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唐宫【完结】>第4章 子嗣

  “臣恳请陛下着大理寺重审宋丞相一案,”李淳跪在大理石的地面,此次朝会只有四位重臣,还有五位宗室,她在其中甚微不起眼,此言一出倒是让他们有些讶异的瞧着。

  偌大的麟德殿一时之间悄无声息,李载端坐其上,神色微微一沉,“三郎对此事有异议?”

  见父亲神色异常,齐王李宪忙俯身说道,“父亲,秦王一时口快,请父亲莫怪。”

  “齐王委实偏颇,臣看来秦王对于此案颇为不满,这朝中谁人不知,秦王妃不就是那逆臣贼子的亲侄女,莫怪乎秦王心生怨念,”徐睿德冷笑一声道,连李宪都不敢为之求情,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小子,长孙如何不过庶出而已。

  李淳毫无惧色,自顾答道,“如徐中书所言,内子伯父是宋丞相,便是臣的阿翁,既是阿翁,便是臣的家事,宋丞相是大唐丞相,丞相下狱便是国事,于家于国,于公于私,臣都无法置身事外,恳请陛下三思。”

  有理有据,还有几分胆色,到不像她阿爹唯唯诺诺。大理寺寺卿赵同维没有依附太子也没有暗中支持齐王,倒是将其中的关系都厘清了,李载面色缓和了些,语气低沉的说道,“兹事体大,三郎你有此心,甚好,只是宋本道谋反之心不是一载两载,”说道此处眼眸突然凌厉起来,看了眼李蠡,沉吟一会又道,“宋家其余人等,概不追究。”

  “陛下,”李淳正欲再言,却见四叔拉住了她的衣袖,朝她摇了摇头。

  李载看着两人的动作,瞟了一眼李蠡,“下旬某去骊山狩猎,朝中的事由便交给你了,莫让某失望。”

  “儿定当竭尽全力,”太子李蠡恭谨的说道。

  众人退下的时候李载将李淳留了下来,李淳是他的长孙,却不出众。也是老天厚待,他的儿子们一个个文韬武略皆可独当一面,攻天下之时是得力悍将,而如今,天下已定,这些优秀的儿子们却是他心头大患,太子只有一个,可觊觎这个位子的人实在太多,他这一碗水再也无法持平,与其等他们自相残杀,不如由自己将这个平衡打乱,让他们知道,太子始终是太子。

  “三郎,可是还想进谏?”许是孙儿,李载的语气柔和了许多,像是寻常百姓家的阿爷,他始终老了,早该儿孙绕膝了。

  “是,”李淳如实答道,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与天子相处,心里有些拘谨,望着这个年过六旬的老者,忽然生出些悲凉。

  李载慈祥的点点头,“坐,陪阿爷下盘棋。”

  李淳躬身行礼,便坐了下来,手执白子落下一枚放在中央。

  “你如今也做阿爹了,你阿爹死的时候你才五六岁,一转眼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李载感慨的说道,“你幼年倒是惧我,见了我只往你阿爹身后躲,反倒是你妹妹,李......”

  “李沁,”李淳接过话,再度落下一枚棋子。

  李载叹息一声,“岁月不饶人啊,那小丫头倒是不惧我,可惜了,她若还活着,现在也该嫁人了,还有你秀宁姑姑,你阿爹,让我这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着这个不太亲近的孙儿,李载将自己的情绪毫无隐藏得表露出来,这些年儿子们与他渐渐疏离,不免有些凄凉。

  “生死有命,陛下切莫伤怀,“李淳似是漫不经心的说道,死了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李载收回手中的棋子,面怀伤感的说道,“再过些日子,秀宁的忌日要到了,某听说这些年你都随你四叔去拜祭她,难为你有这个心,其他人怕都忘记还有一个平阳公主了。”

  “他人不说,是怕陛下感怀,“李淳眼眉恭顺的说道。

  过了半响,李载缓缓的起身,目光灼灼的看向李淳,“你阿娘把你教得很好,这段日子你便在府上呆着,宋本道的事就不要再过问。”

  离宫路上,李淳一直在想今日她与圣人的这翻交谈,她不像四叔那般熟悉圣人可以揣摩到他的意图,只是她可以肯定宋本道此番定是在劫难逃,太子与四叔此番怕是势同水火了。

  适才回到府邸,杨慜如便差了奴仆请李淳前往东厢,过了一段青石砖路到了东厢的中堂,婢子朝李淳行礼,朝内间低声说道,“夫人,殿下来了。”

  “母亲,”李淳微微颔首,轻轻的唤了一声。

  “三郎来了,”杨慜如点点头,示意她坐下,“刚从宫里回来吗?”

