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这位兄台亦可是要辅佐哪家世家子弟?”郑宝反唇相讥道。

年轻书生并没有立刻答话,刚才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确实让他感觉惊艳不已,甚至内心中产生了一丝共鸣。他也出身寒门,同门师兄弟也多有看不起他,好在他自幼才华横溢,也算交识了许多寒门的朋友,因此也不会感到孤单。

“奉孝绝对没有嘲笑兄台的意思,实不相瞒,在下也是寒门出身,所以经常被其他的同门师兄弟嘲笑。”年轻书生脸上露出了一丝悲伤。

郑宝是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郭嘉郭奉孝。正是由于他对历史的先知先觉,所以才能正视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重墨彩的人物。

“同饮一杯!”郑宝没有多说,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两个人在之后非常有默契,郑宝来自后世的观点让郭嘉耳目一新,他虽然平日里机智过人,但是对于郑宝那些有趣的词汇还是非常感兴趣。

这让得郭嘉对于郑宝越来越好奇,他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生在蛮荒之地的人竟然有如此博学多识的才识。

“今日一见,相谈甚欢,不知奉孝可愿意出山辅佐郑某成就霸业?”郑宝最后询问道。

“不知郑兄对当前的形势如何判断?”郭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他一个问题。

“现在天子不理朝政,任由十常侍买官鬻爵,引起天下民怨久矣,若有外将带兵入朝,大汉天下必遭生灵涂炭之苦,甚至极大可能群雄割据,逐鹿中原!”郑宝痛饮一杯,慢慢悠悠的说道。

郭嘉虽然不相信郑宝所说的外将入京,但是对于天下即将大乱,群雄割据还是比较认可的。

“既然如此,吾将辅佐明公成就霸业!”郭嘉最终还是同意了。

“吾得奉孝,如鱼之得水也!”郑宝连忙说道。对于这样和他同心同德的人,自然是不能怠慢。

随后,郑宝便把自己当前的计划全部告诉了郭嘉,郭嘉非常赞同。并且提出了先东后西、先南后北的外交战争策略,郑宝对于郭嘉可谓是相见恨晚。

两个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最后同榻相睡。

第二天一大早,郑宝便询问道:“不知奉孝可有和同窗好友愿意共谋一起发展?”

“我有戏志才,与我志气相投,某愿前去劝说!至于其他的人还是比较难办,毕竟现在大汉天威犹在,大家都想谋一个好职位!”郭嘉有些无奈的说道。

郑宝听了之后眼睛一亮,决定和郭嘉两个人一起前去戏志才那里劝说。

看着郑宝那迫不及待的样子,郭嘉的心里有些好奇,毕竟他和戏志才两个人都没有任何名气,不知道为什么郑宝如此欣喜若狂,到让他的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好在郭嘉也没有多想,既然郑宝如此认可他,那他也绝对不能辜负明公的期望。

两人匆匆吃完早饭之后,便一同前往戏志才的住处,可让郑宝颇为失望的是,戏志才在这几天竟然出门游玩,他来的可真不是时候。最后无奈之下,他也只得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门童,希望戏志才回家之后立刻递送给他。

“明公不必灰心丧意,我也留下一封书信与他,他定然会去扬州投奔于我,不如我们先行前往扬州。”郭嘉提议道。

郑宝并不想和这位大才失之交臂,于是他说道:“再等几天也无妨,或许我在这里可以得到意外的收获。”

一行人就继续在酒店里住着,期间郑宝也多次前往颖川书院,但无一例外都被一一拒绝。

在前世他也是一个脸皮很薄的人,但现在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他也只能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的出卖自己的……

不过好在他也认识了荀彧、荀攸、钟繇等人,也算是不虚此行。

……

过了几天,郑宝仍然不死心的说道:“奉孝,你我二人再次去找戏志才!”

“喏!”郭嘉对于这件事情也很积极,如果自己的同窗好友能和自己一起共事,那也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两人匆匆收拾好之后,就急忙先去拜访戏志才,可是戏志才仍然没有回家,这让二人颇感失望。郑宝无奈之下也只得再次留下书信一封,表达了自己对戏志才的无比仰慕,希望他可以前往扬州辅佐自己,共创大业。

郑宝前往颍川书院也只是得到了郭嘉的辅佐,不过他已经心满意足,他坚信等到自己的势力发展壮大,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前来投靠。

“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前往扬州!”郑宝斩钉截铁的说道。

“喏!”许乾、裴元绍、郭嘉三人说道。

……

郑府

突然一大群人闯进了郑府,这让在书房坐着的郑父有些心神不宁,他连忙前去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县公子狞笑着对郑府众人说道:“没想到你们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勾结牛头寨的山匪,现在证据确凿,你们还是乖乖的束手就擒,交出郑宝可饶你们一死!或者你就乖乖做我的岳父大人,我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这怎么可能?”郑父虽然一段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但他绝对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勾结山匪。

不过他也不是傻子,看着知县公子对他身旁的郑月垂涎三尺,他就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简单。

“快,准备逃走!”郑父虽然家中有着万贯家财,但他心里却非常清楚,家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经商这么多年,自然也有不少的仆人效忠郑府,郑父、郑母、郑月等人在忠心耿耿的仆从的掩护之下迅速逃离。

知县公子看着到手的鸭子竟然飞了,他气不打一处来,连忙指挥手底下的将士对他们展开围剿。

郑府的仆从在官兵的围剿之下死伤惨重,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在这十几年的时间以来,一直受着郑府的大恩,现在是得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