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我有一个现代小镇>第233章 圣旨

王远别的没听懂,只听懂了怎么封赏,开口高呼:“臣领旨!愿吾皇圣体安康!万寿无疆!”

那太监合上圣旨,王远伸手拿过,顺手,在他手中塞了锭银子,并眨了眨眼,那太监掂量了下,至少五两,微微点头,表示懂了。

王远转身一看,卧槽!咋都跪了一地?

唐朝初期,唐律规定,一切文武臣子接圣旨的时候都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有人说不用跪,那是平时见到皇帝的时候,行礼就行,不用跪,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或者是特殊的事件还是要跪的。唐朝上朝开会的时候都是坐着。跪拜圣旨是对皇权的一种尊重。

王远说道:“都起来吧。”

尼玛!众人尴尬地起来,脚趾头都快抠出来一个庄园了。

十个侍卫将赏赐的钱财抬了过来,那个太监说道:“王小将军,这些都是陛下的赏赐,你清点一下。”

王远摆摆手,转头喊道:“施掌柜,带人放入库房。”

“公公,不和尊姓大名?”

“咱家王福,将军直呼姓名即可。”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从他的话中可知,职位并不高,至少比自己低。

王远笑着,问道:“王公公,原来咱们是本家啊,不知我这个别将是几品?”

王福说道:“来时太子殿下交待,是正七品上,殿下还说,官服就不给你了,过些时日还有封赏。另外,尉迟小国公与程小国公各领一百人,暂由小将军调遣。”

王远笑道:“三位公公,先坐下休息,稍后咱们吃鱼。”

三个太监坐在石桌旁,王福掏出一些文牒,开口说道:“圣人有旨,宫中一日只有朝食和哺食,吃饭就不必了,咱家还要尽快回去复命。这些是薛将军托咱家送来的齐王庄士兵的文牒。”

王远拱手说道:“有劳公公了。”

转头喊道:“乡亲们都回去吧,李松,将兄弟们的文牒都发下去。通知下去,本月工钱翻倍,兄弟们可是翻两倍了!”

“好吔!”众人欢呼。

“恭喜小郎君!”

“错了!该改口称小将军了!”

“是极,是极!”

“恭喜小将军!”

“贺喜小将军!”

“赵石,陈杰,你俩的文牒暂时不发了,等什么时候还完钱了再给你们,你俩没意见吧?”

两人拱手说道:“我等并无意见!”

王远挥挥手,众人这才回去。

王福起身拱手说道:“小将军,此事已了,咱家就先行别过。”

这时,尉迟宝琳两人抱来两个大西瓜,王远说道:“公公莫急,这是殿下赐名的秦王瓜,几位公公尝尝,解解暑气。”

“如此叨扰了。”

这么大的西瓜他们都没见过,加上天气炎热,确实是渴了,便又坐了下来。

王远抽出匕首,将两个西瓜全部切开,开口说道:“三位公公都尝尝。”

招手对那些侍卫说道:“兄弟们,都过来尝尝。”

“多谢小将军!”

两个大西瓜吃完,王福几人再次说道:“多谢小将军款待,咱家该走了。”

“不急,不急。尉迟兄、程兄,找个口袋,摘一些西红柿,让公公给殿下带回去。”

很快,两人摘了一口袋西红柿,众人这才起身离开。

众人来到村外,尉迟宝琳二人将西红柿放到马车上。

王远说道:“这些西红柿请公公务必交给殿下,夏季天气炎热,人容易厌食,吃这个东西开胃,中山王与郡主都喜欢吃哩!”

王福拱手说道:“一定一定。如此咱家就告辞了!”

“公公走好。”

三个太监上了马车,与十几名侍卫缓缓离去。

河边,一群士兵正在休息,或躺或坐,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洗脸。

小路上还停放着十几辆平板马车,车上是一些粮食跟帐篷等生活物品。

王远问道:“尉迟兄,程兄,这些都是你们的部下?”

程处默笑道:“不错。贤弟,从现在开始,俺们都归你管制。”

尉迟宝琳掏出一块鱼符,递给王远,说道:“贤弟,这是你的兵符。”

王远接过,看了下,比当初见到尉迟恭的兵符小了一些,收起来点头说道:“好吧,通知下去,让兄弟们在河边安营,从今日开始,一日三餐,但是不得破坏庄稼果树,不得进村骚扰百姓,否则依军规处置。”

“贤弟,我等不该先去渭南县吗?”

王远强调:“不急,此时出发,天黑前恐怕赶不到。传令下去,明日五更造饭,辰时出发。这段时间,兄弟们可以随意玩耍,但仅限于河流两边,田地以外。可下河洗澡,可捉鱼摸虾,改善伙食,但若违反军规,从重处罚!”

“喏!”

如今自己有了军职,虽然是七品的芝麻官,但那也是官身,有了处置士兵的权力。

自己还去小镇中查看了下资料,各个朝代都有别将的军职,平时只是散武官,没有什么实权,顶多负责一些士兵的训练、生活等杂事,战时才会分派一些主要职责,各级军队中都有一些这种散职,品级也不相同,但都没有达到五品的。

尉迟宝琳二人传令下去,士兵们一阵欢呼,开始搭建帐篷,有的埋锅造饭。

两人跟在王远身后,向村内走去。

食堂上方冒起了炊烟,李松已经给那些士兵们发完了文牒,可以说他们都是自由身了。

这时正三三两两的在广场那里闲聊。

王远走了过去,笑道:“兄弟们,都想家了吧?”

“小将军!”

众人闻言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王远压了压手,说道:“别急,我知道你们的心情,谁想离开的,吃完午饭去找施掌柜,将你们的工钱都领了,赵石和陈杰欠你们的军饷我也给你们垫付,不好携带可以换成银两,你们随时可以离开。”

“小郎君,俺家仅有一老母亲,俺想将她老人家接来。”

“好!那你可要雇辆马车,别让老母亲受罪了,只要回来,路费我给你出!”

“多谢小将军,路费钱俺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