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第69章 郝伯的去留,行军大雨

姜修远看着这即将登船的众人,打算上前跟儿子说两句。

这时候虹儿冲了出来,将一个布包塞给武功,低头转身就跑了老远,连话都没说一句,脸都烫的可以煎鸡蛋了。

“嗯,不错不错。”郝伯在旁连连点头,老头子对于他这西劈嗑的,很是满意。

“哦……”众人无不对武功投来恍然大悟的眼光。

“咳咳,走吧。”武功开口了,脸色暂时还算正常。说完他自己便转身登上了船。

众人吃完一瓜。姜修远走上前,开口道,

“菱儿,海儿,你们这次……”

话没说完,姜海一顿鸡皮疙瘩出来,立马打断了老爹的话道,

“等等,老爹你别叫我海儿,适应不了,你能不能喊我全名啊?”

“你全名?”姜修远目露思索之色。

“对,请叫我海王·尼古拉斯·姜。”姜海掏出眼镜框戴了上去。

大伙儿都给整无语了,什么破名字,少爷什么时候还有这么长的名字。

“哦,好的,海儿。”姜修远继续道,“别玩了,这名字太长,写进族谱不好看,就别再提了,跟你说正事吧。”

“老爹您说。”姜海认真点头道。

“你们这一去怕要不少时间,你爹我实在是有点儿放心不下。

所以我想了想,决定还是让郝伯跟你们一起去,我也放心一点。

毕竟郝伯活得久阅历足,也懂的照顾人。”姜修远依依不舍的模样,说的是真情流露。

姜海听姜修远这么一说,明白了,老爹这是想把郝伯支走乐得清闲。绝对不行!

握起老爹的手,姜海拍了拍道,

“老爹,我们这一走这么确实是挺久的,也实在放心不下您。

就让郝伯在家里,多帮您做做事情,毕竟郝伯活得够久,经验丰富,有他在我们才能放心的出行。”

姜修远抬起另一手,也拍了拍道,

“我有你小妈就好了,郝伯跟你们去吧,真的,不用担心我。”

握着老爹的手抖了抖,姜海继续道,

“我也有娘子了,老爹您就不用这么客气了,郝伯留家里吧。”

“跟你们走吧。”

“留家里吧。”

“跟着走。”

“留家里。”

……

这父慈子孝的一幕,围绕着郝伯的去留展开了拉锯战。

六子在一旁嘴角抽搐,他老爹原来这么遭人嫌弃的。周围的人看的也是乐得不行。

“咳咳,少爷上船吧。”最终,郝伯咳了两声,表情淡定,招呼着姜海,自己往船上走了去。

姜海如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也随之登上了船,一行人陆陆续续也都上去了。

码头上送行的人挥手告别,姜修远一脸得逞的微笑,很是惬意。

待到船队离去,姜修远大手一挥,

“肘肘肘,回家打麻将。”

“……”六子就很无语这老爷少爷的相处方式。跟着姜修远也往回走。

战船之上。

姜海走到郝伯身边,还没等姜海开口,郝伯就自己说了,

“少爷,你带我去到南州城就可以了,我去那边芙蓉商会一趟,事情完了,我自己回新城。”

姜海一脸感动的看着郝伯,连连点头,

“好的好的。郝伯你真好,你是我亲伯,我想说什么你都知道。”

“呵呵,老头子看着你长大的。”郝伯淡淡说了一句,便进了船舱。

姜海见郝伯走了,拉着老婆就去找武功,八卦之火熊熊燃起。

进到船舱,看见武功正在里面安静的坐着,手里摩挲着布包。

“别摸了,快打开看看。”姜海比武功还着急。

“去去去,不给看。”武功有些不好意思。

“真不给看?”姜海继续八卦攻击。

“不给。”武功十分坚定。

“嘁,小气。”

姜海见武功这副模样,看来是八卦不成了,兴致缺缺的回到甲板上。

船队从人工渠转入滨江,直入南海。

尉迟紫菱来到甲板,跟姜海站到一起,看着大海,有些失落的道,

“不知道爹爹现在到哪儿了。”

“离边境还远的,咱们会比老泰山早到边境的。不用太过担忧了。”姜海道。

看着海景,尉迟紫菱挤出一抹微笑,这是第二次看海,还是很喜欢的,宽广的感觉,让人也随之豁达一般。

“彩儿呢?哪儿去了?”姜海找点话说转移一下老婆的注意力。

“船舱里吧。”

“嘿嘿,这次要走十多天的水路,也不知道她顶不顶得住。”

姜海有点幸灾乐祸的嘿嘿笑起来,就想挑起一点尉迟紫菱的情绪,别老是担心岳父的事情。

“你知道还问,故意的吧。原来你这么小心眼的吗?跟彩儿不对付就幸灾乐祸了。”尉迟紫菱鄙夷的看了他一眼。

“哦,你才知道啊,晚了,已经盖章了。”

“……”

……

吊虎山口以北,某处扎营之地。

“哎。又是大雨。”尉迟忠在军帐里看着外头的大雨叹气。

这两日的大雨,让行军极为困难,道路泥泞,车马行军速度大大的降低了下来。

而且每逢大雨之时,也只能停下驻扎,非常耽误时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行军打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

只能等等这大雨过去了。大帅也别太过忧虑,东古关还是很牢固的,必能守到我们抵达。”

杨弘晋刚从隔壁军帐过来,听到尉迟忠的叹息,在旁宽慰了几句。

“但愿如此。可不能被那些外族破关而入,害我大荣百姓。殿下进军帐休息吧。”尉迟忠引着杨弘晋入了帐篷。

入了帐篷,部下端来热茶。几名主要将领趁着这避雨的时间,讨论起边关的形势。

目前东古关有驻军三万,这还是在探到外族开始有异动后,从邻近折冲府调过兵源的。原先的驻军都不到一万。

也就是说目前能战的兵,都已经集合到了东古关,除了尉迟忠率领的这援军外,暂时再无兵源可用。

而就之前的情报来看,胡参人已经聚集了有十万的兵力。虽说守城三万对十万还是很能打,但是不知道这些天过去,敌人还有没有再增加。

这两日的大雨,也让来报信的兵卒延后了时间,还没收到最新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