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282章 匈奴人的大爸出场,龙城飞将,卫青!

“但命运的齿轮,却从此时开始转动,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

汉武帝刘彻去灞上扫墓归来,路过平阳侯家。

平阳侯夫妇热情招待,献歌献舞。

在献舞的过程中,刘彻被婀娜多姿的卫子夫所吸引,于是当晚就宠幸了卫子夫。

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宫中,

在卫子夫和平阳公主的帮助下,

卫青也被召到建章宫当差。”

“建元三年,

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

突然再次获幸,并有了身孕。

但这引起了汉武帝的正宫陈皇后的嫉妒。

陈皇后是汉武帝姑姑馆陶公主的女儿,

在与汉武帝成亲后,被立为皇后,

但却一直未能给汉武帝生下一儿半女。

陈皇后担心卫子夫一旦生下男孩,很可能就会被立为太子。

而卫子夫也可能会因为儿子的关系,青云直上,取代她成为皇后。

所以怀孕的卫子夫对陈阿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但眼下卫子夫正得汉武帝的宠幸,

陈皇后不敢对她加害,

就找母亲大长公主诉屈。

大长公主为了给女儿出气,

于是找了一个借口,把卫青抓了起来,并准备处死。

好在卫青当骑奴时结识的好友公孙敖,及时得到消息,

并召集了几名壮士,前往抢救,

成功把卫青从死亡的边缘夺了回来。

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公孙敖的勇气,

他敢为宫中一小兵去得罪长公主和皇后,

可以想像其勇气之大、眼光之准,实乃是世所罕见。”

“在救人的同时,

公孙敖又派人给汉武帝送去了信。

汉武帝得到卫青差点被害的消息后,大为愤怒。

不过他又不能直接惩罚陈皇后,

于是便索性召见卫青,

并任命卫青为建章宫监、侍中。

且连续数日不断的赏赐卫青,多达千金。

汉武帝还不解气,

于是又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

救了卫青的公孙敖,自然也因此入了汉武帝的眼,从此显贵。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掌管朝政议论。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

正是这一次危机,彻底改变卫青的命运。”

“早在先秦时期,

匈奴就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还频繁侵扰华夏边境地区。

在统一之前,

他们主要的掠夺范围为赵、燕、秦三个居于北方的诸侯国。

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匈奴已经突破了赵国的长城防线,对新兴的秦朝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应对强大的匈奴人,

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上驱逐匈奴,又征发徭役修筑长城。

这些举措,成功逼迫匈奴退出了河套地区,

形成了‘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局面,

有效地遏制了匈奴的侵略势头。”

“但遗憾的是,这种和平局面并未持续太久。

秦始皇去世后不久,蒙恬也相继离世。

与此同时,

匈奴却出了一位枭雄——冒顿。

他弑父上位,

于西域驱逐他国,

并趁秦末之乱,

意图向南进一步扩展其势力范围。

及至公元前二世纪左右,

曾被逐出阴山的匈奴再次卷土重来,

再次在河套地区肆意耀武扬威。”

“众所周知,

汉朝是承秦而立的国家,

其政治制度多取自于秦朝,

在敌人方面,自然也是如此。

西汉建国之初,匈奴便频繁南下侵扰边境。

汉高祖刘邦曾亲自率兵出征匈奴,却不幸在平城遭遇围困。

若非陈平的智谋化解了危机,刘邦恐怕难逃一劫。

西汉建国初期,

国家内部尚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民生凋敝,财政捉襟见肘,显然并非与匈奴硬碰硬的最佳时机。

反观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其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

汉朝选择主战,但实则力不从心。

为了换取和平,

汉高祖刘邦采取了‘和亲’政策,与匈奴结为兄弟之国,此后文景亦延续此政策。

但匈奴却并未因汉朝的退让而收敛,

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

甚至屡屡撕毁条约进行掳掠。

这也为日后武帝从和亲政策到强硬讨伐的政策转变,埋下了伏笔。”

“在汉武帝建元三年至元光六年的近十年间,

卫青一直伴随在汉武帝左右,

默默学习着国家大事与朝廷政务,

从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政治智慧。

随着汉武帝成功击败外戚并稳固掌权,大汉的国力与日飞升。

为了洗刷过去的耻辱,

武帝决定对匈奴采取强硬立场,

属于卫青的时代也就此开启了。”

“元光六年,卫青首次踏上战场。

彼时,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

面对匈奴大军的逼近,

汉武帝在朝堂上寻求退敌之策,但众臣却都默不作声。

关键时刻,汉武帝展现了一代大帝的果决与勇毅,

他竟然直接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

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要知道,在那之前,卫青甚至都没怎么上过战场。”

“当然,汉武帝也没把宝全压在卫青身上,

他其实一共派出了四路大军:

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

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

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

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

“卫青虽是首次出征,

但他冷静干练,

并没有直接出兵上谷,

而是先派人去打探匈奴的消息。

回来的士兵报告说,

匈奴已经把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到雁门去对付李广了,

连不久前进犯上谷的匈奴先锋也赶去增援。

发现破绽的卫青果断下令长途奔袭,

他们越过长城,进军沙漠,直接来到了匈奴人的圣地龙城!”

“匈奴人是做梦也想不到,汉军竟然会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龙城!

面对大汉王朝新锐骑兵,

匈奴人毫无抵抗意志,四散溃逃。

卫青趁机率领大军掩杀,

斩首匈奴骑兵七百,

取得汉朝对匈奴主动进攻的首次胜利。”

“反观另外另外三路,

骑将军公孙敖损失了七千名骑兵,卫尉李广被敌人俘获,逃脱回来,都被判死刑。

两人出钱赎罪,被废为庶人。

公孙贺最终无功而返。

反而是初出茅庐的卫青直捣龙城,

不但取得了唯一的胜利,而且还俘虏了七百人。

汉武帝看到卫青胜利凯旋,十分长脸,万分高兴,大手一挥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

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

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