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祺属实没想到,当下最让自己困扰的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食盐和茶油已然成了白民部落居民不可或缺的东西,若是想不间断地供应下去,那至少每隔两个月就要派出一支队伍前往雚谷。

  毕竟路途遥远,若是稍不注意便会发生危险,况且张祺真的不愿再去打扰那么美好的地方。

  如果半月部落真的有茶树林,如果熋溷所说的咸水湖真的存在,那么就不用担心供应不上油跟盐了。

  当天下午,张祺就和昊炎一道出发了。原本这回他是不想带崽子,所以从后院走,打算偷偷离开。结果刚跨过篱笆,一片阴影就压了下来。

  泰山低着头,用蓝幽幽的眼睛,委委屈屈地盯着张祺,仿佛在说:你舍得丢下我们吗?

  而它的背上整整齐齐地驮着另外六只崽子,也探着头一脸幽怨地看着张祺。

  乔英也在,她噘着嘴:“娘亲说了,我也可以去。”

  张祺无奈得很,只能带上他们。

  在半月部落,他果真见到了茶树林,因为天冷,茶籽都已从树上掉落,铺了一地。因为山里潮湿,外壳已经腐烂,露出里面圆滚滚的茶籽。

  张祺当即和昊炎达成口头协议,由半月部落负责提供茶籽,白民部落负责榨油,最后榨出的油两个部落平分。

  昊炎自然欣然同意,对他而言茶籽只是无用的废物,连牲口都不吃,如今只需找人捡茶籽就能得到神奇的油,他有什么理由反对,当即安排人手捡茶籽。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又离开半月部落,随同熋溷成功找到了咸水湖。

  这个湖距离半月和熋溷都不算远,但处于两个部落之间的一块平原之上,并不属于任何部落,不受任何辖制。

  张祺感恩于熋溷告知自己咸水湖之事,当下就承诺,会把煮盐的方法告知熋溷和昊炎。

  两位部落领主也是光明磊落之人,他们说三方可以结盟,共同合作,至于如何分配,可以坐下来详谈。

  反正茶树可以种植,湖水取之不尽,对三方都没有损失。

  张祺自然举双手双脚表示同意,甚至想趁着天还没黑就回部落,告诉百木这个好消息。

  熋溷笑眯眯地拉住张祺:“崇日少领主别急,不如先去我们涽周部落住一晚,你不是说想看看我养的‘熊兽’吗?”

  张祺这才想起,把这茬给忘了,于是一行人又一同前往涽周部落。

  在熋溷的家中,张祺终于如愿见到了熋溷所养的熊猫,它和主人一样,非常高大健硕,完全不似现代那些饲养在基地的熊猫。

  熋溷饲养的熊猫没有名字,当他得知张祺的熊猫叫做小绵羊之后,便当即给自己的熊兽取了名字——大块头,不太文雅,但非常符合它的性别和形象。

  张祺十分满意大块头,小绵羊显然也很喜欢,已经和大块头黏黏糊糊靠在一起吃竹子了。

  在熋溷的热情挽留下,张祺在涽周部落住了两天,随后回到自己部落。刚到家,他就将好消息告诉了他爹百木,并告知了自己和昊炎、熋溷的口头协议,征询他爹这个部落首领的建议。

  百木只淡淡地点点头:“你决定就行。”

  张祺感到有些奇怪,虽然此前百木也很尊重他的想法、做法,但是一直都把决定权把控在手里,并且一定会问清实施细节了,才会点头同意。今天他只笼统地说了一些东西,他爹竟然就这么同意了?不过他转念一想,茶籽和咸水湖都不在白民境内,对白民只会有利不会有害,百木懒得在意也属正常。

  两天之后,半月部落就送来了收拾干净的茶籽,昊炎和熋溷也一道来了。

  张祺把自己拟定的协议内容告知了两人,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文字、没有印章,更加不会有合同,任何事都通过口口相传。不过这里有比合同更具说服力的东西,那就是对天对地对神的敬仰,只要对着天发过誓,就必须信守承诺。

  协议内容明显对半月和涽周更有利,昊炎和熋溷没理由不赞同,于是当天他们便取来猪血,歃血结盟。

  此后,张祺就一直带着八明在三个部落之间奔波,先是教授煮盐,而后又要教授烹饪方法。

  因为榨油机在白民部落,也掌握着榨茶油的核心技术,所以半月部落要把茶籽肉送过来,榨成油再由白民部落派人送去。

  张祺整整忙了两个月,直到煮够了盐,榨够了油,部落里的榨油机终于停下来,他才得以休息。

  乔英端着两碗冒着腾腾热气的东西进屋,放在矮几上,她摸着哥哥瘦削的脸颊,心疼地说:“哥哥,瞧你,瘦得骨头都戳出来了。”

  张祺笑了笑:“哪有那么夸张,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快让我补一补。”

  “还有点烫,”乔英一笑,把碗筷推到他面前,“是炸鱼肉菜丸和鸡蛋汤。”

  这两道菜都是张祺教乔英做的,现在乔英不仅会做炸丸子,还会触类旁通地开发一些新菜式。

  张祺夹一个丸子进嘴,又喝了一口热汤,他用筷子指着碗里的鸡蛋花说:“等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大小花就该抱窝了,我们可以让大小花孵小鸡。如果顺利的话,以后部落里的人都能吃上鸡蛋和鸡肉。”

  乔英噘着嘴:“知道了哥哥,你就省省心吧,要是他们想吃鸡肉,自然会去林子里打野鸡,反正现在这么闲。再说了,还有好久冬天才会过去呢,你现在就别操心了,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一切等日后再说。”

  张祺确实饿了,吃得狼吞虎咽,但也不耽误他说话:“很多事得提前计划起来,等过了冬就来不及了。”

  比如,是该分田分地搞全面私有制了,是该给部落家家户户订立户籍了,是该全面改革了。

  这对于白民部落来说可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张祺又深思熟虑了两天,觉得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这才找到百木,说出他心里的想法。

  话说完,见百木没有吭声,张祺又说道:“爹爹,其实我心里还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就是在部落中修筑地下排水系统。”

  百木不懂:“那是什么?”

  张祺便又解释了一番,上次跟着乔英去看粪池他就有了这个想法。

  之所以有这想法,是因为读大学时睡在张祺上铺的室友对历史古迹很感兴趣,也很喜欢逛博物馆,有一年五一假期拉着他去河南,参观了殷墟博物馆。在馆内 ,他看到了一截陶制的三个开口的管接头,正是广泛用于连接下水道的三通管。

  经过朋友介绍,张祺才知道,这竟然真的就是三通管。

  1972年安阳殷墟白家坟出土三段陶水管,两端呈T字形排列,南北方向有17截陶水管;东西向管有11截陶水管,两厢交界处有一段三通管连接,这表明3000多年前老祖先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形成网络分支,有了先进的排水系统。

  当时张祺感到十分震撼,在博物馆里一直大张着嘴巴,感叹古人的智慧。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看到粪池的时候他脑子里突然就迸出了这个想法。只是当时这事并不是最紧急的,便一直放在心里惦记着。

  如今他有了改革的想法,索性一并提了出来。

  百木听完,沉吟良久,正当张祺以为他爹估计要反对时,却听百木说:“等过段时间再详谈吧。”

  这话很暧昧,张祺问:“爹爹,你不反对?”

  百木笑了一下:“在你眼里我就是那么独断?”

  张祺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那你没什么意见?”

  百木叹息一声,似是自言自语地说:“我能提出什么意见……”

  张祺不明白百木为什么说要等过段时间再详谈,但既然都这么说了,便乖乖等着,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