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理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堵车两小时送来的咖啡豆, 咖啡摊位终于能“顺利”营业了。

  摊位不大不小,三乘四见方,和一间小卧室差不多大。面向街道的一侧是点餐区, 内侧是操作区,水电已经提前接好, 韩峋把咖啡机搬到操作区的台面上,旁边整齐码放着一罐罐口味不同的咖啡豆,他试机萃了一杯, 很快整个摊位都飘荡起浓郁醇厚的咖啡香气。

  陈咚忙着装饰摊位,小彩旗、易拉宝、点单牌、新品海报都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保证客人们一眼就能看到。

  摊位站不下太多了, 柴骏背着手站在摊位外,伸长脖子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他嘴上闲不住, 非要拉着叶星友闲聊。

  “叶先生, 咱俩又见面了。”柴骏问。

  叶星友“嗯”了一声。

  柴骏:“你戴的是巫师帽吧, 还有这个围巾我认识, 斯莱特林对不对!”

  叶星友还是“嗯”。

  他摆明了不想多聊,但柴骏摆明了喜欢没话找话。

  “你比我小, 总叫你叶先生怪怪的,我叫你小叶吧。你也不是我的员工,别叫我主理人, 叫我柴哥就行!你柴哥认识的朋友多,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说一声就行,千万别怕麻烦我!”

  叶星友这次终于开口了:“说起来, 我还真有件事要麻烦你。”

  柴骏立刻凑过去,红色假鼻子看起来十分可笑:“说呗。”

  叶星友:“——麻烦让一让, 我要搬东西。”

  柴骏:“……”

  在韩峋拉来的小推车最下层有一个沉甸甸的纸箱,叶星友以为里面是什么摆摊用的东西,结果打开一看,意外发现里面居然是几套《大侦探福小思》!

  他推了推陈咚,问他:“怎么有你的书?”

  陈咚也傻了,这一车的东西都是韩峋从店里运过来的,他事先没有检查。他忙问韩峋:“你带这个做什么呀?”

  “可能是今早搬东西的时候拿错了。”韩峋随手接过放在点单台上,说,“既然都拿来了,不如就放在摊位上。如果有带着小朋友来的家长,说不定会顺手买一本走。”

  “哦~,原来是拿错了。”柴骏闲不住嘴,偏要插话,“咖啡豆拿少了,书倒是拿多了……韩峋,你这手可真是够没准头的。”

  韩峋目光淡淡地落在他身上:“柴骏,你难道看不出来我们都在忙?你有时间说闲话,不如过来帮忙。”

  柴骏双手一摊:“我能帮什么忙?你们这展位还没我半个办公室大,我往哪儿站?”

  韩峋随手扔给他一摞广告传单:“没让你往里站——快去拉客。”

  走得越远越好。

  传单上印的正是咖啡店的冬季新品“冬来”,红彤彤的果碎洒在绵密如云的奶泡上,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他们这个区域全是卖各种小吃和饮料的,粗略估计有近百个摊位,卖咖啡的就有六七家。陈咚发现,与他们摊位相隔不到十个摊位,是一家著名的网红咖啡店。

  更巧的是,那家咖啡店正是之前狐姐请陈咚喝过的。

  那家咖啡店开在寸土寸金的三里屯,老板拿过咖啡业内有名的几个奖,客人一进门就能看到满墙荣誉。每日去探店的网红络绎不绝,普通客人至少要排队四十分钟才能买上一杯,据说还有黄牛专门卖位置呢。

  那家店绝对是这次圣诞集市上当之无愧的明星摊位,这才营业多久,摊位门口的客人队伍就排成s型了,他们家标志性的“小绿杯”非常有辨识度,拿在手里十分“长脸”。有那家店在,周围其他的咖啡摊几乎都无人登门了。

  柴骏天生脸皮厚,把他派去发传单,说不定真能拉来几个客人,也省得他们三个继续被他骚扰。

  可柴骏不乐意:“我好歹也是你们店的主理人,哪有主理人亲自拉客的?”

  “你是能萃咖啡,还是能收银?”韩峋回他:“再唧唧歪歪,你别做外戚,留下来做内宦吧。”

  柴骏:“……”

  他抱着那厚厚一沓传单,一溜烟的跑了。

  他个子高,头上又戴着一顶鲜艳的圣诞帽,即使汇入人群还是一眼就能寻到。

  陈咚收回视线,同韩峋说:“韩峋,你和主理人关系可真好,他怼怼你,你怼怼他,你俩都不会生气诶!”

  韩峋终于露出点笑模样:“我和柴骏七八年的朋友,彼此的脾气都知道,即使说话重一些也没关系。你和小叶关系也很好,难道他同你开玩笑,你也会生气吗?”

