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84章 战事结束

好在因为曹操此时势力弱小,和北边的袁绍交好,袁绍为了自己的实力范围能够渗透到黄河以南,所以给了曹操不少的帮助,这才让曹操的元气能够迅速的恢复。

……

远在扬州坐镇的郑宝也得到了朝廷大军攻占荆南三郡的消息,这让他欣喜若狂。这样一来,交州和扬州就能连为一片,自己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并且也再次证明了郭嘉的实力,这样一来郭嘉就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到时候无论是征战沙场还是留守扬州,郭嘉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目前荆州南部刚刚平定,所以他并没有立即要求郭嘉率领人马返回扬州,而是让他率领人马在长沙组建荆州大营,用来防备北边的刘表和西边的刘璋二人。

同时对于在战争中表现卓越的刚刚投降的甘宁、苏飞、魏延等人都有提拔,委以重任,毕竟他们可是历史上原本就很有名的人物,可不能在自己这里埋没了才华。

对于投降的零陵郡太守刘度和桂阳郡太守赵范两个人,郑宝对于郭嘉的处理方式非常赞同,现在荆州民心未定,所以还需要他们继续治理,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撤换也不迟。

当然,对于两人的儿子刘贤和赵熊两个人,郑宝还是写信让他们到朝廷中来任职,留在自己的身边,方便监视利用。虽然两个人没有什么才华,但是放到现在的朝廷中,找出两个闲职,也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而对于空缺的武陵郡太守一职,郑宝思索再三后,决定还是让原先武陵郡太守金旋的手下的大将巩志担当。要知道现在他手底下人才济济,随便外放一个人便可当上太守,让巩志担任太守,也只不过是为了安抚当地的民心罢了。

……

同时刘表的使者蒯越也来到了扬州议和,郑宝并没有晾着他,而是热心的接纳了,毕竟他知道以后想要图谋荆州北部地区还是要依靠这些世家大族的力量,自己先和这些人虚以委蛇,等到时候彻底掌控整个荆州,在对他们动手也不迟。

因为郑宝现在根本没有北上荆州的打算,再加上他也听了袁术和刘表罢兵的消息后,更加没有了机会,所以两方便很快的谈拢了议和条件。

刘表仍然为荆州牧,不过作为朝廷一方郑宝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实际上掌控着荆州北部。郭嘉为荆州刺史,这也是刘表所不能承认的,他掌控着荆州南部的四郡。

他们私底下也已经谈好了条件,之所以让荆州的使者再到皇帝陛下面前陈述,也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仅此而已。

刘协作为皇帝自然是知道这件事已经敲定,所以他也没有多言,而是迅速的盖了玉玺,表现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在这段时间里他安宁了许多,也不在背地里搞那些小动作,反正郑宝是没有察觉到。但联系历史上刘协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可是小动作不断,所以很可能是在养精蓄锐,等待致命一击。

所有的兵权都在自己手上掌控着,郑宝现在也倒是没有多做担忧。不过他并没有掉以轻心,毕竟如果自己一个不谨慎,很有可能连累自己的家人,所以他也是在小心的防备。

……

大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十月大汉司空、车骑将军郑宝请求为此次征讨荆州南部的的众人请赏,皇帝陛下一一同意。

正式册封郑宝为大汉司空、车骑将军、兼领扬州牧。原庐江郡、九江郡皆划为其麾下统领。

擢张节(原山越降将)为庐江郡太守,李李(原山越降将)为九江郡太守,糜芳为丹阳郡太守,此三郡各统率郡兵五千,吴郡太守张多、会稽郡太守许乾二人官职不变,此二郡各统率郡兵一千。

豫章郡改为南京兆,一应大小事物皆由京兆尹鲁肃处置,包括管承率领的五千宫中禁卫皆由鲁肃调度。扬州各郡县事务暂由鲁肃处理,各地兵马合计两万两千余人。

南昌大营兵马五万(分给交州大营、长沙大营部分兵马,由大汉司空、车骑将军、兼领扬州牧郑宝亲自指挥调度。

以郭嘉为荆州刺史,统率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四郡;擢贺齐为长沙太守,巩志为武陵太守,原零陵太守刘度、桂阳太守赵范不变。

每郡拥有郡兵五千,合计两万人马;同时在长沙郡建立长沙大营,兵三万(原南昌大营出征部分人马),总计人马五万余人,皆由郭嘉统率节制,李异、谢旌、陈应、鲍隆四将辅之。

以周瑜为徐州刺史,原东海郡太守糜竺、下邳郡太守陈登、广陵郡太守虞翻不做调整。

统率兵马合计三万余人,建立徐州大营,驻扎在东海郡,皆听从周瑜指挥节制,管亥、司马俱、曹豹三人辅之。

以张昭为交州刺史兼领合浦郡太守,擢刘彦(朱符部降将)为九真郡太守、区景(朱符部降将)为日南郡太守、薛综为南海郡太守、程秉为郁林郡太守、严畯为苍梧郡太守。

原交趾太守士燮不变,统率郡兵五千。

统率兵马合计三万余人(原本部兵马一万,南昌大营划拔兵马一万,招募兵马一万),建立交州大营,驻扎在合浦郡,皆听从张昭指挥节制,周仓、裴元绍二人辅之。

总计四州二十郡,驻扎兵马合计一十八万七千余人。

其次便是关于水军的调整。

楼船将军徐盛,仍驻扎在徐闻县,听从交州刺史张昭指挥,兵马扩充至八千人(原本部兵马五千人)。

横海将军周泰和偏将军甘宁,驻扎在长沙郡,防备荆州、豫州,听从荆州刺史郭嘉指挥,兵马扩充至一万余人(原本部兵马六千人)。

横江将军凌统和偏将军苏飞,驻扎在徐州沿海,听从徐州刺史周瑜指挥,兵马扩充至一万余人。

同时征集各州郡的能工巧匠,开始制造楼船、艨冲等海上用船,进一步增强朝廷的海上实力。

水军合计兵马两万八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