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金矿

返回金陵的吴地,继续一如既往的处理淤积的“奏折雨”这还是他弄出了内阁的制度的成果。

内阁就是那群三公,六部尚书组成的强大幕僚集团。他们用蓝批,也就是墨水是蓝色的,就能基本上解决当前所有问题,而且各部就可以先按照这个批示执行,除非吴地再用红笔修改,那么也好,直接按照红色批示执行,蓝色批注推倒就可以,但是没有红皮批示以前,蓝批最牛逼。

自然考虑到这样,臣子权利未免太大,于是就变成相国领头,即为上三公,中三公加盟领导,其他御史大夫,太尉什么的,各部尚书什么的,都参与进去。于是问题就解决了。吴地不认为有人能把这么多部下都收买了,如果有,那么他甘愿突围让贤,不然太危险了。比起王位,小命才是第一位。

自然这么做,最大的悲剧就是,处理过的文件,他还需要再来一次。虽然大部分都是补一个玉玺外加红色钩子就可以了。

,但是他还是忙了近一个月才把他基本上处理完,除了海运和推广占城稻等事情上面他推翻了原有建议,他以更强硬态度坚决和支持以外,其他的都没问题。

必须承认,他不算是一个勤政的国王,甚至和现代人一样喜欢好吃懒做,可是他还是一个个把奏折看清楚,不是他不相信百官,而是,他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他需要履行的,绝对的不容推嚷。

更何况如果他都三心二意,那么搞不好下面也会有样学样的敷衍他,忽悠他,最终在这个乱世一旦粮成大祸,那就是大事情,想想不久前恢复元气的楚国,几十年努力,只因为子西子期一天,仅仅一天被白公胜忽悠了,结果自己死了都不算小事,可是整个楚国又是元气大伤,也给了宿敌一次次机会再度崛起。

而且这一次吴地占据比起当年吴王阖闾占据更加稳定,尤其是得知吴王赈济百姓,开仓救急。而楚国却忙着绞杀越国,不顾百姓死后,一对比,加上吴国朝堂组织一宣传。原本就不太在意谁掌权的当地人立马拥护“好大王”吴王地。

人心只需要一两年就丢失干净。而吴国占据以后,人心稳定以后,楚国要想再夺回去,恐怕就不仅仅需要击败吴国大军,还需要击败拥护吴国的当地百姓。那才是要命的。

吴王地五年,也就是公元前477年,吴地在位第五个年头,可是来这个时代,他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时间匆匆流逝,并没有让吴地多么在意,只因为他还很年轻,不同于夫差勾践等人早就进入晚年。他还是早上生气的而太阳。

实际上他不着急,他年轻的百官也不着急。

唯一着急的反而是王孙雒和计然这些老头。

他们希望在自己死前,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于是要解决问题,就需要钱。最终吴地发现,去年的缴获,他真心分文未取,全进了国库。可没想到,按照他们两个的额逻辑竟然坚持不了到明年夏天,吴地很无语。

幸好他有了一个大杀气“我们必须鼓励对外贸易,组织百姓去南洋洗劫,那里有大量矿产,各种支援,却无人加以利用,如果,我想,如果有,一年只需要两船黄金白银,然后被你们铸造成更值钱的金币和银元,那么你们的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你们要修十条运河改良水陆交通,改良灌溉,那都不是个事”。吴地很想说,历史上西班牙获得金银以后都拿去贵族享受,而不是投资,绝对的大傻逼。如果是自己,那绝对不会放过这种好机会。

吴地很不幸,也很有幸的告诉这两个人,早就被不久前那一船黄金白银和东南亚各种珍宝,搞得心痒难耐的两个老头,立即回去了。然后第二天吴地就得知,户部侍郎去了太仓,干什么“入股”。,是的他们要代表国家入股。而且必须占大头。

吴地很想说,你们不要这么直接吗。可惜缺钱的而两位压根不管,

好死不死,这时候抢先去了菲律宾的船队牵头部队,已经先回来一条船。

然后那个侍郎看见了,无数黄金,无数各种他见过的,没见过的奇珍异宝。各种香料。

然后,菲律宾公司悲剧了,这条船直接被两个老头扣押了,然后拉来了金陵。

那一日吴地也去看了,乖乖,真心肉痛,那是多少钱多少钱。要知道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

