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带着老婆回五代>第344章 将领们的心思

胆量大的人就少了些,比如李继岌的爷爷李克用,以及他的太保们。这些人,勇气和实力相当,充满希望。

有胆魄的人就更少,比如李继岌亲爹李存勖。这样的人,实力超越了勇气,很容易成事。

目前为止,有胆略的人,李继岌认为当时只有两位!

就是,实力和智商,都超越了勇气。

一个就是老郭,另一个,不好意思,就是他李继岌本人!

当然,要说胆略第一,古今中外,放眼宇宙,也就是伟大教员了!

所以,相比较隋唐时代及更早的朝廷,李继岌决定设一个参事。

这个参事与军方的海陆空大元帅、政务院的宰相,是一个级别。

但是,参事不分军和民,都可以帮助李继岌参谋,决策。

事实上,就是老郭成为了李继岌的代言人,可以对李存审和韩延徽施加一定的影响。

这个命令,李继岌没有让李过分宣读,是自己亲自任命的。

老郭当即磕头,磕出血来。要不是郭廷说心疼,把老爹拉起来,估计老郭今天就挂了!

经过前段时间的失落,老郭好像感觉到了,以前的和哥儿消失了!

站在他眼前的,是子弟军的统帅,是可以成就他郭崇韬梦想的统帅!

老郭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客气地讲,老郭就是大同朝的二号人物,什么李存审,什么韩延徽,都只有听令的份!

自己两个儿子,老二郭廷诲是民部尚书,老三郭廷说是刑部尚书!

还要怎么滴!谁来告诉我,这样的地位,还要怎么滴!

当然也可以作死,图谋自立,然后父子三人同上刑场!

大朝会过后,所有的人都忙碌起来。

大军换防,可不是小事!

涉及到军国安全,谁也不敢大意,都是小心翼翼,顾虑周详!

老郭亲自起草,给李嗣源送一封信。

信上说:唐王你好!按照原先的议定,你我共同抵御契丹的侵略。但此时,我军镇守幽州的将士均已疲惫,需要换防。大军途径山东、河南、河北,希望沿途自律!

老郭把信给李继岌看了,李继岌说道:“老郭,再说得厉害点,压住他!”

老郭一听,就乐了!

老郭现场就改:会唐王知悉,我军抵御契丹,功勋卓着。然孤立无援,将士疲惫。今以生力军换防,途径鲁、豫、冀,希周知。令沿途自律。莫谓言之不预也!

李继岌笑道:“行了,发给他!”

夏鲁奇得到了李继岌的命令,很是激动!

夏鲁奇自从加入子弟军,也四五年了,一直没有机会带兵打仗。眼看着其他兄弟攻城掠地,自己却只能守在兖州和胶东,不免有一种廉颇老矣的想法。

现在好了,去幽州换防,直接面对契丹铁骑,那么军功就来了!

其实,老夏在子弟军中的地位,那也是妥妥的根深蒂固。

夏鲁奇的两个儿子,一个李从重,现在是第七军的军长,镇守黑土地,跟自己平级;另一个李从泰,大同朝海贸部尚书!

只可惜从泰奉了李继岌的命令,远洋出海,听说要走三四年!

现在也已经满三年了,这小子也该回来了吧!

只可惜,去了幽州,就不像在胶东,可以第一时间见到儿子了!

第一师师长李环挝、第二师师守韩克庄、第三师师长向拱,听到这个调令,几乎疯了!

与李环挝同时的师长,现在已经有几个提拔为军长;当时与韩克庄同为营长的刘宗权,也升为师长!

这是不可接受的!

向拱刚从军事学院毕业没两年,同学们混的好的,也最多是个师长,倒是没什么激动的。

李环挝和韩克庄想要庆祝一番,说好了两个人喝一顿大的。

当然,他俩是不会反向拱一起的。

两人喝得正欢的时候,夏鲁奇来了!

两人行礼,问道:“军长,您怎么来了?”

夏鲁奇盘腿坐了,说道:“心里乱的很,想找人说说话。问了半天,才知道你俩在这里喝酒!”

李环挝问道:“军长父子三人,两个军长,一个尚书,还有什么心乱的呢!”

夏鲁奇接过韩克庄递过来的酒杯,一口干了,说道:“什么尚书!这一晃都三年了!我估摸着老二应该快回来了,但要是我们开拔到了幽州,可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在海边看见老二了!”

李环挝笑道:“军长莫要心忧!末将自小在公子身边,很是知晓公子的想法。从泰尚书此去远海,必定是奉了公子的密令!

公子的想法,天马行空,说不定从泰尚书能带回来什么神秘物件,让我军更加厉害呢!到那个时候,您军长还不是在子弟军中横着走!”

夏鲁奇大笑道:“借你吉言,来,走一个!”

此时,李嗣源也接到了郭崇韬亲手写的信。

这封信怎么看起来都有点居高临下的意思!

李嗣源顿时感觉,自己快要烦死了!

李嗣源很久没有喝酒了,到现在应该有十四年了!

就是因为当时胡柳陂大战,李嗣源一时糊涂,莫名其妙地渡黄河北上,从而让李存勖孤立无援,差点让李存勖领了盒饭。

李存勖脱险后,敬了一杯酒给李嗣源,说,奖赏你的功劳吧!

这是侮辱!

从那时起,李嗣源再没有喝过一口酒!

今天,李嗣源实在是忍不住了!

他要喝酒,要喝个大的!

李嗣源自以为是这个时期少有的开明君主。虽然与李继岌约定,没有称帝,但事实上也跟皇帝没什么区别。

自从掌管大唐以来,国家稳定,政治清明,人民休养生息,可是比李存勖强得太多。

现在,境内的粮食足够百姓和军队消耗,粮价也是多年来最低的。

当年李存勖重用的租庸使,贪得无厌,疯狂盘剥百姓,已经然归自己给砍了!

那些导致李存勖国破家亡的宦官和伶人,更是一个没留,全部砍杀!

要说也该知足了!

自己一个小学没上过一天的文盲,甚至都不识字,居然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简直就是上天的垂青!

他担忧的,就是那个眼高手低、心狠毒辣的儿子李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