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90章 臧霸归降

为首的一员武将正是和他们大战大半个月之久的臧霸,后面跟着吴敦和尹礼两个人。

“琅邪臧霸,有眼不识泰山,抗拒朝廷天威,实在罪不可赦,还希望徐州刺史大人可以善待我的兄弟,不要为难他们。”臧霸言真意切的说道。

说罢,便要跪下来请罪。

“琅邪国国相快快请起,这是朝廷的旨意,我也无权处置于你。到时候我也一定会为国相美言几句,到时候让朝廷可以从轻发落。”周瑜连忙把他扶起来说道。

“多谢徐州刺史大人不杀之恩,吾铭记于心。”

“好说,好说。”

随后周瑜便接受了臧霸的投降,并且把他麾下的兵马以及原先俘虏的兵马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带往扬州处置。

当然,臧霸、孙观、孙康、吴敦、尹礼当然也被一同押往扬州。

从扬州过来支援的徐荣和韩骥率领骑兵和丹阳精兵,刚好顺路押送着这些俘虏的人马前往扬州,等待大汉司空、车骑将军、兼扬州牧郑宝大人的处置。

徐州刺史周瑜则带领本部三万兵马彻底占领琅邪郡各县,因为臧霸的主力已经被歼灭,所以剩下的人根本不成气候,在大军到来的时候,他们纷纷献上降表,不敢抵抗朝廷。

在把琅邪郡彻底占领之后,周瑜并没有委任太守,而是帅率军驻扎在这里以防生变,这一切都得要让朝廷来做决定,他可不敢以下犯上。

没想到徐州刺史周瑜征讨琅邪郡,连短短一个月时间都没有到,便彻底平定了叛乱,真是让人称赞。

现在扬州的郑宝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让他非常高兴,没想到周瑜确实有两下子,让他可以彻底的放心把军权交给周瑜。

他手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称赞郑宝有识人之明,郑宝也非常高兴,毕竟这周瑜确实是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人才。

同时在和众人商议之后,郑宝决定让龚都率领五千人马驻守在琅邪,防备北面青州的田楷和兖州的曹操。毕竟琅琊郡距离扬州有数千里之遥,如果发生情况根本来不及救援,所以郑宝才会让龚都当琅邪国国相,并且让他从南昌大营中抽调五千兵马前去防守。

龚都和刘辟都是当初跟随郑宝共同起事的老人了,他们虽然是黄巾军将领,但是在这几年的磨砺中,现在也成为可造的将材,所以郑宝也敢如此放心使用。对于那些跟随自己一路走来的老部下,郑宝还是非常放心的。

同时对于臧霸、孙观、孙康、吴敦、尹礼等人的处置,郑宝决定还是让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在自己的麾下好好效力,毕竟在历史上,臧霸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果能为自己效力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此次俘虏的兵马有一万两千人,正保决定把其中的一万人马抽出来,加入到南昌大营之中,剩下的两千老弱病残则就地解散,并把他们妥善安置好。

南昌大营此前有五万人马,由于抽出五千人马让龚都带去北上,所以只剩下了四万五千余人,现在又加入了一万人马,人马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

周瑜在得到消息之后也不敢违抗,让龚都率领五千人马彻底的掌控了整个琅邪,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三万徐州大营的兵马返回到了东海,安营扎寨。

当然,这次对于周瑜和各级官员都有一定的嘉奖,毕竟这也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彻底肃清了徐州北部的残存势力。

现在徐州唯一剩下的彭城国国相刘备,还不属于郑宝的管辖势力范围,这让郑宝感到有一些头疼,毕竟他需要的是整个完整的徐州。

虽然他很钦佩刘备在历史上的为人,但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还是绝对不会妥协。

一连几日,他都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所以非常头疼,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贾诩,于是连忙到贾诩的府上拜访。

贾诩听了之后面带笑容,认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现在的他对于在扬州的生活十分满意,并且扬州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十分安稳,自己可以安安稳稳的在这里生活,所以对于郑宝,他还是有一定的忠诚度的。

“主公不必担忧,刘备刘玄德以仁义名着于天下,如果主公让天子召他来京,在朝廷任职,顺势解除他的兵权,拿下彭城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万一他抗旨不尊呢?”

“那他的名声可就全坏了,到时候主公只需要派遣徐州刺史前去捉拿他问罪便可。”

不得不说,贾诩出的这个主意可真是好主意,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刘备在彭城国势力根深蒂固的问题,又可以把刘备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监视,谅他也翻不出什么火花来。

所以他当即就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并且和贾诩聊了很长时间,不得不说贾诩的观点和自己很多程度上都是不谋而合的,因为两个人都是腹黑型人格,所以聊完之后,郑宝和贾诩两个人竟然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等到第二天,郑宝便传令,彭城国国相刘备治理地方有功,所以让他前来朝廷述职,并且安排了九卿之一的位置,让他任职。

……

彭城国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这里已经安家立业有四五年的时间了,他们手下的兵马也已经有两万之多,也算得上是一方实力强劲的小诸侯。

并且让刘备非常高兴的是,他的军中竟然来了一个军师,名叫单福。这个单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无论是政事还是军务,他都非常通晓,所以刘备把权力都交给了单福,让他全权处理彭城国的事情。

刘备的信任也让单福非常感动,在这乱世之中要遇到一个如此相信自己的明主,可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理地方上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并且张飞和关羽两个人对于单福的感观也在渐渐改变,三四年的时间下来,他们也都对于单福的建议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