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雍执剑人>第240章 尚书府(上)

执剑人收到的消息,是在虔州兵动手前便已经送出。

虔州兵以谋逆之罪将镜州许氏就地正法,五姓七族还未收到消息。

东宫内,太子雍珏看着眼前两份圣旨,这才敢相信钱满贯所说是真。

“太子殿下,陛下说了,这两份圣旨暂且留在东宫中。等到朝中有人为许家申冤时,再送出雍京。”

“本王知道了。”

“殿下,老奴先回宫复命去了。”

“去吧。”

王公公离开后,雍珏对身边的钱满贯道:“钱副指挥使,你也请回吧。”

钱满贯道:“殿下,虽说大家都知道这件事背后乃是执剑人和陛下,但在消息传开之前,还请殿下保密。切莫将此事传出去。”

雍珏笑道:“怎么?钱副指挥使不相信本王?”

“不敢。”

“若是卫龙山庄和秦国公不信任本王,为何又要将此事提前告知?让本王和朝中大臣共同等待镜州来的消息不好吗?”

太子话中带刺,钱满贯什么都没有说。

去年东宫纵火一案,执剑人没能查出幕后真凶,致使太子对此不满。

连带着对负责此事的钱满贯好感亦是不多。

他却不知道,钱满贯对此更为愤怒。

此案乃是五姓七族共同指使,哪用得着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证据去定罪。

就像卫公子在镜州所为,即便找不到谋反证据,你自己造一份不就完了?

正是因为太子非要找到铁证才能查办此案,让执剑人浪费人力与时间寻找证据上。

最终也只是处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物。

东宫纵火案结局,太子不满意,执剑人不满意,陛下不满意。

只有五姓七族是满意的。

威胁到了陛下,让他不得不妥协,把卫公子变成通缉犯。

当然了,从今天的结果来看,通缉犯也不算坏事。

太子参政,卫公子被通缉,五姓七族的重心放在太子身上,给了卫公子在镜州行事时机。

也不知道最近卫公子在做什么。

早知道要在这里被太子揶揄,当日就该跟老徐换一换。

让他来东宫,自己去打探卫公子的事。

“钱副指挥使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未将本王的话放在心上?”

“下官不敢。”

“行了,你也下去吧。”

“下官告退。”

钱满贯刚走,雍珏唤来一人,对其耳语几句。

……

九九一过,天气渐暖。

雍景城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户部尚书李释傥的宅院,此时却是一片冷寂。

五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几人都在。

几人手里传阅着一张纸条。

看过之人,脸上无不露出莫名震惊。

纸条最后来到了左都御史许儒侨手里。

他们座次是李释傥安排。

看过纸条上的内容后,大家便明白了李大人为何要这么安排。

许儒侨只看了一眼,便站了起来。

“李大人,这消息从何而来?”

“太子府。”

“许家本宗出事,为何我一点消息都没有听说?”

“太子的消息来自执剑人,据说在虔州兵动手前,执剑人的密信已经出发了。若是此事为真,用不了多久,你也能收到消息。”

“为真?李大人,你把大家叫到这里,是觉得这是真事?”

李释傥点头。

因为某些暂时还不能说的原因,他不能光明正大告诉几人,这消息没有问题。

许儒侨呵呵冷笑两声。

“不说虔州兵为何会听卫昭调遣,虔州卫与南都府隔着一个月的路程。若是虔州兵进入南都府,许家会没有人发现?谋反?诸位觉得这有可能吗?”

许儒侨的反应,众人没觉得意外。

毕竟他出自镜州许氏。

因为消息是从太子府传出来的,几人也是不敢相信是真。

许儒侨质疑,谁都没有先开口。

此时,兵部尚书卢湖天站了起来。

众人同时看向他。

“诸位,有件事我一直没有跟大家说过,也算是兵部的‘家丑’。”

“卢大人?”

李释傥忽然想到了什么,惊讶地叫了出来。

“兵部的兵符,并不在我手中。”

“卢湖天,你说什么?”

许儒侨情绪激动。

“前任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我在他留下的东西里没有找到兵符。有人说兵符在林空山手中,我几次找他讨要,他告诉我兵符不在他手里。起初我以为他是故意不想把兵符交出来。现在看来,竟然是真的。”

“连兵符都看不住,你这兵部尚书是怎么做的?”

卢湖天心知许儒侨在气头上,无论自己说什么都是不对。

他也没有争辩。

如果出事的是卢家,他现在的情绪或许比许儒侨还激动。

由着许儒侨发泄了一阵,等他情绪有所缓和,李释傥道:“许兄,虽然我也希望这是一条假消息,但我有八成把握,这是真的。”

“执剑人和卫昭是吧?不是说许家谋反么?若是他们真敢动本宗,我许家便谋反给他们看!”

这显然是气头上的话,李释傥对此不置可否。

他已经派人去打听镜州的消息了。

二十年前顾家的悲剧,他不想再看一次。

不是因为对顾家和许家有多少好感。

执剑人覆灭顾家,是在五姓七族都没有准备时,突然发难,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但镜州许家却不一样。

如果镜州许氏真的走了壶州顾氏的老路,便意味着执剑人与陛下有能力威胁到其他家族。

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如今许伯达已死,他为了以防万一留下的计划,也已经开始。

去年太子参政,他一直以为,五姓七族当前首要任务,是应对太子雍珏。

不到一年时间,李释傥的想法变了。

镜州许家悲剧的始作俑者,乃是卫昭。

没想到一个小小狱吏,居然能成为五姓七族心腹大患。

如今头等大事,依然是除去卫昭。

他派人询问过与卫昭同在癸字号监牢中的狱卒,卫昭二十年来,一直都是个三品武夫,为何突然能成为大雍最年轻的九品。

他始终想不明白。

李释傥不信卫昭真有这般城府,隐藏那么久。

为了弄清这件事,李释傥仔细研究过卫昭离开癸字号监牢发生的所有事情。

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点,沈沉舟去监牢救他,绝对是最大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