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112章 大婚之日

双方都在为这门亲事忙碌着,郑宝的脸上也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虽然这是一桩政治联姻,但是他对于糜贞一见倾心,也算得上是一个圆满的婚姻。

整个扬州都沉浸在了喜悦的氛围之中,豫章郡大小的街道上都张灯结彩,欢迎着女主人的回来。

时间终于来到了九月初七,自从上次两人分别之后,郑宝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再见糜贞了,好在虽然路途遥远,两人之间也互有书信往来。

糜竺率领送亲的队伍已经在城外等候了三天,毕竟路途遥远,也是需要提前几天赶到,做好准备。

郑宝亲自率领城中文武百官前去迎接送亲的队伍,当然他也命令手下兵士将大量的铜钱抛洒至周围围观的人群,百姓们也沉溺在欢呼的海洋之中。

双方见面之后自然非常客气,现在郑宝的身份也和往日不同,他可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统领一方,配上糜贞自然是绰绰有余,郑宝热情的把他们迎接到了太守府里面。

此时,豫州刺史袁术、荆州刺史刘表、徐州牧陶谦,以及扬州各郡县都送来了贺礼,场面盛大,也算是给足了新上任扬州刺史的面子。

接下来就是拜堂,也就是两个人拜堂成亲。当花轿到夫家进门时,出轿小娘需要迎接新娘出轿。随即走向结婚的主厅堂内开始繁琐的拜堂仪式。拜堂仪式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拜天地、拜父母、拜夫妻。并且这些仪式都需要新人们正儿八经的跪在地上磕头,而不是如今的面对面鞠躬即可。

最后便是贺郎酒,寓意祝贺新郎。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在贺郎酒上,新娘必须依次挨桌的向长辈们以及宾客们逐一的斟酒,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新娘在给大家斟酒时,酒是需要斟满的,但是一定不能洒出来。

郑宝今天喝的酩酊大醉,今年他也已经二十一岁,在古代也已经算得上是大龄未婚男青年了。穿越至今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今天终于可以摆脱男光棍的身份了。而他的新娘糜贞,今年也才一十六岁,刚刚及笄的年龄,在古代也算是大龄未婚女青年。

好在郑宝作为现代人也不会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两个人恩恩爱爱,携手走下去便可,哪里去考虑其他的事情。

等郑宝应酬完宾客,回到洞房中之时,天色已经甚晚,然而他的新婚妻子还在等待着他。

接下来便是郑宝揭下新娘的盖头,两个人一起喝交杯酒的时刻。郑宝看着先下盖头的糜贞竟然美若天仙,在一旁的烛火映射之下显得娇小可爱,这让他欣喜若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喝交杯酒是我国古代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称之为合卺酒。卺的意思本来是将一个瓠分成两个瓠,合——指合拢;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新婚夫妻洞房之时,先各有一杯酒,各自先将一杯酒喝一口,然后手挽手各自喝对方酒杯一口酒,然后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

“望夫君怜香惜玉。”糜贞软软的说道。

“这是自然,汝不必担心。”郑宝则化身一头猛虎,向床上扑去。

……(此处省略约三千字,各位不爱看,我也就在这里省略了)

第二天早晨两个人便早早起来,毕竟根据规矩,新娘还要去拜见公婆。郑父和郑母看见如此孝顺听话的新娘,自然是赞不绝口,一旁的郑月也忍不住夸赞。

糜贞看见郑宝的家人也如此喜欢自己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她担心远嫁受人欺负,现在看来也是自己多虑了。

和家人团聚完之后,郑宝便立刻会见了糜竺,在看到带来的嫁妆时,他也目瞪口呆。

家仆三千人

粮食二十万担

兵器铠甲三千套

马匹一千匹

金二十万

银八十万

……

好家伙,如果谁拥有了这么多物资,完全可以武装出来一支万余人的精锐兵马,他也没有想到糜氏的底蕴竟然如此丰厚,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对方非常看重自己,所以这次才下了血本。

这份名单让郑宝看的眼花缭乱,看来自己求娶糜贞这件事做的真是正确。

两个人在密室里商谈了很久之后才出来,郑宝和糜竺双方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糜竺也看出来中原即将大乱,而徐州处于四战之地,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战火,他也准备把一半的家产通过船只搬运到扬州来。

郑宝对此也表示非常欢迎,并且专门划了上千亩的土地,专门用来安置前来的糜氏族人。

同时郑宝也希望糜竺可以在北方大肆收购粮草和马匹,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旱灾,导致天下粮食奇缺,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他承诺会用相应的价钱去收购,并且还允许糜氏家族将扬州的特产贩卖到各地,在扬州境内行走畅通无阻,不会受到当地官员的为难。

糜竺自然是一一答应了下来,他本就是一个生意人,这次投资让他看来以后回报会更大。以后他们双方将合作的更加紧密,兴衰,荣辱与共。

在把一切事情安排完之后,和糜贞依依不舍的告别之后,糜竺便率领商队北上返回徐州,因为他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紧接着郑宝便命人妥善安排好一千马匹,原先的养马场肯定要扩建,同时他也让徐荣在军中挑选两百骑兵人才,组成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伍。

徐荣自然是非常高兴,随着手下骑兵的增多,自己的权力也在逐步扩大,主公自然也会更加倚重自己。于是他从原先投降过来的西凉军中挑选出了两百人的骑兵好手,充入自己的队伍之中。

这样一来,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伍便就成型了,不过还需要稍加训练磨合,才能够对敌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