不要让更多的人发现才好,于是火速爬梯子下楼,飞奔去找她。

  走之前我阴差阳错又将柜子挪了回去。

  急着去与队友汇合的我没看到摄像大哥在摄像机后露出了赞赏眼光。

  与王歌碰头后,我飞速同她说了我的计划。

  我话音刚刚落,厂区响起了大喇叭:“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请尚未离开‘出生点’的选手尽快移动,一分钟内仍未移动的选手将自动出局。”

  “这规则怎么说变就变呢。”王歌瘪了瘪嘴。

  “最终解释权归节目组所有吧。”我回答道。

  “那我们现在去哪?先去找小雨还有姚姚?”

  我同她说了“登高望远”之后得出的结论,并坦言根据我的历史经验主厂房的内部构造是没有进去也能想象到的复杂,比起一心找队友还不如趁着可以随便活动不用担心被淘汰的时候熟悉一下环境。

  “那我们去哪?”王歌问我。

  “去办公楼吧。”

  “为什么不去主厂房,既然你说那里结构复杂?”

  “办公楼大厅往往都会放着整个厂区的沙盘,看到沙盘之后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整个厂区的构造。”

  然而天不遂人愿,办公楼居然被拉起了警戒线不让进入,我又想起贴在梯子上的字,打算越过警戒线进去,谁知道出现了穿着黑色衣服的工作人员拦住我们:“这边是非拍摄区域。”

  我不信。

  但很明显我信不信我们都进不去,于是秉持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的信念,我抓着王歌转身去了主厂房。

  发电厂的主厂房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闷热与嘈杂,停了产的厂房此刻却是十分凉爽,只是仍然嘈杂。

  这里人太多了。

  看起来大部分选手都被“投放”在了这里。

  发电厂的电梯看起来已经很老了,大致是为了我们的安全被贴上了封条禁止使用,我叹了一口气,拉着王歌:“走吧,走楼梯上去看看。”

  主厂房很高,楼梯又陡,但好处是这楼梯盘旋着锅炉而上,走上去也就将主厂房的内部结构看了个七七八八。虽称不上千沟百壑,但却有不少可以藏身的好地方。

  唯一的问题是,这里并不安全。

  楼梯太窄太挤,一个人走上去刚好,如果两个人狭路相逢必然发生“你死我活”的局面,当然两个人结盟则另说。

  总之就是,在这个楼梯上遇见太危险,不仅有被撕掉星星的危险,还有不慎跌落的危险。

  我想不通节目组为什么没有把这种明显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封上。

  算了现在也不是揣测节目组想法的时候。

  我突然灵光乍现,问王歌:“你在哪摘的眼罩?”

  “就在咱俩碰头的地方附近。”

  “没在建筑物里面吗?”

  “没有。”

  “就你一个人吗?”

  “那倒不是。”王歌又报了几个与我们并不相熟的人名,我想着这人员投放可真随机。

  又或是看起来随机实则要把相熟的人差不多打乱,让不熟的人结盟从而达到团建的目的?

  “行了别瞎想了。”王歌看出我大概又在揣摩节目组的想法用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我们先上去吧,这里太窄了。”

  “好。”

  主厂房的二三四楼几乎都是发电机的“机身”,包括输煤仓之类的设备,这类设备除非打开了平常检修用的“门”否则进不去,所以能活动的地方基本上就在一楼和五楼。

  我与王歌一口气爬到五楼,她的体能显然甩了我几条街,在我气喘吁吁的时候她的呼吸频率只比往常快了一点点。

  五楼比起其他楼层宽敞许多,突然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一眼便看到了熟人:“赵雨停!”

  ----

  求一键三连(频道错了)

  单击更新好无聊,所以有人来跟我互动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