  陈咚正要回答,旁边的叶星友忽然开口:“不,我不会和咚咚开这种玩笑。”

  陈咚:“?”

  叶星友:“我的嘴可没柴骏那么贱。”

  陈咚:“咳咳咳咳咳咳……”他赶忙捂住叶星友的嘴吧,“拜托,我还等着从主理人那里领工资呢!”

  叶星友拉下他的手:“他又不在这里,难道有人会向他告状?”

  韩峋听出来叶星友是在暗示他,笑着回应:“当然不会。”

  三人有了共同的秘密,气氛更融洽了,他们说说笑笑地整理好摊位里的东西,静待生意上门。

  韩峋的摊位位置还算不错,左边卖芝士烤红薯,右边卖手作小面包,都是主食类,正需要饮品来配。他们陆陆续续卖了几杯,大多是热美式、热拿铁,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营业额也不高。

  偶尔有人拿着店里的传单来买咖啡。由此可见,柴骏还蛮努力的,确实揽了一些客人。

  但更多时候,他们三个人只能在摊位里无所事事。

  没办法,网红店声名在外,客人们宁可在寒风里排队四十分钟买一杯“小绿杯”,也不愿看其他的小摊一眼。

  柴骏回来通风报信:“那家的咖啡师好有生意头脑,居然推出了一个‘热红酒风味特调咖啡’,太适合圣诞节了,几乎每个排队的客人都买了一杯。那个特调咖啡做起来特别费事,三分钟才能做一杯——当然,不排除咖啡师故意拖时间,想让排队的客人显得更多一些。”

  韩峋静静听着,脸上不见一丝急色:“他们应该不是故意拖时间,热红酒咖啡我也实验过,对咖啡的温度有要求,如果刚萃出来浓缩咖啡就注入酒里,酒的口味会有变化,入口很涩,肉桂也会发糊发苦。他为了让咖啡降到合适的温度,所以要慢慢操作。”

  “哎呀,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呀,还夸人家咖啡做得好。”陈咚反而替他操心得团团转,“生意都要被他们抢光啦!”

  韩峋本来就不是喜欢争抢的性格,再说,他今天也不是为了做生意才来的。

  他说:“他们家咖啡师水平确实不错,这是客观事实。我再着急,也不能把客人绑过来买我的咖啡啊。”

  陈咚依旧闷闷不乐:“可我觉得你的‘冬来’咖啡才是最好喝的咖啡,值得所有客人喜欢。”

  陈咚想,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喝到“冬来”时的感受——在那个漫长的下午,在那间小小的出租屋,在那张洒满阳光的茶几前,在那些签名书的包围之间,他第一次品尝到了咖啡的酸、甜、苦。

  他心里知道,他喜欢得并不是那杯咖啡,而是那段彩色的记忆、那双凝望着自己的眼眸。

  他呀,他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声宣告给全世界;他呀,他想让所有人知道,韩峋的咖啡有多好喝。

  可惜,陈咚连自己的书都不知道要怎么推销,他要怎么推销一杯咖啡呢。

  总不能用大喇叭去街上喊:“咖啡店主理人和小姨子跑了,清仓甩卖!”“退伍老兵自主创业,诚信经营!”“咖啡滞销,救救我们!”

  嗐。

  眼看陈咚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韩峋赶忙安慰他:“生意稀薄也有生意稀薄的好处。咱们可以把摊子早些关了,去圣诞树里那里拍照,等到天黑了、灯亮了,那里一定很漂亮。”

  柴骏早就不想发传单了,他添了把火:“对啊,我刚才趁着发传单的功夫,把这两片广场都逛遍了。这个集市里好吃的好玩的可多了,那边还有游乐摊位,什么射击啊、投球啊……”

  唯有叶星友没搭腔。

  他看看韩峋,再看看柴骏,心想:这两人可真奇怪,当老板的不像当老板的,当员工的不像当员工的,生意这么差也不担心,居然都希望早点关摊。

  也不知道今天的兼职费,他们还能不能拿到。

  就在四人各怀心思之际,忽然身后传来一道女声:“老板,你们有什么咖啡?”

  是客人来了?

  身为资深服务生的陈咚第一个反应过来,赶忙招呼起来:“什么咖啡都有,还有冬季特调‘冬来’拿铁,手熬山楂酱做调味,熬制过程中使用的零卡糖,好喝没负担;基底用的是危地马拉的拼配咖啡豆,苦甜平衡得刚刚好,您要不要来一杯尝尝?”

  他一口气说完这么一长串话,才来得及打量那位客人。

  这一看之下,陈咚兴奋起来。

  那位客人年纪不大,有一张很有福气的圆脸,长得不说多么精致好看,但顺眼、亲切、没有距离感。

  她手里拿着一台带有补光功能的便携摄像机,胸前别着一支小小麦克风——她的身份不用说,绝对是一位探店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