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好友【完结】>第225章 戎轩2

  终局之战1.0

  三月初,荀靖之回了淮河北岸。

  崔琬终于离开了建业,去秋浦见了卢鸿烈。秋浦与建业约为和平,暂时互不追究往事。高平郡王不来秋浦,卢鸿烈从宣州调取两千张牛皮盾送给北伐军,表示万事当以北伐为重,至于朝内不和,是细作小人作乱之故,秋浦、建业以后将以诚相待。

  秋浦与建业皆开始搜查曾与北地通信的形迹可疑之人。在秋浦被找到的身份不明的北地人,替卢鸿烈负担了他的罪孽:不臣之心不是卢鸿烈犯下的,是细作挑拨出的、是小人搬弄出的,录公还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帝师。

  秋浦是秋浦,建业是建业,卢鸿烈以陛下龙体抱恙为借口,拒绝让陛下回到建业,他也依旧不肯放崔涤离开。不过,他允许建业派几位老臣到秋浦来,陪伴陛下,与陛下——或者他——共商国是,并带回康贤太子的灵柩。

  卢鸿烈的长孙卢仲容是长公主的次女荀泽晋的丈夫,泽晋说女儿需要父亲,请卢仲容到建业来。长公主默许了女儿要求,她想借此看一看卢鸿烈和江表门阀的诚意。

  裴家、崔家都希望卢仲容能去建业。卢鸿烈爱护长孙,不想让自己的长孙去建业做人质,替卢仲容答复说仲容公务繁忙。

  然而,卢仲容在一个清晨,避开祖父,只带了一个侍从,乘舟回了建业。

  卢仲容到建业来见自己的妻子,向自己的妻子请罪。

  卢仲容肯来建业,长公主暂时忍下了卢鸿烈的种种作为。

  卢鸿烈是江表门阀子弟,一生知礼,就算他的内心不从礼数,他也绝不会在名义上犯下大乱。一众江表门阀朝臣,如今就算再无视国律,也绝不会做出谋朝篡位的事情,他们不会允许许朝改了国名、天子换了国姓。

  外敌窥视神器,外敌却是的的确确想要许朝再也不存在于世间了。

  外敌当前,长公主可以忍下诸多事情。忍,不代表她会忘记。卢仲容比卢鸿烈明白何谓“大义”,长公主希望卢鸿烈本人清楚“事不过三”的含义,不要再挑战家国之义。

  建业和秋浦重新有了往来,长公主送荀靖之渡过长江,荀靖之再次辞别自己的姨母。

  回建业一趟,长公主没有让荀靖之绝望,荀靖之在离开时,重新对长公主说:“姨母,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长公主说:“八郎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我会照顾好你哥哥的,国难当前,彰儿会理解你为什么不来看他的,他不会怪你。我会让泽晋陪着你嫂子,你哥哥的家事,你也可以放心。下次回来,抱抱自己的侄子。”

  荀靖之点了一下头。下次回来,下次……

  可是,谁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呢。

  侄子的小名是“阿清”,这是康贤太子定下的。荀靖之真想回来抱一抱阿清。

  三月初四,荀靖之北上,其后无暇再细想建业的事情和兄长的辞世,此时不是可以任情行事的时候,局势不曾留给悲悼时机。他甚至没有回泗洲见第五岐一面,而是直接去了亳州。

  亳州在雍州南边。到亳州后,荀靖之立刻带兵清理亳州与雍州间存在着尸疫的四个郡县,预备着随时从亳州支援雍州。

  并州。妫州。幽州。

  晋州,雍州。泗洲。

  唐州。亳州。

  荆州。

  并州大部分郡县处在伪秦的治下。妫州、幽州依旧有尸群,妫州归属不明,幽州暂时可以算作许朝的大州。唐州、晋州两个小州皆归伪秦所有。代王的外祖父、许朝的征虏将军韩先勤守在雍州。

  伪秦自北方乡间征兵,又召集出一万自备军衣的士兵,向并州行进。伪秦已在晋州屯了十万士兵,却又继续征兵……看来他们真是在准备一场大战了。

  韩先勤在雍州备战,日夜不脱铁甲,不敢有一丝懈怠。

  在得知荀靖之回了北方后,韩先勤才在夜里能够稍稍入睡。高平郡王回来意味着,至少……许朝还记挂着北方,他们还会帮他。

  第五岐和八万士兵留在泗洲,荀靖之到亳州后,韩先勤请尼夫人、克俊的妹妹、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小代王去了泗洲避险。

  韩先勤对自己的女婿克俊太过严厉,因此和尼夫人之间多有不和,但是他对她还保留着几分尊重,他希望这位还俗的老尼还能多活几年。乱世之中,人和人之间无非是这样,相看两厌,但是又互相帮扶。

  若无尼夫人,他难以有今天。他睡不着时,尼夫人也曾让人给他念过佛经。老尼多事,不过罪不至死。

  他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了尼夫人。

  洛阳城已做好迎接大战的准备。韩先勤离开空空的洛阳,动身前往西边的上阳郡,紧张地等候着战机。

  韩先勤的士兵叫定昌军,他手下共有八万定昌军。

  荀靖之这次北还,带了自己以前的近侍赵弥。赵弥是可信之人,荀靖之留赵弥在身边,辅助自己处理军务。荀靖之送给韩先勤两千张牛皮盾,又借韩先勤三万士兵——他让赵茂带三万士兵进入雍州,与韩先勤一同守卫雍州。

