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唐宫【完结】>第64章 江山

  李淳没有回宫, 亦未留在凤池阁, 而是去了方园。里头的景色没有一丝变化,与她第一次来一样, 不同的是她如今已经坐拥天下!

  心头的酒意渐渐消散,李淳独自坐在常与四叔饮酒之地, 四叔, 帝王真是孤独!这般时刻, 愈加显得寂寥。

  翌日清晨,李淳回了宫, 便听到宋槿阑重病昏迷的消息,昨夜里还吐了血,惊得她连早朝都顾不上直奔承合殿。

  大发雷霆的李淳迁怒与太医署医治不力,若不是秦阿伯劝阻,怕又是一番血光之灾。

  殿外跪了一众宫婢和侍从, 皆是战战兢兢,李淳压着心头的怒火, 在殿外等待着秦阿伯的诊断。

  她昨夜为何要出宫, 李淳自责万分, 明明杨荣都提醒了她几回,若是早些医治定不会这般严重。

  “圣人, ”秦阿伯朝她微微拘礼, 又看着殿外这些宫婢和侍从, 轻轻叹息一声,“皇后惊惧入心, 血脉紊乱。”

  “阿伯可有良策?”李淳焦急的问道,她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医治宋槿阑!

  秦阿伯眉头紧拧着,皇后自生产后身子一直便处于调理中,身子便一直虚弱,此番病重自是不可估量,“圣人,臣不敢妄下评断。”

  身子踉跄的往后退了几步,李淳目光涣散的看向周身,不可能的,她才扫清了所有障碍终于可以无须任何担忧让宋槿阑无忧无患,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阿伯,你定有办法的!”李淳上前抓住秦阿伯的手臂,恳求道,“阿伯,我求求你!”

  “圣人不若让太医署过来,我与他们一同商讨看看可有计策,”秦阿伯无奈的说道,集思广益或许是个方法。

  “好,好,”李淳忙不迭的应道,让杨荣将太医署上上下下全部召集过来,遣散了所有的宫婢只剩下秋域和阿楚留在宋槿阑床榻前伺候。

  皇后重病的消息一时间传遍朝野上下,关于当今天子与先帝宠妃私情一事反而被坐实了一般,坊间皆是以为皇后定是为此事与天子闹翻从而入了冷宫。此事引发朝野上下不满,窦勇无奈之下只得辞官归乡。

  接连几日朝政皆由祖公与徐德睿暂为主理,李淳一直在承合殿陪伴,可宋槿阑依旧没有起色。

  李淳这三日几乎没有合眼,吃食也只用了一些,在偏殿等候的她见秦阿伯又摇着头出来,紧握着双拳强撑着意志不让自己倒下。

  “圣人,且去歇息会吧,”秦阿伯劝道。

  微微颔首,李淳扬手示意秦阿伯下去,心力用光了一般,她的手抑制不住的颤抖起来,忽的出声道,“秦阿伯。”

  顿住了脚步,秦阿伯回神看向李淳。

  尔后又摇摇头,生生的将言语咽下去,李淳脚步虚空的朝内殿走去,方踏上门槛又忙缩回了脚步,宋槿阑定是不想见到自己的,还是不要去打扰她。

  李淳定定的看着床榻躺着的宋槿阑,那种剜心之痛,似乎要将自己折磨致死般,她争了这么多年,手上染满了鲜血,可这一瞬仿佛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宋槿阑,你醒来好吗?只要你醒来,你想要什么都可以答应你,什么都答应你。”压抑着哭腔,李淳掩面道。

  一到了冬日这阴郁仿佛不曾消散般,宫里的消息传到了玄都观,清越立在那颗银杏前沉沉的叹息,也许她该入宫一趟了。

  清越坐在轿撵里看着熟悉的景致,心一点一点下沉,她竟不知原来自己是这般厌恶这皇宫。

  她看着憔悴不堪的李淳说已经召楚王入宫,她真希望是三郎一时冲动之举,可她心里知道,三郎的性子,若不是有了决断如何会做这种事!亦第一次看到崩溃而哭的三郎,这一切真是环环相扣,逼着她二人走入深渊。

  再之后宫里传来李淳吐血昏迷的消息,身处玄都观的清越真人亦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番因果也是注定的。

  帝后二人相继生病的消息传出,再者此时又召了楚王入长安,便纷纷揣测帝后无子怕是要立楚王李泗为储君。

  今年方十六的楚王已有先父之风,尚且稚嫩的容颜已有端现沉稳,入了长安城便一直大门紧闭,拒不见客。

  这是他第一次来长安,阿爹是喜欢边疆的,可惜他却死在了长安,阿爹死后阿娘不久也病逝了,这世间独留他一人。入楚王府的路上他曾经过了当年的淮南王府,他的阿爹便是死在这府上。

