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唐宫【完结】>第82章 愿得一人心

  天色朦朦的, 李淳困倦的睁开眼眸, 今日尚有早朝,将薄被往上拉了下, 伸手圈住宋槿阑再度合上了眼眸。

  光亮入了卧房,宋槿阑才悠悠转醒, 睫毛微闪, 眼眸中含着淡淡的光波, 怀中的人随着她的动作也醒了,肌肤触碰又是一阵酥麻。

  “醒来了, ”唇上勾起笑意,李淳稍稍压着眼眸面颊带着些红润。

  宋槿阑带着些羞涩,用唇覆在三郎的额间,亲昵的唤道,“沁儿!”

  “阿娘!”

  外头传来的哭喊声, 让两人皆是一怔,随后便是相视一笑, 各自垂首, 默契而温馨。

  匆忙将内衫穿好, 宋槿阑沉默而紧张的替三郎将衣裳穿上,分毫不觉得生疏, 仿佛她已有过无数次演练。

  悬好鱼袋忽的又被抱了个满怀, 宋槿阑合上眼眸, 任由她的气息将自己包裹,享受着这一刻的安宁。

  “快些去沐浴, ”宋槿阑含着笑意说道,外头的哭闹声好像是止住了,不过真该出去瞧瞧十五了。

  “那我先帮你将衣裳穿上,”李淳扶着她肩膀看向她。

  宋槿阑推开她的手,娇嗔的说道,“你快些去,我一会得去看看十五,方才还在哭着呢!”

  从背后拥住她,留下一个浅浅的吻,李淳蹙眉说道,“不要因着十五而忘了我。”

  沐浴之时,李淳的眼中皆是昨天的景象,唇角一直扬着一丝浅笑,待出浴后才将笑意收敛,昨夜那出戏,她无法责问宋槿阑,那些朝臣倒是该好好惩戒了,特别是魏公武这厮,着实放肆!

  “朝臣皆在太极殿候着,”李荣跟在说道,朝臣皆找他打听,可他知晓有些事若是没有圣人旨意他便只能与朝臣周旋,且又不能得罪他们。

  候着便候着吧,李淳轻哼了一声,方走到太液池却见到了李善,看她的模样该是在等自己。

  “圣人,”李善行礼道,一夜未眠不免有几分疲惫,可她心里分外焦灼。

  挑起腰间的鱼袋,李淳顺着走廊来到雨亭,看了眼天色昨夜下了一场薄雪,而今已经消融,不过还泛着阵阵寒意。

  李善随着她一起入了雨亭,“三哥哥,”有许久没有唤起这三个字,似乎都有些生疏了,哽在喉间带着些凄楚。

  眼眸好似有一瞬酸涩,李淳点点头,“善儿,我终有一日会死去,大唐的江山必将有人承袭,我知晓你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可是三哥哥,我是个女子!”她的身份已然不可能了,实在不理解三哥哥的意图。

  “善儿,我问你,你便想好了,待你十六嫁做她人妇,这一世便拘谨在那一方府邸相夫教子琴瑟和鸣?”李淳眼眸闪过凌厉,善儿不比李泗弱,相较与李泗善儿多了一份为君者的善。可善有利弊,她现在无法得知,只能等来日善儿的作为了!

  目光慢慢往下沉,李善抿着唇角,她的内心何尝不是在纠结,从开始的不可置信到现在她的心底竟是带着几分渴望。

  “李氏的江山是从杨氏手中夺过来,阿爷与炀帝亦是表亲,江山易主也不过弹指之间,我李氏江山如今又能立世多久?百年、千年或三朝而完,便在你我,”李淳早已知晓,她留在史册的必不是明君,弑君杀叔屠侄,残暴武断,可她要开创一个盛世,自汉之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

  李善定定的立在雨亭,同李淳一起看着眼前的景致,乌云消散后的天空显出别样的云霞,照在水面折出光芒。

  太极殿内站着一群朝臣,立在那里无精打采,待听得传唤一下便精神起来,恭候着圣人。

  朝臣行了礼,李淳扫视了一眼四周,冷哼了一声,“魏公武何在?”