  “是的,宋本道下狱了,四叔让我去向圣人求情,”李淳抿了口茶,目光瞟了一眼杨慜如,随即放下茶盏。

  “孟林甫的主意吧,”杨愠如眼中闪过几许怒意,“有孟林甫在你四叔身边,我总不安心,找个机会除掉他。”

  李淳思索了一会,这才开口,“现在不是时候,太子和四叔正处于焦灼中,除了孟林甫四叔会分心的。”孟林甫还不值得让自己为之上心,眼下最紧要的是协助四叔对付太子,四叔的贤明是他与太子这场较量的利器。

  杨慜如心有不悦的皱眉,近来李淳与她的分歧越来越多,而她似乎都无法反驳,“你自己多加当心,我老了,许多事都糊涂了。”沉默了一会,继而说道,“我听府上的奴仆说,你将宋槿阑安置在钟雀园,太冒险了,如今她出了月子,让她迁出来吧。”

  “母亲,我自有分寸,”李淳不动神色的反驳道。

  杨慜如摊开手掌按在桌上,也淡淡笑道,“三郎如今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我这做母亲的唠叨了点,终归也是为你好。”

  李淳颔首,面上依旧带着几分笑意,“儿子知道。”至少这母慈子孝的戏码依然要演下去。

  “槿阑已经出了月子,

  三郎该考虑一下,府上什么时候当添丁才好,”杨慜如仔细瞧着李淳的面庞,想看出她到底在思量些什么。

  李淳陷入了沉默,起了身朝杨慜如行礼,神色恭谨的说道,“母亲,此事儿子已经决定好了,若不然从宗室过继一个便好。”

  杨慜如起身逼近到李淳跟前,“三郎可想清楚了?”

  “是,”李淳目光坚定的看向杨愠如,沉声答道。她已不愿这悲剧重演一遍。

  外面起了风,云层也翻卷得很快,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树木随着大风摇曳,似乎要降下一场大雨。

  杨慜如立在屋檐下,眉目紧锁,双手紧紧握着拳头,过了半晌唤来贴身近婢,“让乌央来一趟,避着点人。”

  “是。”

  乌央掩着夜色悄然来到了东厢,傍晚那场雨终是没下下来,这个夜晚闷热异常,不觉间已出了一身汗。

  “夫人,”乌央行礼。

  杨慜如看了乌央一眼,示意她起来,“今日让你来,你可知道是何意?”

  乌央心蓦地跳动了一下,压着情绪,谨慎的答道,“婢子不知。”

  起身在走了两步,杨慜如颇为玩味的看向乌央,转而语调温和的说道,“你在三郎身边多久了?”

  “十四载,”乌央答道,看着蜡烛的火光微微失神,这世间再没人比自己更了解了她的了,可惜她不知道自己的心意,她的眼里也从没有过自己。

  “我知道你对三郎的忠心,便有了个主意,让你做秦王的妾室,你可愿意?”杨慜如眼眸凌厉的说道。

  乌央震惊的抬眼看向杨慜如,心脏“砰砰”的跳动着,微张着唇再说不出一个字。

  “你不愿意?”杨慜如眉头一扬偏过头问道。

  “婢子愿意,婢子愿意,婢子谢过夫人恩典,”乌央激动的说道,佛祖定是听到了她的祈求!

  杨慜如露出满意的笑颜,秦王、府上多几个女人不是坏事,何况是乌央这种易于掌控的,若宋槿阑威胁到秦王、府扶植乌央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乌央,如今秦王尚无子嗣,我希望你能替秦王开枝散叶,”杨慜如把玩着手上的佛珠,目光灼灼的看向乌央。

  短暂的静谧过后,乌央合上眼眸,指尖陷入掌中刺得生疼,薄唇轻启,“婢子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