  雍州有十一万许朝士兵。

  伪秦号称晋州屯有二十万秦国大军。

  三月十一,伪秦晋州的三万先遣精兵越过女娲山,进攻与雍州的绛郡。小小的绛郡,成为了许秦二国对战的开端。

  定昌军应战。五日后,绛郡失守,定昌军八千人亡故。绛郡失守,随后梁渚郡失守、周至郡被围……

  几郡连败,韩先勤本来在上阳郡一带应战,将上阳郡交给部下,带五万定昌军前往雍州的三庄河一带,与伪秦主力作战。

  赵茂戍卫后方洛阳。

  三庄河一战,韩先勤一度扭转战机。初战告捷,韩先勤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定昌军追击伪秦主力,退到侯家冢附近,下令禁止进兵,人马有前行者斩,在侯家冢等待赵茂带许朝士兵前来增援。

  赵茂未至,伪秦的增援大军先到。中旬几日,天上接连扬尘,漫天黄沙乱飞,伪秦的五万兵马东来,山河震动——定昌军驻扎在侯家冢的前锋部队在黄沙中,听见接连不断的马蹄声,空中的飞尘似乎也随之震动,恐惧不已,直接向后方逃窜,前锋军队瞬间溃散。

  韩先勤大骂前锋副将,一刀斩下他的头挂在了军旗上,然而,伪秦大军已经逼来。韩先勤无法在原地拖延时间,仓促应战。赵茂带两万士兵驰援韩先勤,在侯家冢之南遭遇了伪秦的一队伏军,粮草被烧,自顾不暇。

  赵茂的支援迟迟不到,韩先勤后退无门,只能咬紧牙关带兵杀出重围。不得南下,韩先勤冒险带余下的两万士兵北上至并州。

  天意要让他去并州——韩先勤立刻决定,动身前往并州与雍州接壤处的上党郡,意图夺取汾河谷地。韩先勤从线人处得知消息:

  并州的士兵不是伪朝的精兵,其中有至少一万士兵是民间征来的散兵。韩先勤猜测伪秦将精兵都押在了晋州,他要赌这一把,他还有一万精兵士兵,他赌自己能靠这一万兵马冲击并州的守卫、夺回并州的汾河谷地。

  汾河谷地一度处在韩先勤的控制之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地方有多重要:并州本是易守难攻之州,其西有吕梁山,其东有太行山,两大高山夹卫汾河谷地。若能进入汾河谷地,沿汾河西行,便可以绕过函谷关,自并州将兵锋直指长安。

  就在前年,伪秦正是为了防备韩先勤会和许朝联手,然后从并州进入关内、攻打长安,才冒险派兵出关,损耗两万士兵,攻下了韩先勤经营多年的并州。

  在那年的几场血战后,韩先勤被迫离开了平城,他失去了并州的大片土地,而他的女婿代襄王荀克俊正是在这此的逃亡中受了惊,最终病逝。

  并州……并州……并州是代王的地方,并州本来是他的地方!韩先勤不由得去想,如果这次他能占据一段谷地,等许朝的支援大军一到,他们立刻就可以凭借地势威胁牵制伪秦!

  他能一雪前耻。

  韩先勤知道赵茂已向泗洲、亳州求援,他相信荀靖之或第五岐很快会派兵驰援雍州,韩先勤希望赵茂和自己的部下能先牵制住雍州境内伪秦的军队,而他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他要趁此机会,突袭并州。

  韩先勤后来再想起自己决定去并州的这件事,终于发现自己漏掉了什么:伪秦当然知晓并州的重要性,否则不会从他手里夺走它。然而他北上去并州的时候,晋州号称有二十万大军,却没有大军来追剿向着并州行进的他。

  是伪秦的斥候兵没查到他的踪迹,还是伪秦觉得他不足为惧?

  韩先勤不曾天真地以为,伪秦的斥候兵愚蠢到发现不了几万人的踪迹。他那时只是以为,是伪朝看轻了他,所以才没有派出大军,对他进行剿杀。

  他没有想到,伪秦已经在并州为他设好了陷阱。

  第五岐比韩先勤先一步察觉出了不对,但是这种察觉还是晚了一步。第五岐察觉到:伪秦号称在晋州屯有二十万士兵,放言要调动这二十万大军攻打雍州,使雍州做许朝士兵的墓地、使女娲山做许朝军队的坟头,可雍州陷入战火之中后,许朝的军队只是略显被动。

  略显——泗洲的援军未进入雍州时,雍州还剩四万大军,军士不计牺牲、浴血奋战。然而,四万士兵,再浴血奋战,也应当难以抵抗二十万士兵。况且,伪秦的士兵又很少出现溃散状况,乃是精兵。

  伪秦根本不可能派出了二十万士兵攻打雍州!

  雍州有着泗洲和亳州的支援,伪秦的大军进入雍州后,应当快速拔城,不应该长久地围困城池或停留一处——若是军队人多,则补给不易,大军如果长期围困城池或停留一处,是使自己更容易被切断补给、腹背受敌。

  不论怎么考虑,伪秦的大军都行进得太慢了。

  许朝的斥候兵回报,伪秦军队各部的灶火都极其盛大,应当真有十多万之众。火烧得大……兵不厌诈,或许做饭的盛大灶火,只是障眼法。

  是伪朝在虚张声势,“二十万”只是为了威吓许朝说出的虚假数目?

  第五岐传急报给荀靖之:伪秦或许根本没有二十万之众的士兵。否则……是他们藏起了一部分士兵——他们真正要攻打的,不是雍州,他们要攻打别处。

  并州。妫州。幽州。

  晋州,雍州。泗洲。

  唐州。亳州。

  荆州。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月廿七,伪秦十万大军自唐州南下至许朝的荆州附近,在许朝防备不足的情况下,荆州昌陵之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