  “殿下,宫里的探子传出,圣人已经醒了,”周廉看向楚王,楚王儿时还是像王妃,如今越发像先王了。

  李泗点点头,他这堂兄怎么如此死掉,太轻而易举了,握着腰间的刀柄,“静观其变。”

  听到李淳苏醒的消息,祖公与徐德睿便匆忙奔向太极殿,如今楚王已入长安,朝廷上下动荡不安,实在需要李淳出来稳固人心。

  李淳坐在蒲团上神色有些苍白,看着这几人担忧的神色,便摆摆手道,“某无大碍,楚王可是今日到长安了?”

  “是,”祖士言答道,他亲自迎楚王入的城,这少年的神色与当年他初见李淳之时有几分相似,格外冷静自持。

  “丞相以为楚王如何?”李淳问道,四叔的子嗣皆被自己杀了,只有五叔尚有李泗,若立储君似乎只有他一人了。

  徐德睿沉思了一会,这才答道,“心性沉稳,尚有谋略。”他与楚王也只交谈几句,相较淮南王多了几分圆润,只是楚王若立储君,他们这些旧臣怕是不

  由得要思量一番了。

  “祖公呢?”李淳咳嗽了几声端起茶盏润了下喉间,抬眼看向祖士言。

  “圣人年岁尚轻,若立储君为时过早,”祖士言答道,皇后病重之后圣人的身子似乎也垮了,他不愿见到圣人为了一个女子便一蹶不振,帝王怎可困于情。

  李淳缓缓放下茶盏,她与祖公一路披荆斩棘终于登大统,而今她却可以弃一切不顾了,想来也是可笑,偏偏叫她遇见了宋槿阑,造化弄人“祖公不知,这些年为何只有秦阿伯一直照料某的身子,某的身子坏了,某无法再有子嗣了,”李淳淡漠的勾了勾唇,她必须让祖公与徐德睿相信只能立宗室的缘由。

  徐德睿与祖士言面面相觑,太极殿内一时陷入沉静,君臣三人各自陷入沉思。

  “李泗今年亦有十六,若某出事,亦不需要担心主弱国疑,”李淳出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不过若是祖公另有人选,不妨说出来。”新君登基对旧臣定有一番打压,她心里知晓,她亦不忍见祖公、仲宜步其后尘,五叔心底纯良,但愿李泗亦有如此心胸。

  祖士言兀自叹息一声,看来圣人已有决断,“若不然再缓缓,亦可以查看下楚王到底如何?”留有时间观察其他李唐宗室,李泗的身份总让他颇有顾虑。

  李淳疲倦的合上眼眸,应了一声好,她总会放下这一切的。

  外头的风扣着房门发出沉闷的声响,李淳被惊醒了过来,看着身上盖着的薄被,原来她倚在软塌上睡着了。

  也不知外头什么时辰了,杨荣跪坐在蒲团上打着瞌睡,李淳掀开被子站了起来,还未站稳一阵眩晕传来,扶着软塌休息了会这才重新立起来,往外头走去。

  守在外殿的仲宜见是李淳,忙行礼道,“圣人。”

  “什么时辰了?陪某去外头走走,”李淳轻轻咳了几声,这殿里太闷了。

  “圣人,外头许是要下雪了,您身子未愈,不可涉险,”仲宜说道。

  身后传来脚步声,李淳转头见是杨荣,忙招手道,“与某披一件外裳。”

  刚出了殿外便是一阵寒风袭来,仲宜忙护着灯笼,今夜这冷像极了以往在边疆,担忧的看了眼身形憔悴的李淳。

  “这长安城,可是呆腻了?”李淳忽然开口问道,她想许是可以让仲宜离开长安城换个身份活着,毕竟淮南王死于她之手,那份仇恨定不会那般容易化解的。

  仲宜沉吟了一会,“承蒙圣人庇佑,仲宜不懂权术、不懂朝纲,只懂打仗。”恩宠难侧,她在宫里一直谨言慎行,杨家的覆灭尚在眼前。

  凛着眉眼叹息一声,李淳知晓了仲宜的言外之意,语气淡薄的说道,“再等写时日吧。”

  “圣人,皇后醒了!”杨荣顾不得灯笼,听完承合殿宫人传来的消息,直接飞奔向那一点灯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