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第253章 李隆基的新方向

沉香亭里的人走了,他们的离开,反而让这片亭台秀水鲜活了起来。

几只白鹳优雅地落到了青绿色的湖水中,安然的清理起了自己的羽毛。它们很喜欢这片湖面,尽管那个半空中突然出现的光影有些吵闹,但它们依旧能感知到这样的吵闹并不危险。不像那些总是不定时出现在亭子里的两脚兽,他们是很危险的。

这些危险的两脚兽,此刻正聚在兴庆殿里。

宫殿厚重的大门被关的很严实,尽可能地隔绝了殿外的一片嘈杂,也让整个殿内显得格外的昏暗。

张说,张九龄,张嘉贞,宋璟,韩休,宇文融,裴耀卿几人都无言的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等待着面前的皇帝说话。

其中裴耀卿是在场众人里,官职最低,资历最浅的。

他知道,自己这次被召见,只是为了解决从洛阳运粮食到关中的问题。所以他尽可能的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他很清楚,那些什么均田,府兵,节度使之类的事情,都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去过问的。

由于大殿里的昏暗,李隆基不是太能看清面前这些人脸上的表情,不过他倒是觉得这种有点开黑会的状态反而挺好,有些事照面说反而会遮遮掩掩。

“这大门一关上,诸位爱卿看不清朕,朕也看不清诸位了。”李隆基故作轻松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

其实他已经掩饰的很好了,但正是因为当下的这种环境,放大了几个大臣听觉上的感知度。

“这种情况朕倒是觉得挺新鲜的,能让我们君臣间少一点隔阂。”

“陛下,臣与陛下并无隔阂!”宇文融第一个开口说道。

李隆基摆了摆手,“爱卿的忠心已经是被历史检验过的,反而是朕的那些小聪明对不住爱卿的努力。”

宇文融心中一顿,胸中涌起一阵感动,“臣甘愿为陛下前驱。”

“爱卿的心意朕清楚,也是原来的历史里朕没有想明白,检田括户这件事不止是给朕开源这么简单。”李隆基很坦率地说着,“但是,光是检田括户肯定不够。”

坐在最上首的张说在心里犯嘀咕,“你还真想深入推进下去?”

“这件事,朕依然还是要委托给爱卿。”李隆基思考了片刻后说道,“既然是检田,那就要把统计天下田亩的事情也一并做了,不管是谁的田,这个数据要越详细越好。”

“不管是谁的田?”宇文融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李隆基点头,“不过,还是要有一个轻重缓急,宗室那边,给朕一点时间去说服他们。”

宇文融忍不住叹了口气,“陛下,艰辛。”

“不及你们。”李隆基顿了顿,“朕先给你们放放风,有了具体田亩数据后,朕就要取消人头税了。”

“陛下是要推动那个摊丁入亩?”张说问道。

“不止是摊丁入亩,而是要动一动这个均田制了。”

“陛下~”张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张卿有疑虑?”

“是的,这均田制一改,国本恐会动摇。”

“现在这国本就没有动摇吗?”李隆基反问。

众人顿时间愣住了,对这句话完全无法反驳。

在知道未来发生的一切后,这几位开元时代的精英们突然有了一种明悟,自己其实并不是什么乾坤大才,反而更像是一个糊表匠,跟着自己陛下这个大糊表匠把大唐修修补补了一番而已。

外表的光鲜,并没有能解决骨子里正在发生的溃烂。

“陛下可知,该如何去改?”张说追问道。

李隆基摇头,“不知道,反正当下均田制已经被破坏了,府兵制也名存实亡了。与其被动的去等着事态难以收拾,不如主动的去做一些准备。毕竟光是弄清楚田亩数据,就需要很多年。”

李隆基咂了咂嘴,“朕又是个活的长的,所以朕能等,至于怎么调整,不是有萧盼盼吗,那个未来的世界,总是会有些办法的。”

张说在心里苦笑,这样没头没脑的去弄,也不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宇文融这边继续清查田亩和安置流民落户,该给的待遇和保证都要落实到位,做好了这一件事,可以给朕和大唐争取十年的时间。”

“臣明白。”宇文融恭敬地回应道。

“之前裁撤掉的那批士兵,改编他们为江南屯田军。”李隆基说道,“户籍改为军户,编入军荣院。”

“陛下要建军荣院?”宋璟有些吃惊。

“不然呢?这么多士兵,处理不好随时会乱,要给他们一个保证,一个来自朕的保证!”说着,李隆基的目光落在了张九龄的身上,“张卿一直向朕推荐你,江南开发和屯田的事就交由你去做,能做到吗?”

张九龄很激动,“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嘱托!”

“陛下,若这样安排,朝廷的钱粮恐怕会有些吃紧。”张嘉贞提醒道。

这些原本被裁掉的军士若换改编成屯田军,那要花费的钱粮就不止是原来的那些数额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钱的问题后续是可以解决的。”他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手边的一张绢帛,那是他刚刚闷头画下来的日本地图。“就目前来说,我大唐的钱粮还是够撑几年的。”

“未来的几年,朕会对军队,还有边境的战事做一些调整,以稳固为主,不再继续对外拓土了。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目前大唐的周边都比较稳定,做这件事时机刚刚好。”

“陛下,若如此,恐怕不出一年,吐蕃,突厥和契丹都会越发猖狂。”张说是在边境带过兵的,他知道,一旦大唐的兵锋有所减弱,这些地方的人就会立刻感知到,然后跳出来找大唐的麻烦。

李隆基咬了咬后槽牙,“只要边防不失即可,真出了这些事就先忍着,朕要按照未来的方法,重新练一支新军。”

“有了这支新军才能一鼓作气解决边患,朕要让吐蕃,突厥,契丹,渤海,新罗从大唐领土上消失!”

几个大臣对视了一眼,纷纷觉得自己的陛下有些激进了。

“陛下,这恐怕依然要花很多钱粮。”宋璟说道,“萧盼盼说得那些赚钱的事情,一时半会也发展不起来的。”

李隆基摇头,“钱粮是有富余的,等朕把关中收拾停当后,就前往洛阳驻跸,这样可以节省出大量的粮食转运,这笔钱粮足以练出一支精兵来。”

“陛下离开关中,恐怕。”宋璟不敢直说。

“无妨,这点事朕都处理不好,那朕这个皇帝就不用当了。而且,只要朕握着大运河,关中就翻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