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41章 接管徐州

郑宝当然是非常高兴,他没有想到自己有可以接收徐州的一天,虽然目前陶谦的地盘只剩下东海郡和下邳两郡,彭城国被刘备占领,琅邪郡被臧霸占领,但名义上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整个徐州。

古人讲师出有名,只要有了名义上的认可,那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

本来郑宝还想把徐州的事情处理完之后连忙赶回扬州,毕竟他的孩子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有见到父亲,他也十分想念他的家人。

但现在既然陶谦已经让出了徐州,郑宝也只能先处理徐州的事情。因为遭受到战火的侵扰,所以徐州的郡县基本上都已经残破不堪,郑宝也只能命人从扬州调来大量的物资,来补贴徐州。

好在自己手下也有十余万兵马,可以镇得住场子,并且这段时间对徐州军进行整编,也已经挑选出其中的精锐兵马一万五千余人。

再加上徐州的下邳和东海两个郡,现在郑宝手下势力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两百七十万人之多。

最后经过决定,郑宝决定任命糜竺为东海郡太守、陈登为下邳郡太守、虞翻为广陵郡太郡,自表郭嘉为徐州刺史,负责总领三郡政务。

管亥、曹豹、司马俱三人,各统率兵马一万人,合计兵马三万人,分别镇守在三个郡,建立徐州大营,皆听从郭嘉指挥。

原丹阳郡、庐江郡、长沙郡三郡太守周瑜官职不变,仍由张节、李玉、朱桓、贺齐四将辅之;张节、李玉二人率军增至六千人,在庐江郡护卫周瑜,朱桓、贺齐二人各率军增至五千人,分别驻守丹阳郡和长沙郡,合计兵马一万六千人(原本部兵马一万人)。

刺史府从事张昭擢任南海、合浦二郡太守,仍由周仓、裴元绍辅之,二人各率五千兵马分别驻守南浦郡和合浦郡,合计兵马一万人(原本部兵马八千人)。

会稽郡太守许乾统兵一千、豫章郡太守张多擢升至吴郡太守统兵一千,维持原样不变。

擢任鲁肃为从事兼豫章太守。

各郡驻扎步军合计六万八千余人。

其次便是关于水军的调整。

原楼船将军徐盛,驻扎在徐闻县,防备交州,听从张昭指挥,兵马扩充至五千人(原本部兵马三千人)。

原横海将军周泰,驻扎在鄱阳湖,防备荆州、豫州,听从周瑜指挥,兵马扩充至五千人(原本部兵马三千人)。

原横江将军凌统,驻扎在吴郡太湖,听从徐州刺史郭嘉指挥,兵马扩充至五千人(原本步兵马三千人)。

水军合计兵马一万五千余人。

第三便是精锐兵马的任命。

原征虏将军韩骥,率领丹阳精兵驻扎在豫章郡,兵马扩充至五千人。

原轻车将军徐荣,率领骑兵驻扎在豫章郡,兵马扩充至一千五百人。

原奋威将军典韦,率领亲卫营驻扎在豫章郡,兵马扩充至五千人。

此三列兵马皆披甲,为扬州军精锐将士,合计兵马一万一千五百余人。

郑宝自己则统领三军,坐镇豫章郡南昌大营,统率兵马六万五千余人(原先的十余万兵马给徐州留了一万五千万人,其他的兵马也都从中挑选,分配到各地的驻守兵马里面,所以兵马减少了一半之多)。

现在整个扬州军的兵力接近差不多一十五万之多,都是精锐兵马,扬州,可以说此次出征实力大增,不仅占领了徐州三郡,更吞并了青州黄巾,大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大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七月,扬州刺史郑宝终于出征回来,扬州的百姓纷纷夹到欢迎,现在的扬州在他的治下蒸蒸日上,穷苦百姓的脸上也已经没有了菜色,他们的眼神里也不再麻木,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希冀。

郑宝对于这点非常满意,自己穿越过来虽说情非得已,但是到了这个时代就该为大汉的老百姓做点什么,否则自己都过意不去。

此次出征将近一年,好在有鲁肃、严畯等人处理政务,才可以让整个扬州愈加繁荣。

他的父母、他的妻子糜贞也引着他的儿子郑隆前来迎接。

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郑宝的心里一暖,连忙前去相见,对着众人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让郑宝的心里非常舒心。

他穿越过来至今也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从刚开始的完全不适应,到现在一举一动都符合这个时代的生活举止,有了孩子、有了家人,他才彻底融入到了这个时代,逐渐对于前世的记忆已经淡忘。

……

首先要做的一件事,郑宝就是要先妥善安置好原徐州刺史陶谦和他的家人。

徐州刺史陶谦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过好在张仲景在看了他的病情之后,决定每日以针灸按摩为主,汤药辅之,可以极大的减缓他的病痛,甚至有可能康复。

同时郑宝也把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安排进了刺史府,虽然目前只是六百石的小官,但是郑宝承诺以后自己开疆拓土,绝对忘不了他们两个人。

陶谦对于这个安排十分满意,他的两个儿子能担任六百石的官吏,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是他理想中的期望了。如果把他们放在四处征战的徐州,必然会有性命之忧。

并且他的病情也有所好转,这让他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自己还想多活几年,让整个陶氏家族可以顺顺利利的延续下去。

并且郑宝也没有那么腹黑,而是全心全意让张仲景尽心尽力的治疗,并不是说陶谦的存在是一个祸害,所以必须要让他死亡。

同时又在南昌为陶氏家族划定了一片区域,安排他们入住。现在的南昌城已经成为南方数一数二的豪华大城,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经济和贸易中心。

随着扬州势力的愈发强盛,南昌承担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来说,南昌仍然是最好的中心选择,所以郑宝不会考虑到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