可惜,王孙雒,辛评义正言辞的告诉他“国家危难之际,百姓流离失所,就当捐献好了”。

然后留下香料给菲律宾公司贩卖,并且“大方”的

不收商业税了。然后吴地竹篮打水一场空。

自然,唯一值得他高兴的就是,今年即使不征收任何税收,吴国都是国库非常充实的。

而且明年不收税的问题,也解决了,倒霉的就是菲律宾公司的股东们。但是他们压根不想退股,因为金陵码头看到这些黄金的金陵权贵们巴不得取代他们。

是的,看到那一件件富可敌国的宝贝。吴国各界震动了。就好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欧洲的震动。此时吴国也被震动了。无数冒险家无视其中危险,投资下海。

自然两家有地图的,有路线有据点的殖民公司乘机招募更高冒险家,然后就是获得大量战舰。这一点上门,王孙雒政府还是非常鼓励,甚至连老旧军舰只要能海运的,都给了两家。比起吴地那十几条船。朝朝廷体系给与的那才是最多的。

最终两家公司被逼着扩股了。大量权贵资本涌入。

吴地欲哭无泪,因为他由于修金陵宫,没钱了,因此他的股份被稀释了。对于这一年吴国意外的航海热。吴地只能说,年轻人,悠着点,不要冲动,航海很危险的。

事实证明,他还是高估了风险,尤其只是在南海周边澡盆子转转,风险真心不大。而利益却是如此刺眼,让无数穷汉子找到了暴富的捷径。除非傻逼的跑去闯太平洋或者印度洋,那就是九死一生。

不然以吴地改良战船和指南针加上他的大致正确的地图指标。

吴地很想说这一年就是吴国的航海年,几乎沿海没有几家不提起此事的。

事实上,吴地眼看着国内无事,又一次乘着航海新战船,去了会稽郡。

这一次怎么都拦不住了。再加上太子安也十岁了,他在不在真心意义不大。

于是他用新打造的战舰,一共五艘,带着两千多人,其中一半是善于水战的锦衣卫。然后带足了实物和水,然后一路南下。

这一次来到了闽中的吴地看到了莫无痕,两人研究了如何借助航海热,发展闽中七县(含台湾)经济。其中比如打造福州泉州,厦门为大型航海出海基地,经验船坞维修等事业。

还有发展棉纺织业,组织种植棉花什么的先进经验云云,可把莫无痕高猛了。

最终吴地还是兴奋的乘坐他的龙腾号战舰,一路破浪南下,然后来到台南据点,继续,沿着菲律宾北部群岛杀去吕宋岛。

吴地见识了大风大浪,但是他新设计的尖底战舰,相当坚实耐用。轻松杀到吕宋。

此时整个菲律宾还需要在14世纪开始才会崛起强大的苏禄国,但这些也不过是大陆来的移民建立的。

此时这里吴地提前建立了很多句点。

对于吴地而言他只关心这里的金银铜矿,就是铁矿他都不在意。这个现代都还有上亿吨金矿的国家,绝对有吴国需要金银货币资源,这也是他这一次赶来这里的根本原因。

而他拥有48亿吨铜矿更是吴地急需的,吴国虽然又大量铜矿,可是需求极端旺盛,要知道当时诸侯器皿可都是青铜器。平均每公里就有上百吨的菲律宾就是他必须占据的,最关键这里还没什么人口,土着数量堪比澳大利亚。他因此毫不犹豫组织前来。后世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各地那都是无数华人开采的摇篮。自然那些金矿由于分散,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是赫赫有名的马斯巴特岛阿罗罗伊金矿他确实是知道的,因此他按照地图直接越过马尼拉据点,自然这个时候不叫马尼拉,而叫金山,北面吕宋岛西北的金山据点就变成旧金山据点加以区分。

他们都是奔着金山来的,取名很自然,带着功利心。

,马斯巴特位于菲律宾中部,马尼拉东南。

然后找到这个岛屿的吴地,就让士兵收查,这可是是一个露天矿,没理由找不到。

实际上最终他搜索了附近好几个岛屿,发了一个多余。这个露天金矿,才被他找到。

看到一片金山,吴地高呼“万岁”。真的万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