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报!陕西地铁x号线动工又双叒挖出了惊天……】

  1:【楼主】

  楼主我啊,怀揣着一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在看到速报的第一时间就忍不住要爬上论坛跟姐妹们分享一下最新的爆炸新闻。

  感觉这绝对会入选今年的考古十大成果,甚至是头版头条诶。

  震撼我一万年了属实是。

  2

  放个屁股,礼貌蹲。

  3

  楼主太不敬业了,怎么也不给个剧情概要?这对想要进来被知识浸润一下头脑的我可太不友好了。

  4

  散了散了吧,目测又是一个大惊小怪的史圈新人,陕西地下动工团队都要随身配备御用考古抢救队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嘛,有什么好淘的,估计是又挖着哪个有点名气人的墓了吧。

  5

  啊啊啊啊,楼主说的跟我看的是一个新闻吗?如果是的话简直要发出尖叫鸡的声音。

  太震撼了,期待专家更新的释读成果。

  6

  你们文化人打什么哑谜呢,菜菜,捞捞。

  7

  释读?又挖出竹简了?

  8

  推一推眼镜,是竹简,但不仅仅是竹简,据说还有纸。

  而且是秦初,确切地说,是秦二世元年的一大大大批资料,目测是个文书统一存放处的遗址。

  9

  更重要的是,这是存放在都城区附近的文书啊啊啊!

  什么含金量还用说?

  10

  哇哦,wuli大秦终于又挖出竹简来了?喜大普奔了啊家人们。

  11

  不是,重点不该是,我们大秦果然是发明创造的一把好手,目前已知造纸术的最早出现时间又要往前推了诶。

  12

  果然是我们迷人的老祖宗,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13

  不过可惜时间太久,再加上秦朝造纸术估摸着还不够完善,纸张保存程度没有竹简来得好,真遗憾呐。

  14

  嘶,不对,就他们大秦这东边埋一点,西边埋一点的仓鼠模样,我不信新疆甘肃地底下没有东西!

  给我挖!

  15

  原来是这个报道,我也看了,确实震撼,不过就是觉得好像似乎有哪里不大对劲。据专家说,原本这批公文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纸质的,也就是说早在秦初之时就已经拥有了大规模制纸的能力,这也跟我们一贯摸不清头脑但是秦朝确实做到了的强悍的动员能力相匹配。

  但问题就是……

  你们明明都已经能大规模制纸了,为什么还要埋这么多竹简?

  16

  回楼上,可能是还在迭代吧?毕竟秦朝那会儿纸应该很贵吧?可能只有贵族和皇城附近比较多,毕竟你看之前

  甘肃和新疆挖出来的那几个秦公文囤聚点不就没找着纸吗?

  那玩意在那边可保存得更完善啊。

  没道理西安能挖出来但是那边却反而没什么动静嘛。

  17

  这可不好说,竹简不也是现在西安和湖北那块挖出来的吗?总觉得nili大秦有点玄学在的。

  18

  我导师就是研究秦简牍公文的,所以我还算是有点人脉吧,我只能说,这批公文就仅仅已经紧急释读出来的这部分就已经足够刷新历史人三观的了。

  跟着导师不眠不休了十几天的我冒着猝死的风险也要嚎一句:你们大秦是会搞人心态的。

  差点没把一众大佬干趴下。

  19

  什么什么,还有专业人士,抱着我的瓜和我的板凳就来了。

  20

  不过有一说一,就秦朝人那魔幻现实主义,遇事不决就“天幕”,“天幕”的,跟他们其他部分简直堪称严谨的秦史记录完全不是一个画风的存在,那种玩意研究多了历史学家竟然还没锻炼出点免疫功能。

  21

  谁说不是呢,之前湖北那波秦简横空出世的时候,大家简直乐翻了,毕竟秦朝官僚系统那可是出了名的“以法治国”,严谨又实用主义,肯定能还原一个更真实的秦朝的。

  结果……

  你们秦人还真是天幕上瘾。

  怎么连公文,甚至家书里都有这玩意啊。

  搞得专家们都沉默了。

  一个个故作高深地三缄其口。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大秦果然有神仙法术,可以让天空变成屏幕呢哈哈哈。

  22

  楼上这就有所不知了吧,你以为他们三缄其口是故作高深吗?指不定是自己也不知道呢。

  你让他们说什么?这还能说什么?