  “禀圣人,魏侍郎自觉昨夜宫宴失态,请了旨意告老还乡,”陈臻忙上前答道。

  “告老还乡?”李淳走到陈臻身侧,“昨夜宫宴这般冲撞,居然敢告老还乡,传旨即刻羁押魏公武,以下犯上罪该严惩!”

  “圣人!”朝臣皆是躬身行礼,魏公武所言皆是朝臣心中所想,只是皆无法那般朝圣人直言。

  “圣人,魏侍郎这番言语虽是莽撞,可御史之责便是劝谏,于臣子而言此乃忠心,但言语粗俗妄指圣人便是他之罪责,还请圣人酌情处理,”李善是随李淳一起入的内殿,除了祖公见她有一瞬的失神,其余朝臣皆是没有发现此人在太极殿。

  李善的这番言辞让李淳陷入了沉思,眼眸微蹙,良久的沉默之后才缓缓开口道,“既如此,将其调往淮州,好生反省!”

  太极殿内朝臣皆是震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孝廉公主是何时来的大殿,这一番谏言圣人居然还同意了!

  这是李善第一次已储君之身出现在唐史,后世争论不休的是,此番李善现身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

  将军府的喜宴极为低调,如日中天的仲将军谢绝了朝臣的恭贺,只在府上悄然办了一场宴席。

  着了一身喜袍的仲宜执着秦秋月的手,眼眸里尽是小心翼翼,李淳忽的扬起一丝笑意,当年战场也不曾见她这般害怕,秦秋月只是普通的女子,甚至带着些风霜,可在仲宜眼中视入珍宝。

  两人先是拜了帝后,再朝阿娘行礼,身后秦秋月的一双儿女,眼眸中都含着泪,这一路走来真是太过艰辛。

  仲府的庭院很小,方寸之间放了一方茶几更显得狭窄,这是当年李淳还为秦王时赐与她的宅邸,这些年便不曾换过。

  仲宜将酒壶放置在案几上,添了两杯酒,“夜里寒凉,圣人小酌一杯,驱驱寒意。”

  端起酒盏一饮而尽,外头似乎真有些冷了,这一杯酒下肚身子感觉暖和了些,李淳环顾了下四周,“明日收拾一下齐王府的旧宅便是将军府。”自入麾下,仲宜便处处小心着,与朝臣也未有交往,功绩也有进退得宜,若不是如此想必自己也难容得下她。

  “是,”仲宜未推搡,直接应承了,她刚战胜而归又是新婚圣人赏赐是常事,有些事,她与圣人是心照不宣。

  “此番回长安可有想过留在这里,还是想重回边疆,”李淳问询道。

  边疆虽是向往之处,可阿娘年事已高,断不能将她迎在边关之地,再者留在长安可安圣人心,“臣愿留在长安。”

  李淳点点头,她待仲宜是矛盾的,引为知己可又不得不堤防她,这便是上位者的无奈吧!“今日是你新婚,便不在此耽误着良辰美景了。”

  将军府的红色灯笼在冬夜映衬着几分暖意,仲宜与秦秋月立在门廊处恭送了帝后出府,待府门合上便紧紧扣住了对方的手。

  红色的灯笼映照着青石砖上,这条官道是从皇城开出来的,墙外便是临安街可观赏长安城的景致又不至于被百姓窥探。李荣示意身后的羽林军慢些走,让帝后缓缓走在前头。

  “早些回宫可好?”李淳轻声问道,方才喝了几杯不觉得寒凉,可握住宋槿阑的手,发觉她的手依旧是冷的。

  宋槿阑摇摇头,“好不容易出宫一趟,便不着急可好?”靠在三郎怀中身子便觉得暖和多了。

  伸手将她紧紧揽住,唇落在她的额间,凉凉的,李淳不觉将她拥得更紧了,“好,可不许太久,等天色好了,我们带着十五一起出来。”

  宋槿阑仰起头在她脸颊印上浅浅的唇印,“三郎,你的心里是何时有我的?”

