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第270章 魏王宫,夜宴

茶香氤氲的氛围中,几个言谈间满是对赵麟的深深欣赏。

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彼此都了解了对方的心思。

要想赢得魏王的信任和看重,此子一定要结交。

夜色渐深,赵府。

赵麟的书房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

他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海中,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展颜微笑,仿佛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一体。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极为喜爱读书的。

同时,这也是他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捷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薛芊芊温柔的声音。

“麟郎,夜深了,小心着凉。我给你做了一些椅子上的绒被靠枕,放在你背后,这样读书时也能暖和些。”

赵麟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激。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迎向门口。

只见薛芊芊手中捧着几个精致的荣被靠枕,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虽说他赵家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了,薛芊芊更是身份尊贵无比,根本无须再亲自劳力伤神。

可她还是亲力亲为,事事都为他考量。

“芊芊,你怎么这么晚了还过来?”赵麟柔声问道。

“我担心你读书太晚,会冻着。”薛芊芊将荣被靠枕放在赵麟的椅子上,又细心地帮他调整位置。

“这些靠枕都是我亲手做的,虽然不如外面买的精致,但胜在暖和实用。”

赵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握住薛芊芊的手,眼中满是深情:“芊芊,你总是这么细心体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薛芊芊的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她低下头,羞涩地笑了:“麟郎,你读书可是比我辛苦多了。”

两人相视而笑,温馨的氛围在书房中弥漫开来。

正当赵麟忍不住,忍不住想要轻薄一下佳人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吓的薛芊芊,连忙进入了书房的内室中。

赵麟遗憾一笑,摇了摇头。

如此冒失之人,绝对不是旁人。

果然,当他打开房门时,只见好友张茂匆匆而入,身上还带着一股寒风。

他满脸红光,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赵兄,深夜造访,实在抱歉。”张茂气喘吁吁地说:“但此事非同小可,我实在是等不到天亮。”

赵麟见张茂如此急迫,不禁抬头问道:“茂兄,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激动?”

张茂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兴奋地说:“魏王有请!说是刚才李正拜访了他。殿下很是激动,这才让我深夜来请你。”

赵麟听闻张茂所言,心中一动。

汴州的李正,确实是朝廷中的一位文臣。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颇有干才,这点看他们李家的子弟家风就能知道一二。

魏王殿下一直也很推崇这位,可惜几次想要交好于他,却被他以丁忧在家,婉言谢绝了。

谁曾想,那三位钦差还真是厉害,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说动了此人投效魏王。

这还真是一件大喜事,难怪殿下这么着急,深夜召集他去王宫。

“茂兄,此事确实重大。我们即刻前往魏王府。”

两人迅速离开书房,夜色如墨,寒风凛冽。

很快,他们就到达魏王府了。

府内灯火通明,一片忙碌的景象。

议事厅内,茶香氤氲。

几位名士、干臣、武将正围坐在茶桌旁,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脸上都洋溢着对赵麟的深深欣赏。

魏王朱麒坐在主位上,见到赵麟和张茂前来,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他站起身来,亲自迎接赵麟,并示意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赵兄,你终于来了。”

魏王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李大人他们几个刚才还在欣赏你的才华和品行。”

“来,本王为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李正李大人,他学识渊博,精通赋税、算术,是我朝难得的栋梁之才。”

魏王指向一位中年文士,那人气质儒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赵麟忙起身,向李正躬身道:“学生见过大人。”

李正虽是翰林清流,当世名士,此时却也没有托大:“久闻赵公子才情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麟连忙回礼:“李大人过誉了,学生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哪比得上李大人的经世之才。”

接着,魏王又指向一位武将模样的青年:“这位是咱们中原副都指挥使刘将军,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是我大魏的得力战将。”

刘将军拱手笑道:“赵公子文韬武略,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此子虽看似文弱书生,他却一点也不敢小瞧。

据说,此子可是手中有不少人命的,在平叛濮王谋杀逆一案中,可是立下了大功。

赵麟谦虚地回应:“刘将军威名远扬,赵某自愧不如。”

众人一番相互客套完毕,宴席也开始了。

宴会上,丝竹之声悠扬,舞姿翩跹,美酒佳肴令人目不暇接。

赵麟、张茂、祁谦三人甚是热情,俨然是魏王宫的半个主人,热情款待着众人。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之下,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今夜,他们到魏王府是做什么的。

魏王朱麒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他时而举杯向众人致意,时而与身边的宾客轻声交谈。

赵麟和张茂坐在席间,看似醉眼惺忪,内心却是清醒至极。

宴会上,觥筹交错,笑语盈盈。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中,赵麟和张茂却能够感受到一种无言的默契和信任。

他们知道,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每个人都明白,从此刻起,他们将与魏王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赵兄,祁兄。今后我们便是魏王的人了。”张茂举杯向赵麟示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此时,他也终于知道作为英国公的伯父为何派他来汴州老家这里来了。

“是啊。”赵麟回应道:“我们定当竭尽全力,为魏王效忠,为朝廷尽忠。”

“来,敬魏王,敬大周。”祁谦豪爽笑道。

“哈哈,来,再敬天下子民。”赵麟跟着举杯道。

三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