  毕竟我们政哥会做法这种事还用我强调嘛,doge。

  23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们可是严谨搞史的,狗头,可是长在红旗下的五好青年,先举一面红旗刷刷。

  或许,嗯,或许天幕就是他们大秦信奉的什么我们还没研究出来的原生神教呢是吧。

  反正他们说的那什么,遮天闭目,桓亘一整个都城的会动的屏幕更离谱好吧。

  24【楼主】

  好家伙,就打字的工夫你们竟然聊了这么多,果然我们大秦是史圈流量密码。

  默默删掉一部分已经被透了的。

  总而言之,就是在修陕西x号线的时候,在秦故都咸阳城郊原本行宫遗址的地方挖出了一大批秦二世元年(诶,现在还能这么说秦二世了吗?)时期的公文简牍,其内容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里面有一卷超级震撼的竹简已经被解读出来了。

  大意就是说,秦二世登基元年,群臣殿前辩论该用哪种纪年。(啊虽然我不知道我们政哥登基以始皇命名,所以秦二世叫

  二世这么言简意赅的东西有什么好值得辩论的,但显然他们觉得很有价值,划掉。)

  秦二世十分挣扎,小心翼翼,表示:二世不详,焉可用此,不若效法来人故事,拟定年号以传后世?

  群臣默然。

  好在丞相李斯断然表示,毋轻言凶吉,天幕曾言,相信科学,秦必二世而再继先帝辉煌(果然,天幕虽迟必到)。

  虽然我们斯相是一语成谶了,但这未免也过于炸裂了一点吧。

  25

  斯相,我发出了尖锐地爆鸣,你为什么不让他改年号纪年。

  知道我们后世人计你们大秦的年份又多恍恍惚惚吗?

  您自己是只要记点秦始皇x年,秦二世x年,知道我们看到“以下发生在秦八世十六年的历史事件是___”这种题目有多崩溃吗?

  26

  救命,相信科学这四个字是应该在这个年代出现的东西吗?

  虽然你们秦人除了动不动就cue天幕好像也不能说不相信科学。

  就是这姿势实在离谱了亿点点。

  27

  总而言之,有朝一日竟然能看见天幕和科学这两个东西放在一句话里,实在是让人太震撼了。

  28

  就说专家们能不迷糊吗?

  只能是一番强行解释这样。

  29

  楼主,放心大胆地叫秦二世吧,教科书不会改的!毕竟秦二世扶苏的离谱脑洞已经被斯相驳回了。

  30

  弱弱说一句,这段话槽点实在过多,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首先就是这个,嗯,秦二世这么诡异的理由已经很离谱了,毕竟我们也知道秦二世的嘛,政哥把人教得很好,还给人留了满朝堂的人才给他,所以他本人通常而言是跟政哥一样比较务实一些的那种,竟然会这么说,真的让人怀疑他被夺舍了。

  关键是众人的反应。

  “群臣默然”。

  这什么反应啊,这真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诶,这不就是默认吗?

  你们大秦就是一整个数字纪年法怎么还有祥不祥的说法了呢?

  31

  细思极恐啊,真是细思极恐。

  32

  而且你看扶苏那句话,“效法来人故事”。

  这句话是我浅薄地理解错了吗?来人不就是未来人吗?未来人有什么故事啊sos。

  33

  安啦安啦,他们大秦人是这样的,一直说自己知道后世的想法,所以动辄就是“以传后世”,“以传后世”。

  要不然也不会到处埋竹简给我们啦。

  不得不说,当真是有忧患意识在的。

  34

  所以一直有人说,这个所谓“天幕神女”不会就是最早的穿越者之类云云。

  但问题就是,哪个年代的人能整出天幕这种非人

  类的玩意啊,星际人吗救命。

  35

  竹简上的是浓缩的精华。

  所以秦人为什么还要在竹简上写梗概啊,不会也是让人“以传后世”的吧?谁能救救秦史人?

  36

  还是那种不知道哪个传的久,所以都写一份是吗?

  37

  所以讲道理,大秦一贯是这种让严谨讲科学的历史人崩溃的存在啊。

  之前不是有个标语吗?

