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带着老婆回五代>第359章 女真人根基已断

因而,为了不浪费这三万精绝的枪骑兵,子弟军军委会已经决定,在李彦琳的第二军拿下营州后,防线将会再次西移。

这时候,大光显就要率领着三万枪骑兵移防营州,重新构建防御和进攻契丹的阵地。

因为李从重的第七军驻扎在吉林和黑龙江,李彦琳的第二军就要返回胶东甚至兖州,做好南下攻击江南各国的准备。

同样的情形,李从重在黑龙江流域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看住即将崛起的后金女真!

辽天显元年(926)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后又分出回跋女真。

留居故地的女真人,未入辽籍,称为\"生女真\"(广义上包括五国部和东海女真)。

生女真分为数十部,其中的完颜部逐渐强大,他们营建庐室,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带。

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私有财产,阶级分化十分明显,法律规定杀人者偿马牛三十,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阿什河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

魏、晋至唐代称\"安车骨水\";金称\"按出虎水\";名称\"金水河\";清初称\"阿勒楚喀河\";1725年(清雍正三年)改称\"阿什河\"。

\"按出虎\",女真语\"金子\"之意。

阿什河流域面积3493平方公里,干流长为202.8公里,大小支流共79条,总长度1277.9公里。

阿什河从发源地往西南流,在青龙山处折向西北,同时与各小支流汇合,在哈尔滨市区东部流入松花江。

河流跨经尚志、五常、阿城、哈尔滨三县一市。

阿什河流域是女真族(满族的先世)的发祥地。

宋政和五年(1115年),生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于阿什河畔上京会宁府(阿城市南白城)建都。

金天会八年(1130年),阿什河水泛滥,洪水浸及金都城皇宫。

据《阿城县志》记载:会宁府人口约15万,每年以水运进入会宁府的税粮就达20万石。

会宁府治上京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市区南2公里白城)。

《大金国志》载,\"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建为上京\"。

城近\"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会宁府辖区:北抵松花江,西涉拉林河,南达长白山,东至蜚克图河流域。下辖会宁、曲江、宜春3县。

现在,李从重已经在会宁、曲江、宜春三县修筑了三座城,韩延徽给他分配来原渤海国遗民三万多人,在此耕种、生产。

李从重占据了两百年后完颜阿骨打的老巢,并且用水泥修筑了城堡。汉人们在城里丰衣足食,生活富足。

城外,李从重建设了酱油工坊,高价收购女真人的黄豆,制成酱油,然后再跟他们换羊!

而且,只换羊,不换马!

城里,各有一个纺织工坊,用羊毛生产毛衣,再次跟女真人换羊!

女真刚刚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型的时期,哪里懂得这其中的阳谋!

结果,女真人为了换取生活用品,大量养殖羊群,忽视了马匹的生产。

没有马匹,哪来的骑兵?你能骑着羊打仗吗?

冬天,女真人躲在地窝子里,身上盖着好几层皮毛。依然抵挡不了吹进来的冷风!

这种状态下,造小人非常不容易!

因为极度的寒冷,会打消你所有的欲望。

甚至,连丁丁都被冻得像花生米!

他们赶着羊去城里跟汉人换取生活物资的时候,进入交易大堂,被里面的温暖所震惊!

汉人笑道:“今年冬天好像更冷,你们太不容易了!”

女真人说:“我想过你们的生活,请让我成为你们的奴隶!”

汉人笑道:“不用成为我的奴隶,只要你愿意来,可以给你温暖的房子,你再也不用去放养,而是在我们的工坊做工!我们会给你银子!”

女真人惊喜道:“就是你们会白白给我们美好的生活,而不用我们去抢?”

汉人不懈道:“抢?你抢一个试试!”

这个女真人带着他全部的羊群,来到城里,用羊群换取了一个三间房的小院,开始了半农半工的生活!

当初筑城的时候,城池是按照五万人的规模来建的。

不到三年,会宁、曲江、宜春已经住满了人。

女真人用上了汉人们的生活用品,生活习惯也跟汉人别无二致。汉人、女真人、渤海人互相通婚,孩子的数量极大增加!

夏天的傍晚,河边的草地上篝火点点,烤羊的滋味随风飘散,漫山遍野疯跑着的,都是小孩!

这些小孩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大同朝的子民!

平洲的李绍荣,一直没有等到攻占阜新、锦州、营州的命令,却等到了换防去大连旅顺口的命令。

失去了攻取辽西三州的军功,第六军的将士们都很惋惜。

李绍荣作为一军之长,自然要做好思想工作。

他说:“大家不要小气,都是子弟军的兄弟!人家第二军已经把旅顺口的军港和民港建起来了,城池也建好了,我们去了就是练兵,不用搬砖!

但是人家第二军的兄弟们也需要军功啊!换位思考一下,不能啥好事都让咱第六军占了!”

夏鲁奇的第四军终于出发了!李环挝、韩克庄、向拱三个师长意气风发,就像去抢媳妇一样得意。

他们从登州乘坐海军的运兵船北上,在天津登陆,直奔蓟县!

此时,934年正月,戊寅(初七),李从厚登基为帝,实行大赦,更改年号为应顺。

很多大臣都不同意李从厚称帝,因为当年,唐王李嗣源与前太子有约:唐王不称帝,太子不兴兵。

如果要是激怒了李继岌,恐怕要发生大乱。

这时的李从厚,知道子弟军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疆域拓展非常快!

虽然具体成长到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但总的说来,要比当年离开中原时强大的多!

但是,李从厚不想当一个守成之君,他要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