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第276章 魏王阵营,人才济济

随后,魏王朱麒又将中原地区的三司官员逐一做了介绍。

中原三司的正官,虽还未做出抉择投入到他的麾下,可他该拉拢还是要拉拢的。

“这是负责中原七府地方财政、民生大计的布政司张大人,他勤勉务实,为百姓谋福祉。”

“这是按察司的李大人,他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维护着地方的法纪纲常。”

“这是统领兵马、保卫一方安宁的都指挥使王将军,他英勇善战,深受百姓爱戴。”

随着朱麒的介绍,每位官员都上前一步,向镇北候的小侯爷纪晓、宣旨钦差安诚行礼致意。

然而,尽管礼节周到,但彼此之间的气氛却略显疏离,毕竟他们尚未真正归属于朱麒的麾下。

“各位大人不必如此多礼!诸位皆乃国之柱石,社稷之臣呐!此番我和安随堂奉旨前来封赏功臣。”

“临行之前,圣上还特意嘱咐过,要让我多多向诸位大人讨教和学习呢!”

只见那镇北侯府小侯爷纪晓神色间满是正气道。

话音刚落,原本还显得有些生疏的三司官员们脸上顿时露出了热切的笑容来。

他们纷纷躬身施礼,表示愿意为钦差大人效犬马之劳,并承诺一定会全力配合此次巡查工作。

站在一旁的赵麟见到这般情形,心中不禁暗自感慨道。

看来这京城之中的勋贵子弟也并非全都是酒囊饭袋啊!

就像眼前这位镇北侯小侯爷,确实称得上是个人物!

仅凭寥寥数语便能让这些眼高于顶的三司官员们服服帖帖,甚至还生出敬畏之心,这份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想来定是其常年生长于镇北侯府这样的权贵之家,耳闻目染之下才习得了如此高明的处世之道吧!

此刻,赵麟终于恍然大悟——难怪那魏王朱麒会对自己这位大舅子如此看重并极力拉拢。

原来不仅是看中了镇北侯一脉在军方的强大影响力,更是因为这位小侯爷本身就是个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尤其是刚才目睹了纪晓与众多官员之间那番游刃有余、谈笑风生的交流之后。

赵麟对于他的能力和手段更是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

魏王朱麒的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嘴角的笑容仿佛要抑制不住地飞扬起来。

他兴奋地说道:“兄长,让我再给你介绍两人。他们可是这次平定叛乱、剿灭逆贼的关键功臣呢!”

只见他走上前去,紧紧拉住蒲存义,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向一旁的镇北侯府小侯爷纪晓介绍道:“这位便是我汴州府的父母官,蒲存义大人。”

“在此次围剿濮王和钱家叛军的战役中,他智勇双全,立下赫赫战功,实在是我大周的栋梁之才!”

纪晓听闻此言,立刻就明白这位蒲大人应该属于自己人。

想到这,他迈步上前,满脸热情说道。

“蒲大人,您此番助力平定叛王之乱,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圣上对您赞赏有加,称您为大周各府邸的楷模,实至名归啊!”

蒲存义闻言,连忙回礼道:“小侯爷过誉了。下官不过是听从魏王殿下号令,尽忠职守而已。”

“此次能够平定叛乱,全赖殿下英明领导,将士们奋勇杀敌,以及百姓们的鼎力支持。下官实在不敢居功自傲。”

尽管蒲存义言辞谦逊,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毕竟,能够得到圣上的赞许和百姓的拥戴,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和动力。

朱麒见状,微笑着拍了拍蒲存义的肩膀,说道:“哈哈,蒲大人不必谦虚,你的功劳,大家都有目共睹。”

在场的诸多官员们,哪一个不是久经官场、经验丰富的老狐狸呢?

又有谁听不懂魏王这一番话中的深意呢?

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只要跟了他,就会有数之不尽的功勋和赏赐等待着你们,还用担心得不到封赏和升官晋职吗?

果不其然,还真有几位官员心动了。

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仅仅只是仕途生涯的一个起点罢了。

若想在官场上更进一步,要么拥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或强大的人脉关系;

要么具备非凡的名望与卓越的才干。

不然的话,绝大多数官员恐怕穷尽一生,都难以获得提拔晋升的机会。

比如说那位即将服完丁忧返回朝廷的翰林侍读李正,论才华横溢,他绝对是最拔尖的一批;

讲办事能力,他同样出类拔萃。

更何况,他担任的还是地位尊崇无比的翰林一职。

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由于无人提携关照,他始终无法再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

无独有偶,知府大人蒲存义也是如此遭遇。

想当年,他好歹也是二甲进士出身啊!

然而这十余年来,那些科举成绩、个人能力均远逊于他的同科进士们,其中有好几个已经进入了朝堂六部等重要官府任职。

甚至还有一人竟然高升至吏部侍郎这样的显要职位。

为何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背后有着显赫的家世、广泛的人脉和强硬的靠山。

蒲存义虽然从来不曾对此抱怨过半句,但他时而透出的失落与彷徨,却是难以掩藏的。

然而,魏王朱麒势力的逐步壮大却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了蒲存义一线渺茫的希望之光。

毫无疑问,这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赌博——用全部的身家性命以及整个家族的未来去博取一个未知的前程。

若是成功了,则可以平步青云,踏入内阁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不仅自身功成名就还能造福子孙后代;

但倘若失败了,等待他的将会是身陷囹圄甚至命丧黄泉,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对于蒲存义来说,他的这次抉择,决定了以后他和他家族的命运。

幸运的是,截至目前为止,他似乎押对了宝。

就在不久前,他跟随魏王朱麒一同建立下赫赫战功。

这不,前来宣读圣旨册封赏赐的钦差大臣已经抵达。

方才出城时,三司衙门里众多官员望向自己的眼神明显比以往热络了许多。

更别提那些身份低微的小吏们,他们看着自己时眼中流露出的尽是谦卑与奉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