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天晋帝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定计划

成都王收到河涧王的信后,急忙在书房中,召来众人商议。

“本王刚刚收到河涧王送来的密信,让本王下令,召公孙战将军回防邺城,诸位以为如何?”

崔旷听后,似有所思,然后说道:“王爷,如今汜水关已经在楚王的控制之下,咱们两部的兵马,不能相连,不如,就依河涧王之意,召回公孙将军,回防邺城。”

“崔参军,这样一来,本王原本和河涧王商量好的,共扶朝纲,岂不是要落空了。”

原来成都王和河涧王早就商量好了,由两人共同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成都王才允许,河涧王的部将张方,带兵进入洛阳城。

“王爷,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局势对我们不利,西有东海王的州郡联军10万余人。南有楚王控制着险要的汜水关。,,,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兵马回防,守护好邺城的同时,又给了河涧王情面,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成都王想了想,无奈的说道:“那也只能如此了,只是,不走汜水关,就得绕行孟津渡,路途变远,且不说,孟津渡对面,那可是并州的地界,倘若,楚王在黄河北岸留有兵马。公孙将军,可就有麻烦了。”

“王爷,只需下令,让公孙将军领兵回防邺城,至于,公孙将军,是选择攻破汜水关,还是绕道孟津渡,可由公孙将军,研判形势,自行决定。”

成都王听后,表示认同,立即传令公孙战,领洛阳留守的全部兵马,返回邺城。

冯玮回到汜水关后,清点了一下战损。

这次虽然全歼了张方的1万骑兵,可是自己这边,也损失了近2千人。

如今可以作战的骑兵,也就只有5千多人了。

好在这次缴获的物资不少,光马匹就有8千多匹,虽然死伤逃跑了一些马匹,但依然还有这么多马匹,可以算是发了一笔小财了。

冯玮将兵马留在汜水关休整后,自己就去荥阳城,找审绩聊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了。

审绩正在郭府大厅,与荥阳城的大户家主们,商量捐钱粮的事。

冯玮一到,众人立马行礼恭维。

“各位家主,都在啊,本王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着各位了,都还好吧。”

为首的家主甄益,笑说道:“托楚王殿下的福,我们老百姓,好着呢。”

“您是甄家的家主,甄老爷子,本王没有记错吧。”

冯玮上次宴饮时,就对这位甄老爷子印象特别深,因为甄氏,是荥阳城里最大的一户。

“正是老朽。”甄益陪笑道。

“看来本王的记性还不错嘛。”

甄益一行人,刚才正和审绩讨论捐钱粮的事,不过,还有些分歧没有谈拢。

此时见冯玮回来了,刚好借故离开。

“楚王殿下,好记性,老朽年纪大了,却是忘了,家中还有些事,就先告退了。”

冯玮是来和审绩商量对策的,本来就不想,留这些人在这里碍事。

“既然甄老爷子,家中有事,那本王就不留您了。”

甄益行礼后,就退下了。

其余人也纷纷跟随甄益,一同离开了郭府。

审绩见众人离去,靠近冯玮说道:“王爷这次,全歼洛阳叛军1万骑兵,消息传到荥阳,这些大户家主们,便纷纷前来祝贺,想用捐献钱粮和王爷搭上关系。”

“人就是这样,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随他们,他们想捐多少,咱们就收多少。”

“王爷说的是,不过,他们还有些要求,审绩一时拿不定主意。”

冯玮没成想,这些个大户捐钱粮,还会有附加条件。便问道:“都是些什么要求?”

“王爷,他们想把自家的子弟,投入王爷帐下效力。”

捐官?

不行,那自己不成了卖官鬻爵之辈了。

“这个事,本王不能答应,本王现在并不缺钱粮,等荆州的粮草一到,咱们连晋阳的粮草都不需要了。”

“王爷说的是,咱们不缺钱粮,但是,咱们在荥阳城,还缺少根基。如果和这些大户,互有往来,对以后荥阳城的稳定,大有益处。”

冯玮想了想,觉得审绩考虑的对,不能太寡恩了。

“那依审先生的意思,本王该如何把握这些关系?”

“王爷,此次围歼洛阳叛军1万骑兵,应当缴获了不少军械马匹吧?”

冯玮笑了,审绩的想法,估计是想组建一支新军。

“莫非审先生,想让这些大户子弟们,单独成立一支新军?”

“王爷英明,若要大户子弟去冲锋陷阵,那迟早是会得罪人的。但如果把他们单独划出来,成立一支仅用来维持治安的新军。既安排好了他们的差事,又不会误了王爷的大事,岂不妙哉?”

“好,那就成立1支荥阳轻骑军,给他们2千匹马,2千套装备。”

“审绩领命,王爷,这荥阳轻骑军主将一职,审绩建议,由甄老爷子家的长孙甄毅出任。”

“可以,本王听说,郭奉的父亲当初来荥阳,就是因为娶了甄家之女为妻,才稳住根基。甄家是荥阳第一大户,由甄毅出任荥阳轻骑军主将,本王没有意见。”

商量好了荥阳的事,冯玮又与审绩讨论平叛的事。

冯玮说道:“如今汜水关在我们手里,公孙战如果和张方闹僵了,审先生以为,公孙战会离开洛阳吗?”

“会,而且,用不了多久了。因为公孙战实力不如张方,张方吃了败仗,肯定会迁怒于公孙战,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弱势的公孙战,肯定会离开洛阳。”

冯玮又问道:“如果公孙战离开洛阳,他会去往何处?”

审绩沉默片刻,说道:“必然会往邺城而去,因为那是成都王的大本营。”

“如果去邺城,公孙战会走哪条道?”

审绩走了两步,分析道:“最近,最方便的一条路,就是通过汜水关,由延津渡北上邺城。”

“但是,汜水关在本王的手里。本王又岂会让公孙战,从汜水关这里通过。”

“王爷说的对,汜水关,地势险要,公孙战攻取难度太大。王爷又派重兵守卫汜水关,他绝不可能通过汜水关,北上邺城。”

“依审先生之见,公孙战会绕道何处北上邺城?”

审绩缓缓说道:“他只能是,绕道孟津渡,经并州去往邺城。”

冯玮想给公孙战再来一拳头,便问审绩道:“本王,现在派骑兵赶往孟津渡,肯定可以打公孙战一个措手不及。”

审绩笑说道:“那当然,王爷难道忘记了,咱们在黄河北岸,还有许烈将军的5千骑兵。”

“好,就这么定了,通知许烈,配合本王行功,本王要在孟津渡,重创公孙战的大军,让他们即使到达邺城,也要元气大伤。”

两人商定好行动计划后,冯玮又赶往汜水关,领着五千骑兵,往孟津渡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