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我是精神病?开局炸了学校>第47章 苍蝇亦有大‘作为’

陈家村村部,

两辆轿车驶入院子内,正躺在办公室沙发里刷短视频的村长陈胜,听到动静,起身走到窗前,疑惑看向外面。

“这不是范总的车吗,他怎么来了?”

认出为首的奔驰轿车车牌,陈胜嘀咕句,反应却不慢,一路小跑出门去迎接。

“难怪今早喜鹊一直绕着圈喳喳叫,原来是范总您要来。”

迎上前,与刚下车的范江亲切握手,陈胜快速从口袋里掏出烟递上去,一脸热情的寒暄。

范江笑着接过烟,没有点燃,笑呵呵的说:“冒昧前来,没打扰陈村长办公吧?”

正所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生于河沙镇、发家于河沙镇的范江,深刻明白,农村的村长虽然官不大,但‘威风’不小,与之打交道时,比面对县里领导还得小心点。

尤其像陈家村这种,由一个姓氏发展而成的大村庄,村里大部分家庭是沾亲带故的,可以说是一个村便是一个宗族。

而陈胜担任村长,毫不夸张的说,在村子里就是一言堂的土皇帝,如果不给足对方面子,人家不用明着跟你对着干,只需在村子里暗示一下,你就别想在村子里干成任何事。

“天大的事也比不上接待范总您啊!”

好听话,陈胜张口便来。

“言重了、言重了!”

范江客气,脸上笑容越发浓郁,心里明白,今天的事妥了。

一方非常热情,一方给足面子,气氛甚是融洽。

回到办公室,

两方分主客落座。

一杯茶喝了一半,陈胜主动把话题拉回正题上。

“范总今日来是……”

范江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冲一旁秘书使个眼色,对方会意,把带进来的两个礼盒放到陈飞面前办公桌上。

“集贸街的项目,多亏陈村长的鼎力支持才顺利落实,今天我来呢,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跟陈村长喝个酒,聊聊天。”

“这不,前些日子朋友送了我几瓶好酒,我一个人喝太浪费,想着带来跟陈村长一起尝尝。”

不留痕迹的瞄了眼装酒的礼盒,注意到礼盒有被拆开的迹象,陈胜心中明白了,本就笑容满面的脸,越发红润。

“范总太客气了不是,想喝酒,招呼一声我就去了,何必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嘴上如此说,身体已经站起来,招呼范江去村子里的饭店吃饭喝酒,至于桌上的几瓶‘酒’,不知是忘了还是怎么了,居然没带走。

一行人刚离开村部,陈胜妻子走进办公室,轻车熟路的拿起办公桌上的酒转身离开。

几分钟后,几人来到一家名为:陈家酒楼的饭店。

“二子,弄桌好菜!”

一踏入饭店,陈胜冲收银台方向的一个中年男人喊了声,脚步不停,引领着范江等人径直上楼。

听到声音,坐在收银台后面的陈利抬头看一眼,见是自家老哥,应了声,转身去厨房交代。

不多时,包间的桌上摆满丰盛饭菜。

之前被遗留在办公室的酒,此时也出现在桌上,只不过没了外包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借着又一次碰杯的机会,范江终于提及自己今天来的目的。

“现今陈家村,在陈村长你的带领下,是越来越繁华了,和县城的一些地方比,丝毫不差。”

“哪里哪里!”

陈胜咧嘴,露出八颗牙齿,嘴上却说着谦虚词,“都是上面规划的好,我不过是带着村民大力配合而已,没啥子功劳的。”

“过谦了不是,若没陈村长尽心尽力的前后忙活,哪有今日的陈家村。”

捧了一句,范江顿了顿,继续说:“陈村长,不瞒你说,我公司最近有一个小项目,想沾沾陈家村的风口。”

“哦?什么项目?”

酒喝得半高,陈胜少了几分委婉,直截了当的问。

“公司想在陈家村东南角的位置开发一个农家乐项目,面积不大,百亩地左右。”范江说。

东南角……

受酒精影响,陈胜脑子反应稍稍慢了一点,想了想才明白他所指的位置是哪儿。

“靠近新修的省道那块地盘?”

说话间,陈胜脸上表情变得有点凝重,擦了擦发热的眼珠,略显为难的说:“范总,那块地盘有点难办呐。”

“我知道。”

范江点头,“那边现在是鱼塘聚集区,大部分都是陈氏一门的人在养殖……”

不等范江说完话,陈胜抬手打断,道:“这个不是问题,我跟他们说一声,换个地方,他们会配合的,难就难在……

从年初开始,村民们便和一家养殖泥鳅的公司在商量转型养殖泥鳅的事,现在若突然换地方,恐怕这个转型的事有点难办了,而且,那块还有好几家个体小厂,想让人家搬厂,很困难。”

搬厂不是搬家,把东西打包换个地方就行的。

尤其这些个体户小作坊式的小工厂,好处是依靠老名声维持生意,回头客多,只要方圆几十公里内的客户想要东西了,直接找上门来购买。

但劣处也非常明显,新客完全依靠口口相传的名声找来,人家只会根据口口相传的位置找上门,可一旦找上门发现厂子不再,人家绝对不会再找第二次,直接扭头去别家。

毕竟有老名声的,又不止你一家。

所以,在农村做加工类型生意的,哪怕跟随时代发展,会去镇上或者县城开店,但家里的作坊绝对不会关门。

一般都是把新开的门店当做新的销售渠道,家里的小工厂当做生产基地和维持老名声的根基。

以前不是没发生过有人把家里老厂子关了,重新找个地方开店,前面门市,后面生场地,但最后无一例外,要么直接干倒闭,要么生意直线下降。

这也是陈胜会觉得为难的原因所在。

让人家搬厂,等于断人家财路,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呐,饶以他是村子里一言堂的村长,如非必要,他也不愿干这种事。

从农村走出去的范江,又怎么可能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正因明白,所以他才来找陈胜。

“我可以给予他们补偿的。”范江认真道。

陈胜看向范江,说:

“范总,别人不了解他们,你难道不了解?”

“拿振平家来说,他家以前靠给人定做羽绒服赚了钱,后来去镇上开服装店,现在基本全是从外地批发衣服来卖,但即便如此,家里的小作坊依旧死活不愿意关门。

他的想法很简单,万一服装店生意不好,靠着家里老名声的定做羽绒服小作坊,依旧能维持生计。”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