  “选秦史专业吗?让科学离家出走。”

  38

  感觉好像就是从始皇某年开始的吧,无论是技术大爆发还是人才大爆发。

  39

  嗯,没错,就是天幕开始频频在秦人竹简中出现那年开始,狗头保命。

  40

  原本一直大迈步的秦朝战车就好像忽然被按下了刹车键一样,虽然也对匈对南越甚至往西边有所斩获,但是重心还是放在了具体的国家治理上。

  什么兴办培养官吏的专用学堂,为进一步巩固原属六国地区迅速培养了一波能臣干吏。

  而且突然就想明白了要因地制宜,在原有当地风俗上慢慢融合秦法,最终举国皆秦人也。

  所以说我们整个是旷古第一帝一点不虚啊。

  毕竟就历史学家推测,如果要不是我们政哥刹车踩得好,按当时军功授爵开始反过来影响秦朝统治,还到处找仗打的趋势,秦朝真的要翻车。

  41

  感觉不至于,毕竟秦二世扶苏史书盛赞的仁和宽忍,正好平和中正一下嘛。

  虽然我们扶苏不如他爹,但也勉强够用,尤其是,政哥还留下了这么多能臣。

  42

  这就不得不提,我真的好奇啊,政哥这是突然打哪里找来了这么多治世能臣啊。

  萧何,甚至还有据说之前一直猫在韩国准备行刺的张良?

  43

  不行,想到这对君臣相遇的场面还是想发出震天的笑声。

  张良抡着博浪锤想行行刺之事,却因为专业不对口只打到了马车,然后被扣下。

  表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累世韩相后人张良是也。

  政哥:什么你就是张良?

  而后带回咸阳宫。

  44

  真的太好笑了。

  虽然是智计无双的未来智囊。

  但是当年的少年mini良的反应一定很好笑。

  45

  他打哪知道我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于是韩相后人遂成秦臣我笑死了啊哈哈哈哈。

  46

  这故事韩信表示我熟啊,在家里吃草呢,就被薅到咸阳宫来了。

  小朋友,你是

  不是有很多问号。

  他们大秦君主是有点东西在的。

  给人带到咸阳宫,直接被当时还是公子的扶苏看上了,同吃同睡的,给小韩信感动的哟。

  此生唯侍一主,九死不悔,艾玛不行差点磕死我。

  47

  关键好离谱,就……

  政哥之前也没去过楚国啊,怎么会知道沛县那地方会有这么多人才?

  48

  《大秦吕侯传》,史上第一位女万户侯了解一下,doge。

  49

  放过我吧。那部魔改到妈都不认识的电视剧哈哈哈哈,政哥又多了个来自沛县的青梅是吗?

  不过历史上的雉姐是真的牛。

  好吧,虽然她老公刘季是个混不吝的,但嗯,眼光和政治水准确实也在线。

  50

  就是跟他们大秦的画风实在有点不一致是吗哈哈哈哈。

  说实话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感觉政哥对他的感情好复杂。

  51

  所以这就是这么多电视剧造谣他俩是情敌的根本原因吗?

  (也许真相了,就是公式代错了,那个情人是大秦)

  52

  就真的很离谱啊,政哥连刘季要纳小老婆的事情都要管,据说还会询问女方的家庭背景我笑死。

  雉姐都不管诶。

  53

  笑死,我们雉姐忙着搞事业呢,都不怎么回家,谁还管男人啊,是外面的小白脸不香吗哈哈哈。

  54

  但他俩那儿子是真不行。

  55

  刘盈嘛。

  有名的,家里有两个万户侯爵,就是一个也撑不起来。

  55

  笑死,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政哥的那个名场面。

  在宫宴上专门踱步下来瞧刘盈,观其片刻,觉其无乃父母之才,竟然还挺高兴地对着刘季说:“看你教育儿子也这么艰难,顿时心里就平衡了不少呢。”

  56

  很难相信是史书原文的程度哈哈哈哈。

  57

  时至今日,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政哥会对刘季的儿子如此关注,乐死了。

  58

  没错,扶苏不是全方位的碾压吗哈哈哈,政哥你可比刘季不糟心多了。

  59

  所以无数玛丽苏电视剧喜欢搞这三个人的故事不是没有原因的。

  60

  啊啊啊,专家们给我支棱起来就是一个翻!

  我要看更多政哥小故事!!

  61

  毕竟秦遵始皇遗志,最终建立了第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只能说,不愧是在教科书上当了那么多年封面的那个男人。

  62

  什么叫武能建立大一统帝制,文能锐意搞改革啊,我们政哥千古一帝的名称实至名归。

  63

  政哥只活到了六十多太让人遗憾了,没能亲眼见证欧亚大陆第一帝国的兴起呜呜。

  要是政哥再多活20年,不学英语不是梦啊。

  64

  楼上想太多了,后面王朝不支棱,你找政哥也没用,确信。

  65

  每日一问,今天英语背了吗?明天英语背的准备好了吗?

  66

  扎心。

  ——此楼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