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带着老婆回五代>第353章 刘宗权经营云南

为了选择攻城的突破口,安审琦让飞行军升空探查。

飞行军回报:洱海北岸连接洱源县东南隅,苍山东麓、玉案山西麓;洱海南、西、北三面受河流冲积形成洪积平原,且西北高,东南低。

那么,最佳的攻城位置就是北城,同时,一个师的兵力也不宜采用分兵策略,只能在北城强攻!

在敌人没有援兵的情况下,这种仗很简单,很好打。作战计划是:飞行军升空轰炸,地面土工作业炸掉城墙,虎蹲炮加入炮轰,全军突进!

在子弟军成立以后的十几年中,这种攻城方法还没有出现过失误,也没有任何敌人能想出来防守的办法!

很快,城墙上的守军被轰天雷炸得四散逃窜,城墙被猛烈的炮火削低了一尺多!上面怎么还会有人?

在飞行军的掩护下,土工作业的士兵埋好炸药,点燃引线。片刻之后,整个北城墙烟消云散!

城内的高楼上,杨昭见到这等情形,知道力有不逮,慌忙收拾了金银细软,逃命去了!

这时候,他居然没有忘记被他囚禁的哥哥杨干贞,带着他一起跑了!

子弟军以掷弹筒开路,逐步向城内开进。

实际上,这样小心已经没有必要了。

城里的士兵逃的逃了,降的已经跪了!

事必,没有发现扬氏兄弟的踪影,他们的府邸也干干净净,这让安审琦非常恼怒。他贴出告示,悬赏一千两银子,征求线索!

随后就是安民的措施,宣布大理城现在是大同朝子弟军的领地了!

境内所有的税赋,三年内全部免除!

现在的子弟军,已经看不上这些蛮人的土特产,反而要把子弟军的工坊开到这里,促进他们的社会进步。

告示说:要新建十多个工坊,现在招募匠人,愿者可去大理城府报名。凡是录用者,月俸一两银子!

只此两条政策,大理就安定下来!

同时,安审琦派出士兵,前往昆明向刘宗权通报占领大理的消息!

刘宗权收到消息,一面向成都报告,另一面向大理派出大批工匠,参与大理的建设。

不久,刘宗权收到李继岌的回信。信中有四点内容;

一是让刘宗权发动百姓,大面积种植野山椒,丰收后,由子弟军高价收购;

二是建设的工坊以罐头加工为主,要发挥当地特色,搞菌菇加工;

三是让李珣研制可以止血化瘀的云南白药,并附带不准确的配方,供其参考。

配方一:当归,大蓟,乳香,没药,重楼,自然铜,三七,干姜粉,丹参,红花;

配方二:雪上一枝蒿 、 搜山虎 、 独丁子、 三七 、蝼蛄、生草鸟、人中白、白芨、白参;

配方三:田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苦良姜、老鹳草、酒精(以上配方都是网上搜的)。

四是让李珣发挥他的特长,收购各种药材,通过简单的加工,能够长期保存即可。这个药材加工的工坊可以大量雇用妇女来生产。

如果这几条做好了,不仅可以提高子弟军的收入,更可以稳定当地百姓,改善他们的生活!

除此之外,还要继续消灭残敌,以营为单位,分散出击,寻找逃窜之敌,并予以歼灭!

刘宗权一条一条地把任务安排下去,然后让人把李继岌的大舅哥叫来。

李珣到了以后,看了李继岌给他的信,半晌不语!

他忽然问刘宗权道:“刘师长,你是什么时候跟着你们公子的?”

刘宗权得意道:“我是第一批子弟军,在公子的魔鬼训练中升为什长,到了朝鲜后,成为营长!”

李珣摆摆手:“我不是问你这个,你嘚瑟个啥!我是问,你了解你们公子多少?”

刘宗权想了一下,说道:“我的理解,公子是个神人,像反动和弱用道长说的,公子是他们的天师!总有奇思妙想,搞出来的东西不是军国重器,就是百姓之福。

还有就是,末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很多事情的想法,都能得到公子的肯定,说跟他想的一样!”

李珣摇头道:“不是一个奇思妙想就可以解释的!他提出的这三个配方,没有几十年的专研,是不可能的!但显然,他今年才27岁!”

刘宗权:“这您就不用多想了,把您的药材工坊和这个白药弄好,就行了!”

李珣虽然疑惑李继岌的作为,但是并不是要质疑的意思,他也懂道家的一些道理。像李继岌这样的冤孽,从根本上违反了道家的理论。

看着妹妹跟李继岌甚是融洽,而且外甥也出生了。他也去看过,小家伙非常惹人喜爱,对他这个老光棍来说,是极大的欣慰。

自从跟了子弟军,他就喜欢上了这里。不管随军还是定居,都自由的很,想干啥就干啥!

现在有了具体的任务,也让这个闲云野鹤般的世外高人安定了不少。

看样子,李继岌是把子弟军的全部药材和菌菇加工的产业都交给他了。

他虽然对金钱没有热望,但是事情做好了,妹子就可以在李继岌面前,提升一点地位。

相应的,自己外甥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随李继岌的信而来的,还有百万两银子。

刘宗权很自信懂得李继岌的意思。

昭通、曲靖、昆明、大理,这四个云南的大城,不仅要重建,而且重点是发展民生。

以这四城为中心,要形成辐射效应,起到带头作用,发展周围的一些小城,吸引百姓从事生产和商贸,从而稳定子弟军的大后方。

药材工坊和罐头工坊建设的很顺利,已经有大量的药材和野生菌被收购回来。

当地的百姓从没想到,从山里挖来的不值钱的山货,到了这里居然能换钱?一时间,身强体壮的后生们每天天不亮就进山,后面背着两个竹篓,一个放药材,另一个放菌菇。

拿回家晒干,送到工坊,一个月能换二两银子!

甚至,逃进山里的残兵听说这样的事,也纷纷钻出来,挖山货去了!

最令人意外的是,大量百姓进山挖宝,居然发现了杨氏兄弟的踪迹,报告了子弟军,这哥俩被顺利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