  “很久很久了,约莫是上辈子吧,”李淳轻笑道,犹记得她方入府时的种种,心底不由默默叹息一声,宋槿阑与了她前所未有的温暖,幸而未反驳杨慜如的主意,幸而终是苦尽甘来。

  宋槿阑停住脚步诧异的看向她,真是第一次听得她这般言语!

  “怎么了?”李淳怔然的看向她。

  抿唇轻轻的笑着,宋槿阑摇摇头,执起她的手满心欢愉的走着,长安城的冬夜真美!

  新岁一过,李淳便将政务暂由祖公代理,两人一同前往扬州履行方前的承若。

  阿楚端着温水正准备进入卧房,却听到里间令人面红耳赤的□□声,差点将水打翻,幸好秋域上前扶住,若不然定会惊动卧房里的人。

  大部分时候皆是她守在殿外,特别是这种时候,只是今日方出去一会,便见到阿楚进去忙将其拉了出来。

  秋域不禁叹息,以前还只是晚间,如今已然不分时辰了!

  阿楚的脸色红了个通透,端着水木讷的说道,“我晚些再来。”

  “过半个时辰吧,”秋域接了话道,便立在外殿握着腰间的刀柄。

  阿楚摇摇头,似乎想驱散脸颊的热意,出宫了便是这般无节制吗?

  沉沉的睡了一觉,宋槿阑醒来时天色将近黑了,床榻上一片凌乱,胸前满是淡粉的印记,看着睡着的沁儿眉眼不禁带着柔和的笑意。

  宋槿阑醒后不久,李淳也转醒了,不再是从前身边的人一动便醒来,终是得以安安稳稳。

  晚霞落在云层上五彩斑斓,身后传来熟悉的气息,宋槿阑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心间填满,靠在她的怀中合上了眼眸。

  这座府邸承载了儿时美好的记忆,一家人其乐融融,可现在填满她的心间的是站在她身后之人。

  “明日要回长安了,可想再呆几日?”李淳温柔说道,三月的扬州依旧冷得很,将她裹得紧紧的,害怕她一不小心又受寒。

  宋槿阑摇摇头,“出来许久了,想早些回去。”朝政耽误太久,她心头难安,三郎虽是她的夫君可紧要的是她还是大唐天子。

  “好,那便下回再来。”

  唇角扬起一丝笑意,长安扬州无论何处,只要与三郎十五一起便心满意足,宋槿阑握住她的手,“三郎,我没有分外想念这里,幼时的美好都存在脑海,我不会忘记,你不用为我奔波,只要有你和十五陪着,我便不会惧怕长安城。”

  “这一生,便只得你!”

  翌日清晨一行人启程回长安,待帝后上了马车,仲宜便示意启程。

  她在这座府邸出生,父母去世与兄长投奔伯父,她握住阿兄的手带着忐忑不宁的心入了长安城,而今再从这里出发,她已毫无惧意!

  “我方才见到了儿时邻家的兄长,”宋槿阑放下帘子忆起往事不由笑着说道,“还记得阿爹还打趣说是要将我嫁给那兄长。”

  “是么?”李淳挑起看着外头的人群,眉眼微蹙,随后又放下帘子,“不如我!”

  宋槿阑缓了一会才察觉她三郎是犯了醋意,掩着笑意附耳安抚道,“这世间何人可及我的沁儿。”

  耳垂被柔软扫过,李淳心忽的一紧,揽过宋槿阑的身子倾身吻向她的唇瓣,手掌挑起她的裙带往外一扯。

  “三郎,这可是在马车上!”宋槿阑握住三郎的手,不许她乱动,随后柔声安抚道。

  李淳摇头眼眸闪过一丝狡黠,唇角噙着淡淡的笑意,附耳低声说道,“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