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第35章 献刀

没错,王远这是酿制啤酒,没有啤酒花,用拉拉藤花代替。

酿制出来后,用硝石制冰法,冰镇一下,味道竟然一点不差。

让阎立本等人尝了一下,纷纷表示好喝。

接下来王远便开始酿制啤酒,仅供自己身边几人饮用。

让工匠们在工厂、军营、食堂、住宅区等处挖了七八个水井,让铁匠打造了手压式取水装置,用水泥和红砖固定在水井上,这样取水就方便多了,不用每日都要沉淀河水。

半个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士兵们的训练如火如荼,王远最近偶尔还会在深夜来一次紧急集合,将他们搞的苦不堪言。

已经有人分数扣到了五十分往下,因此更加激起了士兵们的上进心,每日训练完几乎都是瘫软在床上。

九月十六,王远正在军营训练,忽然又有好消息传来!

这时,一名守门士兵跑来,敬礼道:“报告小将军!杨铁匠正候在门外,他说研制出了好东西,请您过去一趟!”

王远让士兵们继续训练,自己跟着那士兵走出军营。

杨老四立即迎上,咧嘴笑道:“嘿嘿,少爷,快去看看,已经研制出来了!”

“走!看看去!”

杨老四一路小跑着在前面引路,两人来到炼铁厂北面水利机床那里。

阎立本与几个铁匠正围在一个机床旁观看。

王远挤了进去,只见一个铁匠正拿着一根拇指粗的铁棍,在操作台上运送,一个切刀上下切割,铁棍被切成一段一段的,而且切口平整。

直到那根铁棍切完,王远拿起旁边记录的数据看了下,鼓掌说道:“好!不错!将切刀和钻头都换成这种合金。其余人各种兵器先打造一把试试,若是可行,我向陛下为你们请功!”

“多谢小将军!”众人一脸喜色,立即忙活起来。

王远递给杨老四一张纸,开口说道:“杨伯,接下来你带几个人全力研制弹簧钢,这是所需要的金属。”

“少爷请放心!”

到了下午,各种兵器打造了一把,王远带着许家兄弟过来试刀。

王远看着摆在面前的各种武器,拿起一把绣春刀,说道:“许大哥,拿根铁棍,咱们对拼一下。”

“好嘞!”

许大栓拿起一根铁棍。

王远说道:“开始!”

呼的一声,两人对拼过去!

“当啷!”只见铁棍被削下一截,掉落地上!

再看铁棍,切口平整,刀锋也无任何损伤。

“好刀!”

围观众人高呼一声。

接着王远又试了下横刀、长剑、匕首等,全部锋利无比。

王远说道:“好!如此神兵,明日我就进宫面圣,给你们何圣人讨赏!”

“多谢小将军!”

王远问道:“我手下的士兵用的兵器不适合这么亮,可有办法打造出来不反光?”

杨老四说道:“如此更简单,减道工序就成。”

“好,接下来全力打造绣春刀、匕首、和短枪,我的士兵们一人一套。”

“喏!”

接着让人做刀鞘,让许家兄弟等着,王远回办公室,画了一个长枪的图纸,看那枪头有点像后世的倭刀,只是增加了刀身的厚度,使其重量增加。

自己前世陌刀已经失传,只是从一些史书资料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推断,陌刀很可能是一种长柄的横刀,而柄长堪比马塑,刀形也比横刀厚重,因此王远设计这种刀,略微带着弧度的刀形,受力点小,杀伤力就大。

将图纸交给铁匠们,让他们抓紧打造出来。

翌日一大早,在小冰小玉的服侍下,洗漱完,穿戴好。

王远来到军营,训练了一早上,吃过早饭,让尉迟宝琳俩货照看着训练。

让许家兄弟和方兴带着昨天打造的兵器样品,四人骑马直奔长安。

从春明门顺利进入长安城,来不及观赏长安的繁华,四人快速来到皇城外。

将身上身弓包和匕首交给方兴,让他们在此等候。

王远掏出兵符,顺利进入皇城。

向守门侍卫打听了一下,竟然还未下朝,便让人进去禀报。

不多时,便来了一个小太监,问明身份,将王远带到显德殿外。

小太监从侧门进入禀报,王远则在殿外候着。

显德殿看着就恢宏大气,四周侍卫庄严肃穆,大殿门前几个侍卫虎视眈眈地看着王远。

王远本想向内瞄一眼,却被侍卫瞪了回来,只好低眉顺目地站在一旁。

片刻过后,听到一道尖细的喊声:“宣!左武卫郎将!王远觐见!”

王远整理了下着装,走进显德殿。

这显德殿也太大了,从门口到前面差不多数百米了。

靠近门边这边没人,里面文武大臣分列两边,大约三十几人,各分两列,跪坐地上,身前各一张胡桌。

王远迎着众人目光,目不斜视,大踏步向前走。

只见王远身穿灰蓝色军装,头戴黑色钢盔,腰扎武装带,看着又帅又飒,众人心中不由地赞叹,好一个翩翩少年!

王远走到大臣前面,啪的一个立正,唰的一个举手军礼,大声喊道:“陛下好!”

看的众大臣一愣一愣的。

李二坐在龙椅之上,透过冕旒看向王远,笑着问道:“好好好!王爱卿,你来上朝为何不穿朝服?”

王远说道:“陛下,臣并非来上朝的。只是未曾想陛下还未下朝。”

“那你说说,找朕所为何事?”

“臣此来是给陛下献宝的!”

“是何宝物?”李二大概知道应该是兵器。

“是几把神兵,许家兄弟和方兴正在皇城门外候着。”

李二迫不及待地说道:“张阿难,快宣他们将神兵带来!”

“喏!”

忽然一个大臣拱手说道:“陛下,带利器上殿,有违礼制!”

王远一看那人,记得上次来时,曾在李二书房外见过此人。

李二大手一挥:“魏爱卿,那几人乃朕信任之人,今日朝事已经议的差不多了,诸卿不妨随朕到殿外一观,也不算违制。”

说完,李二起身向外走去,王远紧跟身后,众大臣连忙起身跟着走了出去。

“贤侄!”

来到殿外,王远听到有人呼唤,连忙转身,见是杜如晦,连忙行礼:“杜伯伯近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